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发展 >> 丹尼桦子原创第期土耳其掠影之三
大概记得我们曾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然后就会说某某贫困地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云云。
之所以拿这句话说事,是因为我们这次土耳其之行,发现这里最好的建筑及环境是宗教场所。由是,引出本期的主题——
三、最美还是清真寺
(本期文字资料部分来自网络)
毫无疑问,土耳其是全民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之一,但她又不同于伊斯兰世界有些其他国家那样政教合一,而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制度,同时还允许基督教等其它宗教的存在,和平共处,这一点是比较开明的。尽管如此,伊斯兰教在国民信仰中还是占绝对比例。
在土耳其一路走来,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什么高楼大厦或什么豪华建筑,而是那些时不时出现在城市、集镇、甚至是公路边任何地方的清真寺。
下面给大伙介绍几家重点的清真寺
1、库卡特皮清真寺——
库卡特皮清真寺是安卡拉的象征,是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它并不算是古老的建筑,却是按照古老的建筑风格而建,外形宏伟,由四个高耸的尖塔围着白色清真寺,加以蓝色点缀装饰着,在蓝天白云天空的映衬下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清真寺内部装饰精细,巨大的开放式祈祷大厅里铺着漂亮的土耳其地毯。在南边装饰了漂亮的彩色玻璃。寺内寺外常有人在作祈祷,安静而肃穆。
库卡特皮清真寺内,有1:1的人物塑像展示,讲述《古兰经》里面的重点章节故事:
2、蓝色清真寺——
座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畔的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地标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它巨大的圆形穹顶醒目而壮观。
蓝色清真寺又称作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由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赫迈特下令建造,因清真寺内部运用了2万多块蓝色瓷砖装饰而得名。这些精美的蓝色瓷砖也是清真寺的一大看点,瓷砖上雕刻着丰富的花纹图案和阿拉伯语铭文,是伊斯兰宗教艺术特色的完美体现。
3、圣索菲亚大教堂——
前面提过,在土耳其,多种宗教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紧挨着蓝色清真寺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例证。
圣索菲亚大教堂距蓝色清真寺仅多米。始建于公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又由教堂改建为清真寺,直到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改为博物馆。里面还残存60副精美的壁画。
4、苏丹阿赫迈特广场——
蓝色清真寺的一墙之隔,便是苏丹阿赫迈特广场:
“奥拜里斯克”方尖碑: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年从埃及购买了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竖立在赛道内侧。这块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思三世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年,仍然保存完好。
5、头巾的风采——
出发前,我们便被反复告知:因为此行要多次进入清真寺,根据当地的伊斯兰教风俗,女同胞都一定要带备头巾。“入乡随俗”是出国旅行的起码要求和常识,又岂有不遵之理?
果不其然,还没到目的地土耳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转机时,同行的女同胞就根据要求纷纷包起了头巾:
等真正到了清真寺,那全身一袭黑袍的穆斯林妇女,真给人一种圣洁又神秘的感觉。
至于包裹着形形色色头巾的妇女游客,则绝对成了清真寺的一道风景线——
6、自拍成一景
在清真寺里,除了室内的个别地方不许拍照外,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可以拍照的。由是,各式各样的自拍,已然又成了景点的一景。想起了那句有名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既然本期的主题是清真寺,而清真寺最主要的功能是穆斯林们祷告的场所。此行中我多次发现,在参观或游览过程中,天空或远处会突然传来高音喇叭播放的似歌似诵的人声。一问原来是清真寺播放的祷告声。伊斯兰教徒们一听见这个声音,只要有条件的,就会就地做祷告。
下面就同大家专门“科普”下伊斯兰穆斯林每天祷告的时间:
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一天要去清真寺作五次祈祷。祷告时间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而确定,每天都不一样,要差几分钟。
五次祈祷时间是这样规定的: 第一次叫FAJR,晨礼、是早晨的祷告,从黎明初现到日出结束这段时间内,大约在凌晨4:30—5:00之间开始。 第二次叫DHUHR,晌礼、是下午开始时的祷告,从太阳从最高点开始下降到一个物体的影子等于这个物体的大小时,大概在中午12:30左右开始。 第三次叫ASR,脯礼、是下午结束前的祷告,从一个物体的影子等于这个物体的大小时到太阳落山之前,大约是在下午4:00前后开始。 第四次叫MAGHRIB,昏礼、是太阳落山后的祷告,从刚刚日落到刚好天黑,大约在下午6:30开始。。 第五次叫ISHA,宵礼、是晚上的祷告,从天黑到午夜前,大概在晚上8:00开始。
最后,如果您有空又感兴趣的话,不妨点开下面这段视频,真实感受下祷告声在空中回响和清真寺周边的气氛吧:
(未完待续)
(丹尼桦子原创作品/欢迎朋友圈分享/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fz/1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