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发展 >> 以梦为马,不负ldquo星月rdq
提起星月国,我想映入脑海的定是那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缓慢升起在卡帕多西亚“石柱森林”上的彩色热气球,因忌惮其东南部与库尔德武装的紧张局势,心虽向往之,却迟不敢至。然而,禁不住刘生时常在耳边唱“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便稀里糊涂跟来了。
踏足陌生国度,看着眼前的现实,我想,需要“历史”这个密码去解锁旧日被折叠的时光。只是这次我颇感吃力,土耳其历史脉络较为复杂,若无欧洲史、中东史、南亚、中亚乃至东亚史的积累与串联,薄薄一本《土耳其通史》,让我内心疑惑不减反增,愈发觉得浅薄无知。一路上刘生“十万个为什么”的连番追问时常让我哑口无言,只能叹气“书到用时方恨少”。
站在这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我想不得不提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曾经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而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被希腊人称为“日出之处”的这片土地。久负盛名的赫梯帝国留下的文化积淀,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战争,诉说着安纳托利亚最古老的故事。而后,仅存十三年的亚历山大帝国,将土耳其纳入了马其顿版图,并带去了希腊文明的传播,也给之后的古罗马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起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就是在土耳其北部的阿玛西亚扭转乾坤,豪气干云地喊出那句流传千古的“我来,我见,我征服”。公元年,君士坦丁大帝,身为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皇帝为了推广教义和巩固统治,从罗马迁都至拜占庭,并更名为君士坦丁堡。而后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堡便成为了东罗马帝国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犹如镶嵌在地中海世界的璀璨明珠,成为基督教文明的重要标志。西罗马帝国在公元年灭亡,而东罗马帝国顶住了西方十字军东征和东方塞尔柱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冲击,直至年奥斯曼帝国横空出世。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者来自中亚的突厥人,这个传说“其远祖,野狼所生也”的民族在圣战的旗帜下踏上安纳托尼亚广袤的土地,创建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变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几乎把地中海纳为内湖,开启了安纳托尼亚之突厥化和伊斯兰教化的先河。进入19世纪,奥斯曼帝国雄风不再、江河日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敲响了其覆灭的丧钟。凯末尔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带着土耳其走过一战后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历史的车轮从伊斯坦布尔向安卡拉驶去。我喜欢他那句“土耳其人的名字叫快乐”,这世间最珍贵的便是简单的快乐。
卡帕多西亚
刚落地伊斯坦布尔,还未来得及休整长途飞行的疲惫,刘生就迫不及待地带我来到了这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卡帕多西亚,一路上还在忐忑,生怕天公不作美,错过热气球。日出时分的气流和风力是最小的,因而坐热气球从来赶早不赶晚。清晨四五点起床,我内心是无比拒绝的,挣扎着睡意洗漱收拾,刘生深知我怕冷,用他的厚外衣,再加帽子围巾把我硬生生裹成个粽子。在等待我们的热气球充气时,半空中已有好些热气球缓慢升起,迎着东方初升的太阳,整个世界从黑暗中醒来。
热气球在飞行员的操控下缓慢升降,离地千米却丝毫不觉恐高。看到壁立千仞的悬崖和千姿百态的岩石这般神奇的地质奇观,不禁想问为什么。原来千百万年前,古地中海地质剧烈变化,导致火山猛烈喷发,地下的岩浆喷向天空,落在了卡帕多西亚。岩浆和岩灰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凝灰岩在阳光暴晒和风侵雨蚀下,松软部分剥落殆尽,在地上形成峡涧沟壑,在地下形成暗流岩洞。对了,坐完热气球还会香槟庆祝和颁发勋章,满满的仪式感。
一路小跑赶着去网红露台打卡,踏上台阶时顿时愣了眼。阳台上的小姐姐们都精心打扮了一番,精致的妆容和美丽的华服,低头看我,素面朝天,顶着黑眼圈,穿着厚毛衣大长裙,一副格格不入的模样。当看到小姐姐们在沙发上各种搔首弄姿,争奇斗艳地拍照时,我心里早已默默地向苍天认输,随意拍了几张就败下了阵。
不得不提这里的洞穴酒店,连住了三晚仍不舍离开。远离城市喧嚣,住进原始洞穴,这般的返璞归真让人难以不怦然心动。夕阳西下时,坐在房间外的小露台,来上一杯地道的土耳其红茶,眺望远处沟壑纵横的峡谷和绵延起伏的山峦,脚边一只慵懒的猫在打盹,这便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模样吧。
记得刚到卡帕多西亚的傍晚,坐在路边餐厅等待就餐时,就听见附近宣礼塔传来唱经声,而后我方知这是穆斯林的礼功“五时拜”。从第一抹晨曦开始的“晨礼”到夜幕低垂的“宵礼”,穆斯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初时,我很是抱怨,睡意朦胧中被吵醒,安静沉思时被打扰;而今,似有些怀念那回荡长空中真主安拉的召唤,似是巨大漩涡,将穆斯林魂灵聚于掌间。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拜占庭时期的基督教徒因躲避政治迫害移居到这里,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了三十多座大大小小的石窟教堂,要想格雷梅的意思本就是“让你看不到”。内壁上刻有色彩斑驳的宗教壁画,讲诉着《圣经》中的故事,只是让我困惑的是几乎所有壁画无一例外的脸部均遭到破坏,一查才知,因着早期基督旧约禁止偶像崇拜和伊斯兰教禁忌人像,8、9世纪的“破坏圣像活动”让这些壁画遭此浩劫。蓦地想起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切什梅
离开卡帕多西亚,飞到伊兹密尔,然后驱车来到切什梅。一大清早便来到这切什梅城堡,曾经奥斯曼与俄国的切什梅海战的见证,典型的奥斯曼建筑。第一次在博物馆中没有因文物展品而多做停留,因为站在城堡的制高点,眺望爱琴海,近处码头和小镇,远处碧海与蓝天,相映成辉,这种感觉无以伦比。
阿拉恰特小镇
海风吹得我头发糊满了脸,阳光晒得眼睛睁不开,可没曾想后来却在这耗费了半日光景。在希腊和土耳其进行人口交换之前,希腊人曾在这避难居住,因而留下了这神似圣托里尼的蓝白痕迹。晃悠在小巷里,两旁精致的房子镶嵌着彩色门窗,淡蓝或是淡紫,鲜花和藤蔓恰到好处地点缀,俨然天然的摄影棚。太过任性,在餐厅饱餐一顿出来,又钻进了甜品店,土耳其的冰淇淋很是粘稠,奶味十足,来一口冰淇淋,融化你的伤心,可好。
以弗所
走在爱琴海东岸的以弗所,会恍惚觉得身在罗马。是的,这里曾是罗马帝国小亚细亚的首府,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曾在这留下脚印,圣母玛利亚在这度过晚年,圣约翰在这写下《福音书》。驻足库瑞忒斯大街,断壁残桓似乎在讲述着千百年前人们在这里议政、经商和生活的模样。来点重口味的,那时的公厕相当于社交场所,贵族们即便家中有厕所也会来公厕,一排整齐的石板坐便,相互之间没有隔板,传说寒冷的天气,贵族们会让奴隶先坐上去把石板坐热而后再如厕。照片上便是气势恢宏的塞尔苏斯图书馆,独特的上下两层大理石建筑,被印在了土耳其货币上,相传有一条地下暗道与妓院相通,大跌眼镜。
棉花堡
本以为只是网红打卡地,幸而临时改道前往,见到了这白如雪、明如镜,宛若希腊上神遗落人间的仙境-棉花堡。泉水从山顶往下流,所经之处历经千百年钙化沉淀,形成层层相叠的半圆形白色天然石灰岩阶梯,看上去像铺满棉花的城堡,这大抵就是由来。赤脚踩上去可不是棉花般柔软,像极了指压板,痛得刘生嗷嗷叫。可即便如此,见我穿着薄薄丝袜,怕我磨伤脚,他愣是脱下自己的袜子给我套上,一直搀着我,生怕我摔倒。
我本来秉持着决不下水的原则,一路爬上去都未曾沾水,可看着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乐乎时,回程也忍俊不禁跳进了水里,刘生的快门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我很是喜欢。
费特希耶
百无聊赖地在沙滩旁餐厅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我们滑翔,海风吹的我差点打了退堂鼓。坐车晃荡了半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晕头转向地找不着北。还未等我缓过神来,就已经被拴在滑翔伞绳索上,一阵助跑就猝不及防地飞上了天。我并不觉一丝害怕,无知者无畏吧,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迂回成了大回转的海湾,望着蓝天碧海和青山白沙,霎时间有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大概是见我太过淡定,教练来了个刺激的度回旋,惊得我忍不住尖叫。而后穿过屋顶和人群,降落在海滩,我还生怕撞到了人,正准备和刘生吹嘘我的胆大,结果后知后觉地吐得一塌糊涂,真是不留一点情面。
伊斯坦布尔
从旧时的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乃是一座天造地设的世界之都,人类的大半部历史可以此地为轴,无穷无尽地蔓延开来。只可惜在这里逗留时间不足一日,匆匆一瞥,未能体会帕慕克笔下的“呼愁”,清真寺和城内古迹以及帝国残留在街头巷尾的破砖碎瓦,无时不刻在提醒曾经拥有而今已全然失去的,那种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
这是一座猫城,其实,整个土耳其就是猫的国度。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历史悠久的古迹,亦或是夜晚宁静的海边,猫更像是主人。好几次在餐厅吃饭,被扑上来讨吃的猫吓得我弹跳躲开,心惊胆战。我胆小怕猫,总觉得它的眼睛深邃发亮,似是连通着另一个神秘幽暗的世界,不敢直视。所以,我是无法感受,《伊斯坦布尔的猫》里面那句,“当一只猫在你脚下喵喵叫,抬头望着你,那一定是一天中最幸运的时刻,因为那是生活在对你微笑”。
托普卡帕宫
长达四个世纪的时间,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帝国苏丹们的官邸和生活居所。耗费半个小时排队租借的讲解器虽然错误百出,但至少不会在这城中城般的皇宫里一无所知地随机游走。站在皇室之门下,穿过花园般的庭院,亦或是身在奢华宫殿里,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曾经荒淫无度的苏丹、野心勃勃的官宦、美艳无双的妃嫔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走在路上看到宣传海报,刘生就觊觎这个托普卡帕之剑了,以至于在商店看到仿品他就想搬回家,被理智的我阻拦了。在帝国宝库得以一见,两百多年前苏丹送给波斯皇帝,还未送出,波斯皇帝就被暗杀,于是便留在了这里。剑柄的三颗绿宝石和剑鞘的数颗大钻石耀眼夺目,其实是想说很值钱的样子。
蓝色清真寺
传闻当初建筑师将“黄金”错听成了“六根”尖塔,于是便成就了这世界上唯一一座个六根尖塔的蓝色清真寺。围着头巾赤脚走进寺内,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投射在蓝白色瓷砖上,四周游客不少,却很安静,以至于我噤声不敢言。
其他
看到这特意赶早精心准备的早餐,我和刘生竟有些不知所措,坐下时感觉似穿越去了旧时宫廷,以至于吃相都不由自主地略变优雅。旅行途中遇见的温暖格外让人记忆深刻,餐厅老板特意奉上写有中文“手机先吃”的甜品,酒店主人午后送来亲手做的曲奇饼干,甚至乎超速被拍拦下,因为警察叔叔的态度格外友好,刘生明明被罚款,还开心地合影留念,这波操作我也是服气。
END
回过头翻看自己写过的游记,似乎选择性遗忘了旅行中长途飞行的疲惫不堪、忽晴忽雨的变换莫测和意料之外的不快争端,甚至怀疑自己太过主观片面地一味鼓吹,直至我看到《旅行的艺术》中的这段话,才恍然大悟,“旅行的现实往往不如期望,现实强迫性地展现给我们琐碎的细节,而在想象或者回忆中,我们的注意力直接导向生活中精彩的部分,所以气韵生动,井然有序”。
.10.1-10.7
书籍参考:
1、Lonelyplanet《土耳其》:出行的时候看到许多人都是拿着这本书,边走边看。作为旅行用书较为全面,每次必买。
2、哈全安《土耳其通史》:这本书对奥斯曼之前的历史寥寥几笔带过,厚今薄古,而之后又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笔墨过多,作为简单入门即可,正史阅读的话我觉得远远不够。
3、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作者是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果说都柏林有乔伊斯,布拉格有卡夫卡,伦敦有狄更斯,上海有张爱玲,那么伊斯坦布尔有帕慕克。他一个人的回忆,却是整座城的忧伤。文字的力量在于,让你不由自主地身陷其中,这本便是。
4、布朗沃思《拜占庭帝国》:如果没有拜占庭帝国,匈奴、阿拉伯或蒙古大军会几次横扫欧洲,穆斯林的宣礼或许会在英国牛津的尖塔响起。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适合入门。
颦儿的撒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