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那年,公司将我从非洲安哥拉调到了朝鲜4

发布时间:2024/9/17 12:27:28   点击数:

45、我登上了山顶,看我们住的地方

第四遍修改

一直想去住的地方后面的山上看看,在非洲这七八年中没有登山过四季分明的山,虽然在安哥拉也去过马兰热省的卡兰杜拉瀑布(我管它叫大瀑布),据说是非洲第二大瀑布。具体是不是我不知道,只是没有经过太多开发的路实在是难走,还没有看到瀑布就摔了好几个跟头。还好我才60岁不算太老,骨头结实,要不然就交待在那里了。

图一、山上的景色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吃完早饭时就通过翻译向有特殊身份的人申请了一下:想爬山锻炼一下身体。有特殊身份的人深思了片刻,淡淡地说可以,但是不要掰树枝、揪树叶。行行行,你说了算。我看看碗里的树叶没有说什么,难道树叶也是重要物资?不理他,咱只看看、咱只转转什么也不做总行了吧?

图二、估计是三号院

从我们住的地方找了个小路就向上爬,这条小路看来是经常有人走,很干净,我们两个人穿过了茂密的树林,气喘吁吁的到了山顶(山脊)后眼前豁然开朗。如图三(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图三、眼前豁然开朗

古人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我觉的登高远望确实能看的更远更清晰。我看到了远处有一些建筑,估计是三号院吧。

我然后去找我们住的一号院与三号院,却没有找到,估计还是站得低了(其实也主要是隐蔽)或是那些高高的树挡住了我们的眼线吧?

图四、看到了棵小树挺有特色

山顶的风很硬,我的身子骨比较弱,扛不住就往下走了,刚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了一棵小树,孤单地站在那里很有风骨的样子,于是我拿起相机拍了一张。(见图四)

图五、到了一棵小树挺有特色

拍完之后我觉得不太理想,因为远处的海不能更好地表现我心中的意境,于是换了个角度又拍了一张(见图五),嗯,这回还行,远处的重叠的山与右下角的建筑衬托出树的孤单。不赖,为我自己的胡说八道鼓掌。

图六、立起来的石头

往回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条沟,还有一些立起来的石头,哟,这得瞅瞅。与我同行的长者说这眼瞅着像是战好(壕),这几块石头怎么看怎么像是掩梯(体)。我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是哟。

图七,立起来的石头

得了,看到了这种东西必须拍照留念呀,咱可是有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哟。

我刚拍了两张(图六与图七),本来打算再看这两张后面的石头那条很明显的壕(狗)时,感觉远处有人晃了一下,靠。吓死了。赶紧的用相机的头看一下呗!

图八、有人路过

我通过相机看到了一个人路过,他看了我们几眼就离开了,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按下了快门,拍到了图八图九,估计是端起相机不按几下快门难受?好嘛,这人一言不发的怪吓人的。我与长者也没有心情再看那了。嗯,虽然我们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刚才那个人是干嘛的,我们为了避免麻烦就想着赶紧的下山回宿舍去。

图九、路过的人

回来的路上我俩还说,这人是干嘛的?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咱这脾气一着急就干脆不管他了。随他去吧……

向下走时能明显感觉出树木变得很密,从山顶的几乎没有树木对半山腰的很密实,隔着几步就看不到人影了。(见图十)

图十、很密实的树木

既然很密实,那就拍张相片吧,于是我们俩你给我拍我给你拍,就拍了图十一与图十二,也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吧。

图十一、拍张相片当纪念

刚才把相片发出来的时候看了一下,哟,咱当年是那么英俊潇洒呀。直接发出去可不行,得,咱把脸用马赛克挡一下吧。

图十二、再拍一张很密实的树木

在我们拍相片的时候又觉得身后有人在走动,回头看了看没人,又用相机拉近了看了看,还是没有,唉,这朗朗乾坤的怎么总感觉身边有什么似的?

图十三、这叫什么?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就当是和老朋友聊天吧,只是好多话不能明说很尴尬。

这个世界说到底,一切皆是身外之物,别以为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自以为藏在心底就成了秘密。可所有的秘密都在岁月中终将成为过去、成为别人嘴里的饭后茶余。有人说走过的路多了也就成了智者。不料,看多了悲欢离合后却犹豫迷茫。愿大家从此:顺风不浪,逆风不怂。加油,兄弟。狐仙.12.02

46、有人送了我个螃蟹,在非洲吃到吐的我强忍着恶心啃了半天,

47、我送给工人一个打火机,送了想想就后悔了,怕出事我又问人家要了回来。

48、再回延边找饭店去腐败,火锅确实好吃

49、朝鲜在我们饭桌对面摆了一个手机,我们怀疑是在监视我们,搞得我们吃饭都不敢谈事了。

50、帮北京老同事找到了他当年的同学,并转交了信件,还录了视频带了过去,两眼泪茫茫。唉。人生如梦呀,中断数十年的青葱少年,转眼已是满头银发,还好,此生都活着又相见,也算是个圆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fz/260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