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洋洋大观在帝国余晖中

发布时间:2020/9/15 21:42:11   点击数:

伊斯坦布尔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以文明交汇融合而闻名于世,城内的各种名胜古迹更是不可胜数:圣索菲亚大教堂、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托普卡珀皇宫、耶雷巴坦地下水宫、大跑马场和古城墙……与它们远扬的盛名相比,矗立在城中心地带的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稍显沉寂。然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的是,正是得益于这幢希腊式风格建筑中汇集的不同文明多万种珍贵文物,安纳托利亚古文明的深邃与伟大才被述说至今。这些文物不仅有土耳其境内的考古发现,还有更多来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它们的时间跨度达数十万年,可谓蔚为壮观。

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的时间是年6月13日。主持博物馆开幕仪式的是首任馆长、著名艺术家奥斯曼·哈姆迪·贝,同时他也是主张修建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的关键人物。据载,19世纪末,一位牧羊人在今黎巴嫩境内的古城西顿掘井时,发现了许多国王的石棺。这一重要发现被呈报至奥斯曼帝国后,考古学家奥斯曼·哈姆迪·贝立刻前往那里,亲自参与对西顿等地的发掘工作,并在随后将这批文物运回伊斯坦布尔。年,为了展出在西顿发掘中发现的亚历山大石棺等古代珍品,奥斯曼·哈姆迪·贝又在苏丹的支持下兴建了奥斯曼帝国博物馆,即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的前身,而那批石棺也成为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年成立周年之际,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荣获欧洲理事会博物馆奖,风光一时无二。

艺术圣殿

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有三个分馆,即考古博物馆、古代东方博物馆和珐琅亭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包括两栋独立的建筑—老楼(主楼)与新楼(辅楼)。其中,老楼共两层。二楼展厅陈列着一些小型石制文物、锅类、小型陶像;约80万枚奥斯曼古币、印章、饰品、徽章、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钱柜以及一个拥有大约7万册书的图书馆。一楼展厅陈列着塞达王墓地中的依斯肯德墓、哭泣妇女墓、撒辍坡墓、利吉亚墓和塔伯尼特墓等。此外,还陈列着许多古代雕像,包括来自一些名胜古迹地区的塑像和浮雕,按年代顺序展示了从原始时期到拜占庭时期的雕像艺术的发展历程。

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藏有充足的文物藏品,其中不乏声名遐迩的世界级珍宝,它们令这座文化宝库散发出耀眼的光辉。博物馆内陈列着许多古代雕像,按年代顺序展示了从原始时期到拜占庭时期的雕像艺术的发展历程。

考古博物馆主楼建筑由亚历山大·瓦劳里根据馆藏希腊式石棺的样子设计而成,采取了多柱廊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位于主楼西南侧的新楼,分别建于年和年,共有六层。其中,地上四层用作展厅,地下两层则用作仓库。一楼的主题为“各个时代的伊斯坦布尔”,二楼的主题为“各个时代的安纳托利亚和特洛伊”,顶楼的主题为“安纳托利亚周边文化: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一楼还设有婴儿博物馆和建筑文物展。地下一层设有特拉吉亚—比提尼亚和拜占庭展览,此展厅名为“伊斯坦布尔周边文化”。

古代东方博物馆,由奥斯曼·哈姆迪·贝建于年,本来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学院,年并入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后便用来展示出自安纳托利业、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物。这里的“东方”主要是指近东和中东地区的古代文明。此建筑共有两层,二楼陈列安纳托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阿拉伯等中东地区古国的文物。另外,此博物馆里有一个“碑铭档案馆”,其中保存了件碑文拓片。

珐琅亭博物馆建筑是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3个分馆的馆舍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也是伊斯坦布尔奥斯曼民间建筑的最古老的代表之一。它由法提赫·苏丹·穆罕默德建于年,也就是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后不久。最初,这座波斯风格的双层建筑是依附于托普卡珀皇宫的一间楼阁,是苏丹观看一种名为“吉里德”的土耳其竞技比赛的地方。在奥斯曼帝国后期,它成为奥斯曼帝国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于年改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出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文物。由于其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古迹,该博物馆后来被归并到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

珐琅亭博物馆前楼为一座单层小楼,后楼则为两层建筑。门厅由14根大理石圆柱托起。门厅走道由马赛克铺装。博物馆共有六个房间和一个中厅,分别陈列塞尔柱和奥斯曼时期的各种瓷器和陶器。博物馆和其库房中大约共有件文物。

文明荟萃

博物馆是一窥文明延脉的广阔窗口,而悠久的历史也为博物馆积淀深邃的底蕴。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展现的安纳托利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略的一部分。

安纳托利亚,也就是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在圣经时代已在文明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在于承接了古代埃及、爱琴海和两河文明。赫梯是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个集权制帝国。早在公元前19世纪,安纳托利亚高原黑海沿岸就出现了成熟的赫梯文明,到公元前14世纪发展为强大的赫梯帝国,与埃及帝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是以生产工具的革新为标志的,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直到铁器时代。赫梯被公认为是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直到赫梯帝国灭亡之后,散落各地的赫梯铁匠才将冶铁技术扩散开来。世界历史的发展也由此而前进一大步。

赫梯文明属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分支,使用楔形文字(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写在泥板上),实行多神崇拜,并创造出较为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公元前12世纪,该文明毁于外族入侵,并最终被亚述帝国攻灭。赫梯帝国灭亡后,在小亚细亚西部兴起吕底亚王国。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具体描述了吕底亚王国的情况。因吕底亚灭亡时间较早,这个神秘王国的知名度始终有限。但关于他们的记录却广泛存在于古希腊、亚述、波斯和巴比伦人的记载之中。波斯帝国雄起之后,选择在最鼎盛的时候将安纳托利亚并入自己的领土,东方文化再次影响这片土地。

古希腊神话中大洋神俄刻阿诺斯的雕像

安纳托利亚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很早以前就发生过接触,传说中的特洛伊就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恰纳卡莱附近。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开始向海外殖民。小亚细亚爱琴海沿岸、地中海沿岸与黑海沿岸均有希腊殖民城邦建立。特别是被称作“爱奥尼亚”的小亚细亚东南部沿海地区涌现了帕加玛、以弗所、米利都、哈利卡纳苏斯等著名城邦,创造了辉煌的城市文明。古希腊人概念中的“世界七大奇迹”中的两处—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和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陵墓都在小亚细亚。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小亚细亚,赶走波斯人。随后0年中,这里又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历经不同帝国的打造和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安纳托利亚文明不可复制的雄厚最终成型。

安纳托利亚还是各种宗教的融汇之所。在奥斯曼帝国推广伊斯兰教之前,这里曾流行过希腊罗马的万神教,并且是早期基督教得以发展的福地。据《圣经》记载,早期基督教会的创始人圣保罗(出生在罗马帝国设在安纳托利亚的西里西亚行省)曾有三次到小亚细亚传教的经历,从而奠定了基督教成为世界宗教的基础。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安纳托利亚名人辈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狄奥·卡西乌斯,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等都出生在小亚细亚。

面对如此丰富的历史与文物资源,土耳其早在奥斯曼苏丹统治时期就开展了现代考古学研究与实践,给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提供藏品来源。另外,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亚欧非的庞大势力,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才有机会收藏来自安纳托利亚周边地方的文物。

珍贵遗存

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藏有充足的文物藏品,其中不乏声名遐迩的世界级珍宝,它们令这座文化宝库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的老楼中陈列着数十口从西顿墓地运来的巨大石棺,它们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雕刻而成,工艺之细腻精美令人赞叹。在这些石棺中,最著名的当属“亚历山大石棺”和“哀悼的妇女石棺”。

“亚历山大石棺”保存得相当完整,只是原有的贵重金属装饰可能被盗墓贼偷去。石棺虽然名为亚历山大,实际却不是亚历山大的灵柩,主人应为公元前4世纪末的西顿国王阿布达伦尼莫斯。此人因为亚历山大赶走了盘踞在西顿的波斯人而登上王位,所以为了纪念亚历山大而在自己的棺材四壁用精美逼真的浮雕描述了马其顿人与波斯人之间的伊苏斯战役(公元前年)。这四组浮雕极其生动地表现了双方士兵的武器、装备、衣着,每个人的姿态动作都不一样,既有步兵对决也有骑兵冲锋。整体来看,马其顿军队明显占了上风,波斯士兵虽然奋力抵抗却力不从心。亚历山大大帝也出现在战争场面中,他戴着狮子头盔,骑在战马上做出抛掷长矛的姿势,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亚历山大石棺是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展品之一,给人们提供了希腊化时代的研究依据,既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又有非凡的艺术价值。

亚历山大石棺

“哀悼的妇女石棺”四周雕刻有十八名表情哀伤、姿态各异的女子,分别站在一座希腊爱奥尼亚式神殿的柱子间,因而被称为哀悼的妇女石棺。她们为何哀伤、为谁哀伤,无从得知,但丝毫不影响石棺的艺术价值,反而突显一种悲剧的美。

在古代东方博物馆中,卡叠什泥板和约与巴比伦釉砖浮雕无疑是最抢眼的文物。前者貌不惊人,却堪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外交和约。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大军与赫梯军队交战于卡叠什,双方打成平手。接着,战争又持续了多年,埃及与赫梯相持不下,最终缔结了停战协定。据史料记载,正式的和约是用楔形文字写在银板上的,但这块银板无迹可寻,目前人们只能见到它的两个复制品,一是在埃及卢克索的拉美西斯神庙上用象形文字刻写的和约内容,另一个就是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泥板文书了,它被考古学家发现于赫梯古城哈图沙,其内容可以和埃及的象形文本相对照。

巴比伦釉砖浮雕与目前藏在德国柏林博物馆的伊斯塔城门浮雕在风格上非常相像。众所周知,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不但修建了空中花园,还修建了装饰着各种异兽图案的伊斯塔城门。除此之外,他还在伊斯塔城门附近修造了一个新宫殿,用来收藏宝物。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展出的这些釉砖浮雕可能来自那座新宫。

它们用蓝、白、黄、黑等颜色表现公牛、马匹以及巴比伦之龙—“穆殊殊”的形象。“穆殊殊”是巴比伦城守护神马杜克身边的神兽。它和中国龙异曲同工,有蛇的头和尾,前爪取自狮子,后爪取自老鹰,不同动物的结合体形成的巴比伦之龙也体现了巴比伦艺术家浪漫的想象力。

除了这些镇馆之宝外,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还陈列着亚历山大全身像、命运女神提喀像、太阳神阿波罗像、罗马元首哈德良像等同样堪称世界级艺术珍宝的文物,可谓众星云集,令人目不暇接。

尽管土耳其还有其他与安纳托利亚文明有关的博物馆,如以弗所博物馆、米拉斯博物馆、安塔利亚博物馆、伊兹密尔考古博物馆、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等,但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无疑是历史最悠久、馆藏最丰富、展览最全面的一座。伊斯坦布尔考古文物博物馆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成为向世界展示安纳托利亚灿烂文明和土耳其现代考古成果的重要窗口。置身于这样宏大的艺术圣殿中,游人无论是否了解一段段古文明背后的历史,丰富的藏品都会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述久远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s/187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