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行走在欧亚之间土耳其纪行

发布时间:2018/6/20 3:33:45   点击数:

如果世界上只选一个国家去旅行,那一定是土耳其,因为这里什么都拥有:既有历史古迹又有自然风光,既有西方又有东方,既有欧洲又有亚洲,既有宗教又有世俗,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既有雪山又有大海,既有美女如云又有帅哥如林,在一天中既穿大衣又穿短袖,既可地下住洞穴又可上天坐热气球……正如土耳其民族血缘来源的多样和复杂,土耳其这个国家就如同一个混血美女,使全世界的游客为之倾倒,想一睹她的芳容。今年3月底4月初,我踏上了这个星月红旗飘扬的国度,行走在欧亚之间,寻访蓝色土耳其。

在达达尼尔海峡乘坐轮渡,从欧洲到亚洲,漫天飞舞的海鸥如影随形。

纳恰卡莱、库萨达斯、塞尔丘克、帕姆卡莱、安塔利亚、卡帕多奇亚……土耳其的这些地名和城市名,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拗口又难记。然而正是这些陌生的名字,却也带给中国游客和各国游客极大的神秘和好奇,下面就跟随我的文字寻访这一个个拗口的地名吧。

一、比翼齐飞的双城

北京和上海,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东京和大阪,华盛顿和纽约,首尔和釜山,河内和胡志明市,开罗和亚历山大,悉尼和墨尔本,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正如很多国家一样,土耳其也有为国人和世人津津乐道的“双城记”,那就是它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

夜幕下的伊斯坦布尔。

我的行程就从欧亚千年古都伊斯坦布尔开始。作为东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两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的古都,伊斯坦布尔作为首都的历史长达近两千年。它既见证了千年帝国拜占庭从繁荣兴盛到衰落败亡的历史,又见证了“马上得天下”的奥斯曼从骁勇无敌到沦为“西亚病夫”的沧桑。以前,她有一个古老而厚重的名字——君士坦丁堡;现在,她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名字——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的小街小巷。

在伊斯坦布尔建都的两大帝国——拜占庭和奥斯曼,分别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有两大标志性宗教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这两座建筑也正是今天伊斯坦布尔的两大地标。我到达土耳其后参观的第一处名胜古迹,就是举世闻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我前面说过,如果世界上只选一个国家去旅行,那一定是土耳其;那么,如果土耳其只选择一个城市游览,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如果伊斯坦布尔只选择一个景点参观,那一定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它之所以堪称基督教世界最伟大的教堂,因为它的年代非常久远,公元年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修建,已经在人间屹立了年。奥斯曼帝国灭掉东罗马后,几乎毁掉了境内所有教堂,但唯独这座舍不得毁掉。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年将其改为清真寺。从此,这座基督教堂竟成了全世界清真寺的建筑样本。奥斯曼帝国五位苏丹安葬在这里。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世界上完好保存了年,建造年代相当于中国南北朝,当时正值中国佛教盛行的时代,但“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哪一座保存到了今天?就只能“多少楼台烟雨中”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外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景。

走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广场对面,就是著名的蓝色清真寺,两座建筑比邻而立。17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修建这座清真寺时是以“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为目标的,蓝色清真寺以寺内数千伊兹尼克蓝色瓷砖而得名,寺外六根巍峨的宣礼塔高耸入云。清真寺的建筑,美就美在高高的宣礼塔。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

紧挨着两座伟大宗教建筑的,是奥斯曼帝国早期的皇宫——托普卡帕老皇宫,与北京明清故宫的年代大体相仿。跟我去年去过的俄罗斯圣彼得堡三大宫殿的金碧辉煌、奢华恢弘相比,这座皇宫显得寒酸低调多了。这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早期的君主是“马上得天下”,都是行军打仗出身,所以建立帝国后仍然保持了军人的节俭简朴。但皇宫的室内却是别有洞天,一间间宫室内,中国的青花瓷铺满整个墙面。皇宫内珍藏着大量由丝绸之路过去的中国瓷器,尤其以元青花最为名贵,是公认的“元代青花瓷海外最大的收藏所”。

托普卡帕老皇宫外景。

托普卡帕老皇宫内景,中国的青花瓷铺满整个墙面。

托普卡帕老皇宫。

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上初中时,地理老师就要求我们反复记诵这三个地名,因为这三片海域连在一起,构成了土耳其海峡,成为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上战略要道。在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天,我在寒风中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穿越欧亚跨海大桥。我的左手边是欧洲,右手边是亚洲。很多伊斯坦布尔市民住在物价和房价便宜的亚洲,每天开车或坐渡轮到欧洲上班。对土耳其人来说,生活在亚洲,工作在欧洲,不是梦想;花几分钟车程到另一个大洲去走亲访友,也不是什么夸张。

博斯普鲁斯海峡,星月国旗映衬下的欧亚跨海大桥。

伊斯坦布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世俗与宗教、西方与东方在这里交汇。伊斯坦布尔与我去年去过的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庞大帝国的故都,都濒临海洋扼守战略要地的出海口,都有无数的豪华宫殿、宗教建筑、历史古迹,并且都从这里走出了一个政治强人,成为这个国家的现任总统。然而,伊斯坦布尔与圣彼得堡又有很大不同:圣彼得堡很“纯”,整个市区几乎没有一栋现代建筑,满城尽是巴洛克,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博物馆,皇家气派无与伦比,宽阔笔直的大道一尘不染;而伊斯坦布尔很“杂”,既有大建筑,又有小街巷,那些爬坡上坎的小街小巷略显破旧,城市道路又弯又窄,到处是顺其自然不加修复的断壁残垣,夜幕降临后市民们的各种夜生活,都使这座文明古城极富生活气息。

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老街。

伊斯坦布尔市区内随处可见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宣传海报。

我的土耳其之行自伊斯坦布尔起始,至安卡拉结束,正好一头一尾串联起土耳其最大的两座城市。一百年来,安卡拉一直被笼罩在千年古都伊斯坦布尔的光芒之下。跟世界名城伊斯坦布尔相比,安卡拉虽为首都,却没有什么存在感。因为伊斯坦布尔简直太有名了,而安卡拉又太默默无闻了,所以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甚至是到土耳其旅行的游客都把伊斯坦布尔误认为土耳其的首都,而不知道今天的首都安卡拉。年土耳其共和国建国时,国父凯末尔总统将首都从欧洲海滨的伊斯坦布尔迁到亚洲内陆的安卡拉。安卡拉从两三万人口的小城镇发展到今天几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虽然安卡拉的名气远不如伊斯坦布尔,但安卡拉的城市建设漂亮大气、干净整洁、现代时尚,显示出共和国新都的勃勃生机。

安卡拉市容。

如果说伊斯坦布尔留下了帝国时代的千年气派,那么安卡拉则打上了共和国时代的百年烙印。纵观古今中外,迁都往往是改革派执政者避开守旧势力阻挠、推行改革变法的常用手段。比如秦国商鞅把首都从雍城迁到咸阳、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俄国彼得大帝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日本明治天皇把首都从京都迁到江户(东京)、土耳其凯末尔把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安卡拉,都是如此。因为旧都往往是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大本营,而新都则较少保守氛围。尤其是俄罗斯、日本、土耳其的迁都,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成功的三次迁都,都直接促使这三个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来到安卡拉,不能不瞻仰这座城市乃至现代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的陵墓。一到安卡拉,我首先就拜谒了雄伟的国父陵。这里长眠着土耳其国父和开国总统凯末尔将军的英灵。年,凯末尔推翻奥斯曼帝国,在安卡拉宣布废除政教合一的苏丹制,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了伊斯兰世界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从此,“西亚病夫”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中东强国之路。凯末尔对土耳其的历史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巨大:今天的土耳其,已是世界上最现代、最开放、最世俗的伊斯兰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也是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国民素质比较高的国家。如果没有凯末尔,今天的土耳其很可能像其他中东国家一样。巍巍国父陵,百年共和国,凯末尔以强权推动民主,功在当年利千秋!

雄伟的国父陵。

国父陵内的凯末尔画像。

说一个细节,国父陵纪念馆内展示了凯末尔生前的很多遗物,包括各国领导人赠送给凯末尔的礼物,其中就有蒋介石在年送给凯末尔的蒋本人的一个刻在大理石上的照片。蒋介石很崇拜凯末尔,也以“中国的凯末尔”自居。其实,中国近代很多政治人物都对凯末尔崇敬有加,都以土耳其作为实现独立自强现代化的榜样。

国父陵的卫兵。

凯末尔的灵柩。

走出国父陵,我来到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展示了土耳其从年前赫梯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辉煌古代文明。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动物文物雕刻得特别精美,栩栩如生。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内,年前赫梯人的书信。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内的动物文物。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内的动物文物。

说到动物,土耳其是一个“动物友好型”国家。我在土耳其旅行时,感到这个国家最多的就是流浪猫、流浪狗,分布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历史遗址,这是一个被喵星人和汪星人霸占的国家。甚至我在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参观时,都有一只猫突然闯入展厅。很多猫狗躺在地上慵懒地晒太阳。我最后一天在安卡拉机场候机时,就有几只鸽子飞进了候机室。他们这里的动物,很亲人,很信任人。在这个国家,动物不怕人,人不伤动物。土耳其不仅是历史文明古国,而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以弗所古城遗址里的流浪猫。

以弗所古城遗址里的流浪猫。

二、千年沧桑的古城

土耳其境内不仅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恢弘建筑,古希腊、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古代城池也特别多,这也彰显了土耳其多元开放的文化特质。在土耳其旅行的中间那几天,我是一天游览一个古城,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了土耳其的古城池那曾经的鼓角争鸣里。

我游览的第一个古城就是名声在外的特洛伊,位于纳恰卡莱。这里因《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木马屠城记”的战争悲剧而闻名于世。年,当地复建了一个巨大的木马供游人游览,年好莱坞电影《特洛伊》就在此拍摄。而真正的古城早已化为一堆石墙,诉说着年前的“阴谋与爱情”:因为一个美女引发的十年战争,最后由一匹木马扭转乾坤。

特洛伊古城的城门和城墙。

特洛伊古城残垣。

特洛伊古城遗址,年复建的木马。

第二天来到了一个远比特洛伊更震撼的古城遗址——以弗所,位于塞尔丘克。这是古代的一座希腊城市,年前由雅典殖民者建立,是土耳其最有希腊和罗马风情的古迹,被西方人称为“土耳其的庞贝”。全部由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一座城市,尤其是年前的图书馆、露天剧场、浴室尤为震撼。离以弗所的古图书馆不远,还保留下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广告——一个女人的头像和一个脚印。值得一提的是,以弗所也是圣母玛利亚的终老之地。

以弗所古图书馆。

远观以弗所古图书馆。

以弗所露天圆形剧场。

以弗所古城遗址内,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广告。

第三天,在帕姆卡莱,寒风冷雨中游览著名的棉花堡,可惜天公不作美。棉花堡是个钙化池群,很像四川的黄龙景区,可以称为“土耳其的黄龙”。棉花堡的地下温泉水不断从地底涌出,含有石灰等丰富矿物质,经过长年累月,石灰质聚结而形成棉花状岩石,层层叠叠,构成自然壮观的岩石群和钙化水池。

棉花堡。

棉花堡。

如果说棉花堡是“土耳其的黄龙”,那么棉花堡山顶上的希耶拉波利斯古城就是“土耳其的华清池”。古城曾是古罗马和拜占庭的温泉疗养胜地,当时的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异教徒、基督徒和游人在此地和谐相处。古城内同样有雄伟恢弘的古罗马圆形剧场。

希耶拉波利斯古城。

在土耳其这几天,露天圆形剧场没少看,但第四天看的这座是最令我震撼的。这就是安塔利亚的阿斯潘多斯古剧场,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拥有容纳人的石阶观众席。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剧场遗址之一。阿斯潘多斯古剧场迄今仍在使用,每年夏季的安塔利亚歌剧节和艺术节在这里举办,始终没有使用任何扩音设备。观众坐在两千年前的石阶上欣赏完美的环绕立体声音响效果。来旅行的很多游客都会在这个舞台上唱上两句、吼上几嗓子,人过留声,表示自己来此演出过。

阿斯潘多斯古剧场。

三、上天入地的石城

参观完几座古城池,来到了土耳其中部内陆的旅游胜地——卡帕多奇亚。这是一座石头城,卡帕多奇亚的石林地貌,千沟万壑,怪石林立,壁立千仞,像是云南石林与黄土高坡的混搭,又像《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更是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

卡帕多奇亚石林地貌。

卡帕多奇亚情人谷,雪山下,一对土耳其新人正在拍婚纱照,戈壁为景、雪山为媒,见证他们的爱情。

卡帕多奇亚情人谷。

卡帕多奇亚又是一个可以“上天入地”的城市。“上天”,是指在空中乘坐热气球。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热气球旅行圣地,来卡帕多奇亚不坐热气球,只能说是终身遗憾了。早上五点多天还不亮,我就披星戴月冒着严寒乘热气球升空,鸟瞰奇石林立的卡帕多奇亚,凝望蒙蒙亮的天空中星星点点的热气球同太阳一同升起,假装在月球。

卡帕多奇亚,清早乘坐热气球升空。

在热气球上俯瞰卡帕多奇亚石林奇观。

“入地”,是指住洞穴酒店,过一回“穴居人”的生活。尤其是傍晚,从洞穴酒店的窗外,或爬上酒店的山顶,看卡帕多奇亚日落,最后变成遍布山崖的万家灯火,才能明白为什么歌词里唱到“我想要带你去那浪漫土耳其”。如果不到卡帕多奇亚、不住一回洞穴酒店,别说你来过土耳其!

在卡帕多奇亚入住洞穴酒店。

爬上洞穴酒店的山顶,看卡帕多奇亚的万家灯火。

卡帕多奇亚洞穴酒店外观。

土耳其是一个历史古迹与自然风光俱佳的国度,而土耳其最著名的两大自然风光又都与历史古迹密不可分。正如棉花堡山顶上有希耶拉波利斯古城一样,卡帕多奇亚的独特地貌也孕育了格雷梅露天博物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这里集中了数不清的装饰着精美壁画的岩窟教堂。这些教堂最初由躲避政治迫害而迁移到卡帕多奇亚的基督徒所修。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内部刻画着色彩斑驳的壁画,美妙绝伦。如果说卡帕多奇亚石林地貌的鬼斧神工是“自然的伟力”,那么岩窟教堂和其中的壁画就是“人间的神迹”。岩窟教堂的石灰壁画,都是用石灰涂在墙上,在石灰潮湿时,把颜料调好后涂在石灰上。尤其以“黑暗教堂”里的基督教壁画最为惊艳,历经两千年却像当代画家新画的一样。可惜为了保护壁画,教堂内不能拍照。

卡帕多奇亚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四、豪爽友善的人民

去土耳其之前,我还担心土耳其民众会不会对中国游客不友好。几天下来,我的顾虑完全打消。我到达土耳其的第一天,晚饭后,在夜幕下的伊斯坦布尔老城逛街,遇到的土耳其民众都很热情,对中国人也很友好,问个路他热心得把你带到目的地,跟当地老百姓合影他也爽快地答应。当我说自己是中国人时,土耳其人还经常会说一句“IloveChina”。

晚上在伊斯坦布尔老城逛街,市民热情地与我合影。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草原游牧民族,虽然土耳其民族早已告别了游牧文明,经过农耕文明,进步到今天的工业文明、商业文明,但土耳其人的血液里仍然传承了祖先游牧民族质朴、豪爽、热情的民族性格。3月28日下午,我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市的一家便利店买冰淇淋,价格5里拉(约合8人民币元)。结果我掏成了5美金。付完钱后,我已经走出店了,售货的土耳其小伙子又把我喊回来,提醒我付错钱了,我这才反应过来,把5美元收回,付给他5里拉。一个国家的形象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细节中的。

伊斯坦布尔卖石榴汁的小贩。

在土耳其最后一天,我在安卡拉参观完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从博物馆出来准备去停车场,这时街边两个土耳其小商贩冲着我喊“China!China!”。我以为他们要向我兜售商品,就以一种本能的警惕和戒心,没有搭理他们。于是他们又冲我喊了两声,我才回过头来。他们说我走错路了,一边指给我正确的道路,一边说“Thisway!Thisway!”,我才找到了去停车场的路。

很多朋友问我去土耳其旅游安全不安全。虽然最近几年由于叙利亚难民的涌入,土耳其的治安已不如从前,但由于土耳其是一个“橄榄型”社会,中产阶层占大多数,极富和赤贫的人都是少数,再加上较高的国民素质,以及最近两年恐怖袭击基本绝迹,都使得土耳其成为一个社会治安良好的国家,土耳其总体上是一个很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五、多元开放的文明

土耳其这个国家本身在世界上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无论在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土耳其都是东西方的交汇处。土耳其绝大部分国土在亚洲,但它一直以欧洲国家自居。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基督教堂。土耳其穆斯林在人口中的比例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高达99%,高于伊朗和很多阿拉伯国家;然而,土耳其又是世界上最西化、最现代、最开放、最世俗的一个伊斯兰国家。从年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开始,土耳其就废除了封建宗教的婚姻制度,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我所看到的土耳其女性大多数不戴头巾,少数戴头巾的女性穿着打扮也并不是特别保守。在土耳其这么多天,我没有看到一个穿罩袍的女性。土耳其人尤其是青年男女的穿着打扮与欧美人无异。在土耳其,随处可见美女们身穿时装溜达逛街。现代的土耳其语是用拉丁文字母书写的,在土耳其境内很难看到阿拉伯文字。土耳其还是世界上少数与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伊斯兰国家之一。

安塔利亚街头,不戴头巾、穿着时尚的土耳其美女。

土耳其对待各种宗教、各种文明是宽容的。土耳其既有随处可见的清真寺,又有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的教堂和遗迹,甚至有犹太人聚居的村落,还有古希腊、古罗马遗留下来的历史古迹。我在卡帕多奇亚甚至还看到了一座日本神社,门前还有黑色的鸟居。

土耳其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多元开放的文明,得益于一百年前凯末尔革命时实行的西化、欧化、世俗化改革,给土耳其这个传统的东方国家注入了西方基因。“脱亚入欧”一直是土耳其人的百年梦想。正是通过西化改革,土耳其成为了世界上最现代、最开放、最世俗的伊斯兰国家,也实现了从“西亚病夫”到中东强国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和土耳其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都曾建立过强盛的帝国,也都在近代沉沦落后挨打,又都有自身民族和文化的局限性,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思考,成为我们的历史镜鉴。

安塔利亚,地中海日落。

安塔利亚,地中海日落变成了火烧云。

离开安卡拉国际机场回国时,心中还真有点舍不得。在土耳其的11天里,每天在清真寺的祷告声中起床,在星月红旗飘扬的国度里徜徉,在世界东西方的交汇处,经历了最丰富的旅行体验。行走在欧亚之间,游走于海峡两岸,前行在丝绸古道,恋上蓝色土耳其!

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的飞机离开安卡拉回国,俯瞰美丽的安卡拉夜景。

牛霄

从“西亚病夫”到中东强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y/152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