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泛突厥主义的兴起,意味着华夏危机

发布时间:2020/11/2 18:13:26   点击数:
突厥人是自秦朝建立以来,继匈奴人、鲜卑人、柔然人而兴,第四个长期称霸蒙古草原和西域的游牧民族。突厥人兴起于公元6世纪中叶的南北朝,衰亡于公元8世纪中叶的唐朝,其活动时间达年,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十分深远、极其深刻地影响。

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上大肆渲染泛突厥主义,在亚欧大陆内部引发不小的震荡。南俄和中国西部的突厥语族中,均有少部分人受其蛊惑。

不过相对于在俄罗斯和中国,泛突厥主义真正在当地获得较大发展的,还是中亚地区。前苏联解体后,除塔吉克斯坦因本民族属波斯语族外,在中亚其他四个斯坦,泛突厥主义均快速泛滥,影响越来越大。

中亚五斯坦国

年苏联解体,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获得独立。对外为了证明自己独立的合法性,对内获得更高的民族认同,五个国家必须要参考周边国家的历史记载,从中寻找关于本民族的部分,建立本民族的历史。中国历史书对西域的记载很多,他们当然要重点研究中国历史。突厥是在中亚地区影响最大的民族之一,自然被他们当成了祖先。

从历史渊源来看,中亚土著民族确实有突厥基因。一千四百年前,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攻灭盘踞蒙古高原的东突厥,并积极经营西域,迫使西突厥逐渐西迁,在此过程中,突厥建立了一系列政权,并与当地土著的印欧人种逐渐融合。

在现实层面,中亚的选择对象是中国。虽然中国也是中亚邻邦,但中国的本部远在东亚大陆中东部,新疆已是其极端边缘板块。历史上中原王朝在中亚角逐中的落败,也证明华夏文明对中亚的地缘影响力,远不如伊斯兰和斯拉夫。所以引入中国,不仅可以对冲俄罗斯,以及南边的伊朗,对中亚各国独立属性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中亚五国虽然在政治、经济上与中国积极合作,但在人文领域,对华夏文明体系一直比较排斥。而源自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则受到除塔吉克之外的中亚四国的普遍青睐。

土耳其对中亚五国泛突厥主义的渗透

苏联解体后,土耳其在中亚推行的泛突厥主义,明显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可以视作西方国家在亚洲腹心地带植入的政治病毒,用以牵制俄罗斯、伊朗以及中国等地缘关联国家。

由于语言文化上的亲缘性,土耳其对中亚全方位的渗透少有阻力。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左右逢源的外交态势,也使中亚国家产生幻想:与土耳其交好,可以更快地接轨西方世界。因此,在独立之初,中亚国家对土耳其推销的泛突厥主义持欢迎态度。

在哈萨克斯坦,许多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面目出现的言论都有泛突厥主义倾向。早期泛突厥主义分子托甘的政治观点被一些政治派别照单全收。一些学术精英试图论证所谓突厥人的共同历史、文化遗产等,如有哈萨克斯坦的史学著作写道:“图兰及其历史始于年前年,而图兰的历史就是古代突厥人的历史。”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公然提出“突厥联盟”的构想,举世哗然。作为回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则为纳扎尔巴耶夫树立了雕像。

年,在土耳其倡导下,召开了突厥国家峰会。年成立了突厥语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组织。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还成立了突厥民族大会,建立起政治组织,定期召开会议,推动泛突厥主义运动。

泛突语族都是逊尼派穆斯林,这种结构,决定了泛突厥主义与伊斯兰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华夏的伊斯兰化入侵是泛突厥主义的文化侵略,是先行军。

“泛突厥主义”主张将操突厥语的各民族都拼凑起来,建立一个“从中国的长城到亚得里亚海”的大突厥国家。泛突厥主义一旦与泛伊斯兰主义乃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结合,势必走向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必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灾难。

有学者认为,年伊犁爆发的“民族主义暴动引发中国边疆危机的事变”,实际上乃是泛突厥主义现象。09年新疆“七五事件”发生以后,土耳其的态度非常扎眼,尤其是其总理埃尔多安发表的激烈言辞更引发中国政府和国民的强烈不满。

土耳其作为泛突厥主义的中心,是极端伊斯兰和东突恐怖分子的天堂。泛突厥主义兴起,说明突厥蛮族对华夏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真相:霍去病死于谁手?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纠葛,为何非要打战?

突然读懂了鲁迅(经典好文)

法家不灭,华夏不兴

上海黑人来了!竟然还是一位“为人师表”的外教

千古罪人吴三桂:满清入关,造成华夏文明毁灭性的灾难

天心空花

创作不易谢谢鼓励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y/1925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