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旅游 >> 全球地缘政治重要区域
年,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先后蔓延到10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北非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美、英、法、俄等大国将上述动荡视作难得的“战略机遇”,纷纷角逐其中,急欲将中东北非地区的未来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过去的一年,三两个大国深度介入中国南海争端,一些小国在主权问题上表现出的咄咄逼人态势,使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问题更加突出。美国借口“重返亚太”,并“不遗余力”地挑唆和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就连在“千里冰封”的北极,也呈现出一幅大国间硝烟四起的全息图。围绕北冰洋深处蕴藏的资源,宣布对该地区拥有所有权的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之间围绕北极权益的博弈也日渐升温,显现出“冰融相见”的严峻态势。
·北非:西方大国抢滩利比亚
·西亚:叙利亚阿富汗伊朗
·北极争夺战趋紧多国博弈升级
·亚太:把控南海乱象中的各国博弈
北非:西方大国抢滩利比亚
西方国家盯紧利比亚战后安排抢滩利比亚凸显利益关切
9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右)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前左)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库伦提亚”宾馆。法国总统萨科齐与英国首相卡梅伦15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进行访问。新华社/法新[资料图片]
在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尚未丧生之前,西方大国便已着手加紧对利比亚的外交攻势:9月中旬,两位“卡扎菲之战”的急先锋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联袂访问利比亚;利战事接近尾声之际,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又闪访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卡扎菲身亡后,西方大国切分战后利比亚利益“蛋糕”的争夺战迅速升温,纷纷以胜利者姿态积极在利比亚战后重建中抢占先机。除了对利石油资源的垂涎之外,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战后重建订单无疑是西方大国争夺的主要热点。
卡扎菲的谢幕,并不意味着利比亚的明天一片平静而明朗。伴随着该国宝贵的石油资源之争,一旦那里的硝烟散尽,“后卡扎菲时代”的国内纷争和国际博弈的大幕随即悄然开启详细
美国、北约如何切分“利益的蛋糕”?
3月24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民在即将下葬的棺椁上覆盖利比亚国旗,献上鲜花。利比亚官方当日宣布,近名平民在西方联军空袭中丧生。新华社记者杨光摄
从根本上说,卡扎菲被推翻并不是利比亚执政当局的功劳,而是北约和美国的功劳。没有西方从始至终的支持,利比亚执政当局根本不可能获胜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因此,是西方设计并直接投资了“这桌大餐”。现在菜要上桌了,大家怎么坐、怎么吃?这恐怕不会是不需要花什么工夫就可以解决的。特别是在当前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饥肠辘辘的投资者更难都像谦谦君子一样分配和享受胜利果实。详细
借助利当局“感恩”心理西方在利比亚争寻商机
资料图:3月23日,在利比亚贝尼沃利德,卡扎菲的支持者们参加示威游行。新华社记者杨光摄
随着西方的安保、建筑和基础设施公司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商机不断减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已摆脱长达40多年独裁统治的利比亚。企业家们现在都在积极讨论利比亚的商机,因为那个国家既有巨大的需求,又有石油可为需求埋单。而且,如今的利比亚对美国及北约心存感激,这也让他们有了竞争优势。详细
利比亚重建的商机与博弈
年3月22日利比亚官方首次组织外国记者参观遭轰炸的海军厂房3月22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名工作人员站在轰炸后的海军厂房废墟外。
西方各国对利比亚战后重建商机的争夺早在几个月前就已开始,在卡扎菲身亡后这一争夺迅速升温。英法两国主管国防事务的高官均直接发声。据报道,法国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在卡扎菲身亡当天就表示,法国在军事行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因而在战后的重建中也应发挥主导作用。英国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当天也表示,他希望英国公司“今天就整理行装”,尽快前往利比亚,不要落在法国后面。详细
石油资源让西方国家垂涎欲滴
10月23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民众在庆祝活动上欢呼。当日,数千名利比亚民众聚集在首都的黎波里的烈士广场,庆祝利比亚执政当局宣布全国解放。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利比亚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据“BP能源统计”显示,利比亚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亿桶,居世界第9位,占全球储量的3.4%;天然气储量1.6万亿立方米。利比亚石油属轻质原油,质量上乘。油气资源丰富的利比亚,一直让西方国家垂涎欲滴。重新瓜分利比亚石油,西方列强早已虎视眈眈。
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此不惜血本,军事干预一个只有万人口的非洲小国,除了要输出其所谓的价值观,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瓜分利比亚的石油蛋糕。西方国家虽说在“倒卡”问题上意见完全一致,但在“瓜分”问题上则会是矛盾重重,互不相让。
“瓜分”份额,自然要论功行赏。在利比亚战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法国,已抢占先机。还在利比亚事态发展尚不明朗的时候,法国就已迫不及待地向“过渡委”提出了石油诉求,并得到“过渡委”35%原油开采权的承诺。不过,美英等国也不会示弱。尤其是美国,虽说把军事干预的领导权很快交给了北约,但其在联合国的巨大影响力和超强的军事实力,还是为建立“禁飞区”和实施空袭出力不少。应该说,20多亿美元和大量先进战机和武器的投入,为推翻卡扎菲政权起了关键作用。此外,参与空袭的,还有大量欧盟国家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大家都得分一杯羹。法国最终能否拿到35%的份额,恐怕还有一争。
刚刚起步的利比亚新政权,正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很好驾驭各方的纷争和博弈,结束了卡扎菲强人统治的利比亚,将很难摆脱混乱局面,开启国家重建进程。
法国防长就利比亚战事“邀功”
法国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21日说,法国将寻求在战后利比亚的主导地位,称利比亚新领导人“亏欠”法国。
隆盖当天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说,法国“将努力在利比亚扮演主要伙伴角色,利比亚领导人知道他们欠我们很多”。
谈及利比亚与不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他说:“所有人将加入竞争(分羹)行列。我们将既不是最末一名,也不会是最喧嚣的我们的参与不应迟到、平淡或犹豫,没什么好羞耻的。”
隆盖说,利比亚军事行动将在“数天或数周逐渐结束”,过渡委将宣布组建新政府。按他的说法,军事行动取得胜利应归功于法国。详细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教授吴冰冰分析,美德立场和英法立场有所不同,美国与德国一直希望“再等等看”,英法则认为再不干涉就来不及。如今,法国抓住了最后的介入时机,美国和德国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西亚:
·叙利亚大角逐
·阿富汗:美国撤军与大国博弈
·伊朗:核问题下的力量博弈
·叙利亚大角逐
俄会否为叙利亚而战?
据海外媒体近日报道,俄罗斯航母编队正在向东地中海海域集结,意在以“炮舰外交”警示西方,莫斯科绝不会放任北约以“人道援助”名义,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而叙军正加紧在土叙边境的部署,在山谷和丛林里隐匿坦克,挖掘壕沟。
法国外长朱佩24日声称,在叙利亚当局拒绝配合在其境内开设“人道走廊”运输必需物资的情况下,法国等国不排除在得到国际授权的前提下考虑采用军事手段护送运输车队,并将加强与叙反对派的合作。同一天,阿盟向叙利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规定其在48小时内签署允许阿盟向叙派遣观察团的协议。
当下,叙利亚危机已处在一个新的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口,这对于在叙利亚有着重要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俄罗斯来说,是否会真的对它一挺到底?俄将如何拿捏好分寸,十分恰当地处理好叙政府、叙反对派、西方大国、阿盟、伊朗等多方势力之间关系并最终赢得这场博弈?这将是俄罗斯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俄罗斯必须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详细
法国争当对叙强硬急先锋
法国外长朱佩23日与叙利亚反对派“全国委员会”领导人举行会晤,表示将承认该组织的“合法身份”,并呼吁在叙利亚设立“人道主义走廊”。法国这一表态引发外界诸多猜测。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专家艾尔维认为,公开加大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表明法国试图将自己定位成领导人角色,“先是利比亚,现在又轮到叙利亚”。法国舆论则认为萨科齐如此密集地干预前法属殖民地事务,是在为自己明年的总统竞选“拉政绩”。法国《鸭鸣报》称,“法国正加快扶植叙反对派势力,可能将在叙利亚发动一场代理人战争”。
土耳其态度也依旧强硬。土总统居尔日前表示,叙利亚的流血事件可能将伊斯兰世界拖入“黑暗的中世纪”,他对伦敦的一家智库说:“暴力滋生暴力。不幸的是,叙利亚已经走上这条不归路。”详细
多重势力博弈叙利亚大棋局
资料图:美国海军最新的CVN-77“布什”号核动力航母
据外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打算保卫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的政权,防止外部势力可能对自己中东伙伴的攻击。
11月17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说,俄罗斯海军在地中海的3艘军舰驶向叙利亚海岸。21日,以色列的一个网站援引大马士革消息人士的话说,军舰在塔尔图斯港区进入叙利亚水域。他还说,军舰不会在港口抛锚停泊,它们开始在海岸线上战斗执勤,防止可能的侵略。以色列军方人士称,俄罗斯军舰的目的是阻止船只向叛乱者提供从黎巴嫩和土耳其运来的武器。
土耳其总统居尔宣布,叙利亚危机已无法通过谈判解决。该国另一位领导人、总理埃尔多安走得更远,他不排除为拯救“巴沙尔政权镇压下的”平民,可能需要外国干涉。专家推测,安卡拉对大马士革的断然之举会给俄土关系带来问题。目前,莫斯科仍旧支持叙总统。
土耳其精力充沛地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权,可能给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带来严重后果。近年来,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学家一直将在安卡拉当权的伊斯兰主义者视为莫斯科的潜在盟友和战略伙伴。叙利亚事态可能迫使俄修正这一立场。在对待巴沙尔的问题上,俄土分属不同阵营。
题:阿拉伯与伊朗的大博弈开始了
大博弈已经开始。随着阿拉伯联盟介入叙利亚危机,这场多年来人们一直期待或者说一直担心的对抗终于出现了。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伊朗这个一直在寻求拥有核武器的什叶派大国与沙特阿拉伯这个逊尼派大国、美国主要盟友之间的较量最终会在黎巴嫩展开。结果,双方的较量地变成了伊朗在阿拉拍世界的最好盟友叙利亚。详细
俄罗斯不容美国“拔钉布子”
作为坚定的反美国家,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重要的战略盟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保留了其在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的基地,这是俄设在除独联体国家外的唯一军事基地,也是其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不久前曾表示,俄将进一步对塔尔图斯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使这一基地在年后可以停泊包括巡洋舰、航母在内的重型舰船。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俄罗斯都不想失去这个地中海唯一的海军基地,这是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持强硬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叙利亚现在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买主。在萨达姆和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已经失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两大武器买家,现在显然不想再失去一个重要的军火出口市场。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也是想证明自己仍是强国,不想再上西方的当。俄科学院美加研究所专家维克托称,俄在利比亚问题上支持过西方,但什么都没有得到。现在,俄罗斯在世界上没有多少盟友可以抛弃,更不想让美国像拔钉子那样把叙利亚这个盟友拔掉。详细
美俄航母“集结”叙利亚或掀大浪?
据外媒报道,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乔治HW布什”号已经从霍尔姆斯海峡附近驶往叙利亚近海一带,美驻叙使馆也敦促在叙的美国公民尽快离开。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称,俄已有3艘俄军舰驶入叙利亚附近塔尔图斯海域。此外,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将在下个月被派到地中海东部海域执行任务。
在叙利亚局势愈演愈烈的敏感时刻,美俄两国航母却不约而同地“共赴”叙利亚附近海域,大有两军对垒之势。同样,作为西方大国对叙强硬的“急先锋”,法国继续高调介入,外长朱佩表示将承认叙利亚反对派的“合法身份”,并呼吁在叙境内设立“人道主义走廊”。另有消息称,一直对叙总统巴沙尔施压的土耳其政府提议在土叙边境地区设立“隔离区”。被寄望斡旋的阿盟则拒绝叙利亚调整观察团工作的建议,决定对叙利亚进行制裁。
然而,在种种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巴沙尔及其叙政府不惧压力,依然言行强硬,政府军也进一步加紧军事部署,在山谷和丛林里隐匿坦克等军用物资,挖掘战壕。从目前情况看,各方长达数月的角力并未使叙局势走向缓和,反倒是战争的阴霾愈发浓重。详细
叙利亚,世界军事力量博弈的焦点
美国及其盟友当前有报道称美国航母已驶向叙利亚临海;法国则在利比亚战争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现正是信心满满的时候,故而其外长连放“狠话”,大有迫不急待对叙利亚动武之意。但叙利亚不同于利比亚,在卡扎菲治下,利比亚无政党组织,无完善的政府体系,巴沙尔领导的社会复兴党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现代政党,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政府和军队的控制力强。叙利亚与西方国家的盟友以色列接壤,打击叙利亚对西方来说也有个投鼠忌器的问题。叙利亚以武力镇压平民的示威活动,有违世界民主趋势,但是否必须以武制武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引而不发,加强威慑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俄罗斯和伊朗毫无疑问,这是叙利亚的盟友。叙利亚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当年两伊战争时,叙利亚是为数不多的支持伊朗的阿拉伯国家。现在伊朗因为核问题麻烦不断,如果叙利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伊朗必会有唇亡齿寒的感觉,伊朗必不会坐视叙利亚的危亡而不顾。利比亚和叙利亚是阿拉伯世界俄罗斯武器的主要购买国,今利比亚已实现了政权的更迭,俄罗斯实质性利益受损,俄罗斯已不能再容忍叙利亚的动荡。俄罗斯与叙利亚有着传统友谊,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支撑点,事关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口拥有唯一海外基地。为此,俄罗斯方面近来一再强调:“任何对叙利亚的军事干涉,都将打破中东格局,引发地区暴乱。”作为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的态度将使西方国家难以得到对叙动武的联合国授权。俄罗斯同时也在做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的工作,力争和平解决争端。详细
·阿富汗:美国撤军与大国博弈
年5月14日,美国海军无人机中队撤离阿富汗,士兵与家人团聚。
对巴基斯坦来说,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国的反恐战争打垮了塔利班政权,由于巴政府与塔利班政府关系密切,塔利班政府倒台使巴失去了西北面的安全屏障,面临受到印度、阿富汗“东西战略夹击”的危险,因此,巴必须确保阿富汗不被印度拉过去,确保其不建立一个亲印的政府。巴基斯坦对印阿关系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y/2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