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旅游 >> 紧张时刻,美俄成功换囚,在哪交换有讲究
紧张时刻,美俄成功换囚,拜登称“这是个艰难的决定”,这意味着美国对俄罗斯态度变化吗?根据美联社以及福克斯新闻网的消息,4月27日,美国与俄罗斯进行了交换囚犯的活动。美国用一名俄罗斯毒贩交换了一名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要知道,即便在和平时期,这种换囚动作也是值得注意的外交动作,而这次换囚在俄乌冲突极度紧张时刻发生的,更加非同寻常。
我们先看看这两名囚犯是何许人也,还有在哪儿交换的。
美国人特雷弗·里德。美国接回的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人、前美国总统安全保镖里德,现年30岁。年里德在俄罗斯一公园与其俄罗斯女友以及她的同事一起举行庆祝派对,当时喝了很多酒。据俄罗斯警方说,里德在晚上酗酒后,在警察开车带他前往警察局的途中攻击了一名警察。年7月,里德被判袭警罪成立,判处9年徒刑。但是里德的家人则坚称他是无辜的。美国政府则称里德受到不公正的拘留。最近几个月,里德的身体状况恶化,患上了肺结核,并不断咳血。
俄国人康斯坦丁·亚罗申科。亚罗申科是俄罗斯前飞行员,年在利比里亚被捕,然后被引渡到美国,后被美国指控贩毒被判20年监禁。俄罗斯方面试图让美国释放亚罗申科,但此前一直被美国高级官员拒绝。
交换地点可能在土耳其。交换地点美俄双方目前都没有透露,但在换囚前几个小时,航班跟踪人员发现一架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飞机前往土耳其安卡拉。那很可能换囚地点就是土耳其。土耳其的位置也不错,离着俄罗斯近,同时在本次俄乌冲突中保持相对中立,跟美俄都还不错,是一个理想的换囚地点。同时,没准土耳其还想主动借着这个机会促成美俄就俄乌冲突交换意见。当然,美俄给不给土耳其面子,是不是真交换意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下面我们分析下什么原因促成了此次换囚,跟俄乌冲突有关系吗?这件事显示美国对俄态度有变化吗?我们先看看美国方面怎么说的,然后分析一下。
第一,换囚是因为里德的健康。拜登总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知道里德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健康,也错过了很多和他相处的时光。现在我很高兴地和他们一道分享里德获得自由的好消息。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表示,拜登做出这个“非常困难的决定”是由于“里德的健康状况”。这就是美国方面公开的原因,就是里德健康状况的恶化。
第二,换囚交涉先于俄乌冲突。美国官员在俄乌开战前已经前往俄罗斯讨论里德获释的事。比尔·理查森是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他在俄乌冲突开始前几个小时就已经前往莫斯科,希望里德获释。另一名美国官员表示,这次交换这不代表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改变。看来,美国方面至少表面上不愿意将换囚与俄乌冲突相挂钩。
第三,里德的父母已经为里德获释多次奔走。年3月30日,里德的父母携带里德服役时大幅照片前往白宫前面的拉斐特公园抗议,希望美国政府尽早与俄罗斯达成协议接回生病的里德。
综合看来,换囚谈判在俄乌冲突前已经发生了,而里德确实也生病了,似乎与俄乌冲突没有关系,换囚也不代表美国要缓和对俄罗斯关系,毕竟围剿俄罗斯的目标还没有完成。不过,在这么紧张的时刻,成功换囚,也是非常罕见的。
我们对俄乌冲突再简单说几句。
首先,俄乌冲突短期内解决不了。交换囚犯不能显示美国态度的松动,最多是美俄两国借机讨论一下俄乌局势,交换看法。找个公开借口说别的事这种操作也不鲜见。不过,美国对俄罗斯的收割还没有完成,俄罗斯也没有实现其预定目标,双方的角力还没有分出胜负,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和平的可能,乌克兰的战事停不了。大家觉得呢?说实话,我倒是希望打脸,希望短期内结束,如果打脸换来和平,我真乐意。
其次,美国对付俄罗斯,这是“声东又击西”,这可不是我们又一个战略机遇期。美国一直盯着全球最可能挑战他的国家。进入21世纪之后,早就盯上中国了。只不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让美国分散了很大注意力。当时,有战略机遇期一说。我们也确实在这段时间快速发展了。但是当今不同,俄乌冲突并没有让美国转移注意力,相反还让美国借着乌克兰人的血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美国国力借助此次战争反而增强了。我们仅仅是埋头发展是不行了,美国真正注意力并不在俄罗斯,而是在亚太,或者叫印太。
最后,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关系一定要好。历史上的旧账不是不记得,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忘了。而是现在这形势,美国一直在咱们家门口挑事,不断耀武扬威,咱们能咋办?即使欧洲那边出事,俄乌冲突也没能转移美国的注意力,一直在强化在中国周边的存在。美国军舰多次过航台湾海峡,政客访问台湾,还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的同盟体系,这种情况下,我们东部战略压力巨大,基于现实的考虑必须强化与俄罗斯关系。所以,中俄本就高水平的合作关系不仅不能减弱,反而要加强。(文/周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