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今天土耳其政变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

发布时间:2017/12/19 18:39:59   点击数:

一个原本普通的周五晚上,让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土耳其几乎变天。

对于二十多岁的土耳其年轻一代而言,虽然“政变”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稍显陌生的词。但在大多数年长一些的土耳其人眼中,“政变”绝不是一件新鲜事。从年开始,土耳其已经历过4次成功的军事政变。

在深夜行动、封锁主要城市的交通要道、接管电视台、进攻立法机关、猛烈交火和人员伤亡……一切军事政变能被想到的戏码都上足了。但几小时后,发动军事政变的一方确信,这次他们已注定无法以“胜利者”的姿态被写入史册。

“逼宫”虽未遂,此次被“逼宫”的土耳其政治强人埃尔多安往后的日子未必会更好过。

政变经过:惊魂一夜

政变开始于土耳其时间7月15日晚。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晚10点左右,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和穆罕默德二世大桥被政变军人控制。随后,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都可看到军用飞机和直升机在上空盘旋。

当晚11时左右,土耳其总理比纳勒·耶尔德勒姆发声称,一场政变正在进行,呼吁民众冷静。他说,土耳其军队内的一部分正试图推翻政府,安全部队将予以回击。

政变一方一度发布消息宣称自己已控制政府。当晚12时左右,政变军人控制了土耳其的国家电视台土耳其广播电视公司(TRT)。

▲当地时间年7月15日,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总统埃尔多安在不明地点通过手机和媒体进行视频通话。通话中,埃尔多安决定“依托国家来声讨军队中少数人的‘叛变’”。他在视频中表示“绝不认为政变会成功”,他同时还呼吁民众上街抵制政变。截屏图/视觉中国

晚12时30分左右,正在土耳其西南部海滨度假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过与CNN土耳其分台的电话视频连线,表示他正返回首都安卡拉,并呼吁民众走上街头组织政变。

16日凌晨1时左右,一辆军用直升机对土耳其议会大楼开火,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均有发生交火和爆炸,亦有民众走上街头意图阻止政变军人前进。

16日凌晨3点左右,土耳其总理宣布情况在政府控制之下,并宣布在安卡拉设置禁飞区。

16日凌晨4点左右,埃尔多安在支持者的簇拥下出现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宣布政变已被挫败。

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在16日在记者会上说,15日晚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已造成人死亡和人受伤,同时当局已经逮捕名政变参与者。

政变本质: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冲突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将此次政变的幕后主使指向自己的心头大患——由旅居美国的土耳其伊斯兰思想家法图拉·葛兰(FethullahGulen)领导的伊斯兰运动组织“葛兰运动”。

但是,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7月1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矛头指向“葛兰运动”,只是埃尔多安的说辞。唐志超认为,这场政变本质上是土耳其国内“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冲突”。

土耳其自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凯末尔主义”。在首任总统凯末尔的领导下,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倾向于保守伊斯兰主义的埃尔多安上台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

“虽然军方以及土耳其中产阶级支持世俗主义,但埃尔多安一直在以隐晦、暗中的方式反对世俗主义。他虽然不能公开反对世俗主义,但强调在伊斯兰占多数的土耳其社会中,伊斯兰特性必须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上要有所体现。”唐志超研究员说。

西方悖论:顶“世俗”还是撑“民选政府”

  

在此次政变发生后,西方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以及欧盟,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土耳其民选政府”。这似乎与西方历来支持世俗派的立场相悖。    

“西方暗中可能还是希望世俗派力量占据上风。但西方现在面临的悖论,也是在咽他们自己的酿出的苦果。”唐志超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一直批评土耳其军方,认为土耳其的缺点就在于军方力量控制了国家。这也是欧盟阻止土耳其入盟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希望由文官来控制军方、控制土耳其,但没想到的是,军方被打压,伊斯兰主义却开始复兴,产生了像埃尔多安这样的与西方预设不符的威权人物。这是西方将土耳其军方压下去后带来的苦果。相同的故事在埃及也上演过。”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西方表达支持的措辞。比如,美国总统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此事发表声明,呼吁“各方冷静,尊重法律、制度和基本人权与自由,支持民选政府。”

唐志超说:“这一次,西方说支持民选政府,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支持埃尔多安。奥巴马和克里也都在表态也中传达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支持民选政府,一个是支持民主自由。这实际上是有所保留的支持,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唐志超还认为,此次西方国家发声支持土耳其民选政府,另一个原因在于战略利益上的考虑。他说:“从政治上来看,西方当然不可能支持此次政变。保持土耳其的稳定,是西方的战略利益所在。西方肯定不希望作为一个世俗、民主、稳定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出现动乱。土耳其是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之间的桥梁,如果土耳其乱了,对西方的冲击将会更大。此外,在欧洲与俄罗斯关系当中,土耳其始终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被用来帮助西方牵制俄罗斯。”   

政变之后:埃尔多安元气大伤

近年来,埃尔多安在土耳其国内的威权统治、向保守伊斯兰主义的倾斜,使其在土耳其国内遭受的反对声浪越来越甚。尽管如此,在此次政变发生后,在土耳其西南海滨度假的埃尔多安,通过手机视频呼吁国民走上街头阻止政变,果然有大批民众响应其号召,走上街头站在了政变方的坦克之前。

唐志超研究员认为,这表明在土耳其国内,埃尔多安的支持者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他说:“埃尔多安在任十多年,土耳其经济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埃尔多安也很注重社会下层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作为政治强人,埃尔多安本人也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尤其受到中下层民众的欢迎。”

但另一方面,土耳其社会的日益分裂也是不容忽视的。与中下层民众拥护埃尔多安形成对比的是,土耳其中产阶级及以上人士,对埃尔多安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不满,已造成了土耳其的社会撕裂。

此次政变可能会是令埃尔多安元气大伤的一次。唐志超研究员表示:“近些年来,埃尔多安受到第一次打击,是年的全国大规模抗议;第二次是前一阶段在恐怖主义问题上内外孤立的形势。这次政变是最新的一次,也将是对他冲击更大的一次。”

唐志超研究员认为,政变之后,埃尔多安对军队和异见者的整肃一定会有。埃尔多安的许多政策计划,包括修宪和实行总统制,以及改变对俄罗斯、叙利亚等国外交策略的进程,可能都会被打乱。政变之后,埃尔多安面临的问题将比以往更甚。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预言:进一步的流血冲突可能在酝酿之中。

文章作者:陈婧实习生周荣

资料整理:中青国际(周荣刘晋刘思粟玉和伍碧怡)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转载自







































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144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