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最早的国际和平条约卡迭石协议猫乎

发布时间:2021/2/10 12:17:13   点击数:

最早的国际和平条约:卡迭石协议

古埃及十九王朝的大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都热衷于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所谓的“卡迭石大捷”。是不是大捷,稍后再论。咱们今天要介绍一下和卡迭石战役相关的一件重要文物:“卡迭石协议”泥板。

卡迭石协议赫梯语泥板

最重要最顶级的文物都和材质往往没啥关系,这些顶级文物都是由于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信息而珍贵。罗赛塔石碑破译了象形文字,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材质只是一块黑色的玄武岩。今天这件东西就更特别,它只是一块烤过的“泥”。但却是全世界任何一本上古史著作都绕不开的一件文物。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条约,《卡迭石协议》泥版,现藏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近东古迹馆

年,考古学家雨果.温克勒在赫梯国故都哈图沙遗址发现了这块泥板。泥板使用的是楔形文字书写的赫梯语。当时用楔形文字书写的阿卡德语已经破译,但是赫梯语一直没有破译。直到年,捷克的语言学家赫罗兹尼破译了赫梯语。发现这块泥板是一份和平协议,《卡迭石协议》。

这个赫梯国很多小伙伴可能没有听说过,它是公元前17世纪建立的一个古国,势力范围在小亚细亚,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一代,首都在哈图沙。哈图沙的位置距离安卡拉大约多公里,是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游客很少,但是这个遗址很精彩,去土耳其的话值得一看。

赫梯故都:哈图沙遗址

咱们再翻过头来说卡迭石,这卡迭石的位置就在今天叙利亚的阿勒颇一带。埃及十八王朝的时候已经对这附近建立了非常巩固的霸权,但是到了十八王朝的第九位法老埃赫那吞时期,国内搞宗教改革,引起了政治动荡。埃赫那吞就把当时在驻扎在近东的这些军队都调回了埃及本土。埃及军队走后,就在叙利亚形成了“军事真空”。北边的赫梯帝国立即就把这个真空填上了。卡迭石这个地方是一个咽喉要道,当时被称为“锡道”,赫梯还通过卡迭石一度占领了大马士革。

要撤兵容易,但是要再回来可就不容易了。埃赫那吞之后的多位埃及法老都曾希望能够重新拿回卡迭石,但是都没有成功。直到拉美西斯二世登基,要重振埃及帝国的霸业。

公元前年4月开始,赫梯帝国和埃及帝国在卡迭石进行了一场大战,对垒双方都是御驾亲征,埃及的主帅是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赫梯国开始的主帅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后来老国王驾崩以后就是哈图西里三世。

安纳托利亚考古博物馆收藏的赫梯文物

这场大战一口气打了16年。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了僵局,就是赫梯国固守卡迭石要塞,拉美西斯二世也无力攻城,退守大马士革,还曾经一度差点送命。这场大战对两国的消耗极大,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前年,赫梯国和埃及双方都已经撑不下去了,就签订了一个和平停战协议,就是《卡迭石协议》。由于这个协议的原本是写在一个银板上的,所以也叫做银板协议。现在估计,当年的卡迭石协议是用阿卡德语写的。但现在这个原本的阿卡德语银板早已找不到了,只留下了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这一块写在泥板上的赫梯语的副本。

条约里面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规定双方永远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事件”,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永久的兄弟关系”。双方在军事上互助,共同防御入侵之敌;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叛逃者或者逃亡者,并有引渡的义务。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性条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在联合国大厦楼内,现在还挂着一幅放大版的卡迭石协议。而卡迭石战役作为古代军事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大会战之一,也被永远记入史册。

最后,要说一下开头的那个问题:拉美西斯二世在那么多的神庙都在宣扬自己在卡迭石取得大捷,那么他真的获胜了吗?埃及主动出兵卡迭石的目的是希望拿回以前曾经属于自己的属地。那么从战略目标达成的角度考量,埃及其实是落了下风的。

打仗打不赢,就宣传说自己赢了,看来从古埃及开始,就有人这么做了。

卡迭石协议帆布包

背相机的老猫

欢迎随手投喂猫粮补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197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