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美食 >> 中机七十年征集文稿展播五赵军中
年,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七十周年华诞。从在天津设立的中国进口公司年迁京起步,经历了70年艰苦奋斗,在几代中机人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为了全面、充分、准确地展示公司70年的发展历程和光辉业绩,激发在职员工面对新环境和新形势,携手书写国际化新中机辉煌灿烂篇章的热情,公司面向全体中机人和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中机发展的朋友伙伴开展了纪念文稿征集活动,以勉励在职员工奋勇拼搏、再创佳绩。这里我们精选出部分优秀文稿进行展播。
中机公司:在祖国发展进程中
始终走在建设大军前列
作者:
公司原副总经理
赵军
(图中右二为本文作者)
诞生于年的中机公司,迄今已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一代又一代中机人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使中机公司从一个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
作为中机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从年加入中机公司到年7月,我有幸为中机公司真诚服务了28年。从我加入中机公司第一天起,直至我正式退休的最后一天,我一直工作在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板块。从业务员、副科长、科长、子公司副总经理、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子公司总经理,一直奔波忙碌在轨道交通出口业务开发一线。直至年,我提拔为中机公司副总裁,也是分管轨道交通业务板块。
我出身在铁路世家,父母及岳父母均为中国铁路服务了一辈子。我从铁路幼儿园开始,铁路小学,铁路中学,高考又上了北方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工厂设计处。我在工厂从实习生做起,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直到主管设计师。在北京二七机车厂工作了整整十年,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成长了许多,对于中国铁路系统特别是铁路工业系统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鉴于当时的表现,二七机车厂党委已经推荐我参加中车集团公司副厂长培训班。但我本人还是希望寻找更大发展空间,迎接更大的挑战,所以毅然谢绝了工厂的挽留,以一名普通铁路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中机公司这个大家庭。
八十年代末,中国铁路系统已经通过过去十五年左右的大量进口引进,运输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立足于消化吸收,提高国产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质量。大型铁路运输设备的进口,已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紧随国家工业政策的发展,中机公司已经将铁路进口业务向国产铁路产品出口的方向转变。所以当我年调入中机公司,立即入职到公司专门从事铁路产品出口的出口六处一科,当时出口六处处长是苏元筠,主管副处长是丁林坤,而一科科长卢争亲自来带我这个大龄徒弟。从我加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中机公司和谐、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初来乍到的我,尽管具备行业信息和技术知识,但外贸知识、商务谈判技巧、英文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当时的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处领导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师傅的言传身教,办公室内外那些年轻的老业务员们的不吝赐教,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很快就融入到市场开发团队中,不久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当时中机公司主管出口的副总经理梅浩林对于铁路产品的出口业务给予了极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2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