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蒋介石3次暗杀李宗仁,为什么2次突然终止

发布时间:2021/7/25 11:15:16   点击数:

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年8月的一天,李宗仁无聊地走到书柜前,信手从一大叠《文史资料选辑》中抽出一本,坐在书房的靠椅上,戴起老花眼镜,慢慢地品读了起来。当李宗仁漫不经心地翻开目录——《蒋介石准备暗杀李宗仁的阴谋》,而在这个标题下署名的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沈醉。李宗仁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老蒋18年前在南京,就已经准备动手了哟!沈醉这个名字虽然非常熟悉,但是素昧平生,只是经常听毛人凤讲过,手下有一个年轻勇猛的少将叫沈醉,可李宗仁一向与军统没有什么交际,也就不知道沈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沈醉一家

李宗仁有自知之明,当选为副总统,以及年初,蒋介石下野后由他代总统,蒋介石及其嫡系自然不会高兴。但李宗仁一直对军统敬而远之,也很少过问军统局的所作所为。后来寓居海外,倒是听朋友说过军统特务的狡猾、奸诈、暴戾、凶残,但那毕竟是道听途说,如这篇文章,是军统少将沈醉的口述回忆录,自然更急的真实,于是李宗仁认真地将这篇《蒋介石准备暗杀李宗仁的阴谋》读了下去。

年7月,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准备在第二年国民大会召开时,竞选副总统,当时,国民党军处处失利,解放军已经打进国统区。美国在亲蒋议员周以德的压力下,特派魏德迈来华对南京政府进行调查。在离中国时,魏德迈向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宣读了一篇访华声明,全文措词对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充满着极端蔑视和侮辱,指责蒋介石政府“麻木不仁”、“贪污无能”;又称“中国的复兴有待于富有感召力的领袖”。魏德迈返回美国以后,马歇尔向中国政府举荐李宗仁取代蒋介石,这也足以说明,李宗仁决定竞选副总统完全是出自杜鲁门政府有计划地安排。

年4月4日夜,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官邸召见李宗仁,对他说:“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均由中央提名。副总统候选人,已内定孙哲生(孙科),希望你顾全大局,退出竞选。”

李宗仁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劝告,理直气壮地说:“半年以前,我已经向总裁请示,如果你不赞成,我当然唯命是听;不料你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所以我就积极准备一切。事到如今,我已经欲罢不能了。”

最终,李宗仁打破了蒋介石设置的重重障碍,成功地当选为立宪后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之后,他便从南京的大方巷搬到了傅厚岗,大方巷原来是桂系同仁白崇禧的一处寓所,大方巷道路年久失修,晴天尘土扑面,雨天积水满潴,当选为副总统后,当然不能再住在这有失体统的地方。

傅厚岗李公馆离大马路还有约米的距离,通往李公馆的柏油小马路与大马路成“丁”字形。进出李公馆的车,就必须在丁字路口降速拐弯,自然给军统特务一个窥视车内情况的好机会。沈醉当年接到毛人凤的急电之后,专程从云南赶到南京,主持暗杀李宗仁的工作。蒋介石亲自召见了沈醉,对他说到:“共产党只有一个敌人,所以能打胜仗。我们却有两三个敌人,几方面都要对付,困难就大得多,为了统一内部,一致对外,我决定采用暗杀的办法,除掉李宗仁这个祸害。此事关系党国安全,必须绝对保密。”

沈醉受领任务之后,亲自在李宗仁的房前屋后进行勘察,布置了一张天罗地网,李宗仁的一切行踪完全在沈醉的严密监视下。他派人在丁字路口开了一个旧书摊,以经营旧书刊为幌子,一方面可监视李宗仁的出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旧书摊掩人耳目,以便于随时对李宗仁动手。旧书摊里常备有烈性炸弹和带有瞄准器的卡宾枪及带烈性毒药的子弹,汽车拐弯时,无论扔炸弹或开枪,结果掉车内人的性命都是小菜一碟。沈醉将旧书摊的事办妥后,派军统特务吴德厚主管书摊。

同时,为了防止李宗仁突然离开南京,沈醉又派人到飞机场附近开设一家洋杂店,如果发现李宗仁到机场,便立刻向毛人凤报告,通知空军,用战斗机在空中将李宗仁的座机撞毁。安徽省当时驻有桂系的军队,为了防止李宗仁乘火车离开南京,沈醉又在江南铁路车站附近买了一座小木房子,派人摆了小烟摊,监视李宗仁的行动。另外,还在汤山附近通往杭州的公路旁,也派人开了家小酒店,担任监视。

毛人凤还专门给沈醉拨发了两辆高速小车,当准备李宗仁坐火车和汽车离开南京时,可以追到半路去进行狙杀。沈醉每天到李宗仁住宅附近勘察,随时准备下手,一方面与毛人凤保持联系,等待命令。可日复一日,毛人凤却迟迟没有下达暗杀李宗仁的命令,反而是取消了这次暗杀行动,究竟是为什么?作为杀手的沈醉当然不知道里面的内情,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没有找到答案。

根据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的口述,当时,因为蒋介石支持纽约州长杜威竞选总统,而11月7日,美国大选的结果,还是杜鲁门胜利,继续坐镇白宫。这一来,蒋介石惊慌失措。11月28日,派宋美龄到美国办理善后,蒋介石就不得不做下野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对李宗仁下手了。如果李宗仁死了,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合适担任代总统的人,所以李宗仁就是给蒋介石背锅的,正好李宗仁对总统职务觊觎已久,蒋介石顺坡下驴,把总统职务让给了他。虽然,蒋介石取消了这次暗杀活动,事后他非常后悔,错失了这次良机。

程思远(左)

李宗仁看完这段险得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史料,心跳加速,惊叹沈醉口述暗杀活动准备的周密,更惊叹蒋介石这个巨奸大枭的险恶用心。没想到自家的性命险些就送在小书摊射出的毒弹下。李宗仁取下眼镜,将那本文史资料合上,并夹进了书签。他不愿再看下去,他想歇一歇,梳理一下一时被搅乱了的思绪。

而这时,民革中央秘书的尹冰彦来报到了,他几乎每天这个点都要来找李宗仁。不单来陪陪他,也来帮李宗仁做些拆信复信和联络方面的琐碎事,算得上是李宗仁的半个秘书。李宗仁翻开那本《文史资料选集》,指着沈醉的那篇文章说,“你看过这篇文章没有?沈醉这个人,还活着?你认识他?请你想办法把他请到我这来吃顿便饭,叙叙,好吗?”。尹冰彦回答道,“沈醉现在是‘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身上总还有一份职务,要请他,我得先跟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联系一下,让他也放心些。”

尹冰彦毕竟还是有些面子的人物,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获准李宗仁的要求。于是尹冰彦亲自给沈醉打了电话,约定了李公馆面叙的时间。李宗仁提前通知了厨子,做一桌南京菜。因为沈醉筹划暗杀李宗仁的活动,是在南京进行的。吃南京菜,说南京事,气氛会更融洽些。年沈醉在南京准备下手暗杀李宗仁时,不过30来岁,如今也还不到60,依旧是个虎虎有生的汉子。

三天之后的一个下午,沈醉准时跨进了李公馆的大门,李宗仁提前到楼下的客厅里来,静候这位差点被他结果了性命的新朋友。“李先生,我是来向您请罪的!”沈醉跨入客厅之后,不用尹冰彦介绍,便毕恭毕敬地站在李宗仁面前,深深地鞠了个90度的躬,歉意三分地说,“18年前,先生的性命差点丧在我手里呀!”李宗仁迎上去和沈醉握了手,说:“不要客气,事情已经过去了就让它永远成为过去。再说,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你的主意,你不过是执行上司的命令罢了。我们今天能在北京见面,而且成了一家人,这是好不容易的事。你我都没想到吧?”沈醉见李宗仁一副长者风度,宽厚、通融,原以为会被李宗仁嗔怪的顾虑冰释云散,坐定下来,从容地坐了下来,和李宗仁叙旧,2人谈得很投机。

进餐时,李宗仁笑着说:“我们俩第一次见面是在南京。那时,我虽然不认识你,可是却是很了解我的呀!那时我算得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总统。可我那时如果请你吃饭,你一定不会去。如今我是个平民百姓了,请你你居然就来了,就说明你还是看得起我的哟!”沈醉没有喝多少酒,脸却红了,急忙回应到“是我失礼!李先生回国都一年多了,我早就应该来请罪的。”

这是蒋介石第一次准备暗杀李宗仁,李宗仁直到18年之后才知道,但并不是最后一次。

年6月13日,李宗仁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以到欧洲旅游度假的名义,先行到达苏黎世。夫人郭德洁在美国处理完房屋财产的变卖等各项事情后,23日到达苏黎世。

6月28日,程思远持罗马的过境签证来到苏黎世。当然,程思远是受周恩来委托,去瑞士接李宗仁回国的。因为李宗仁的次子李志圣及吴尚鹰要一起返回大陆,于是,他们又在苏黎世等了两个星期。见李志圣等人一直没有来,李宗仁打算先到洛桑小住。

就在这时,突然接到中国的通知,要李宗仁他们必须在7月13日离开苏黎世,原来,中国安全机构已经破译台湾发往瑞士日内瓦的电报,台湾将派人携白崇禧函件约见李宗仁,考虑到他的安全,才紧急发出通知。

李宗仁是桂系首领,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副总统。以他那样的地位,他的行为、思想对国民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正是由于他的重要性,而且和蒋介石又不是一条心,他到美国之后,就被台湾的特工监视起来,一举一动都汇报到蒋介石那里。

同时,还受到美国的监控,虽然有行动的自由,但要达到回国的目的并不容易。就在李宗仁采取行动的当天,华盛顿政府给跟踪的特务下达指示,要查清李宗仁的去向,然而,等他们查清情况的时候,李宗仁已经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等特务们把情况通报给台湾,又过了几个小时。

台湾立即下令安卡拉的特务们到机场去,找到李宗仁。那时的飞机航程还比较短,坐这种洲际飞行必须在中途加油,安卡拉就是第一站。而周恩来和李宗仁则早就料到台湾会在中途动手。所以在李宗仁上飞机的时候,就一再告诫李宗仁,中途加油时不要下飞机,无论如何都不要到休息厅去。

所以,飞机刚停稳,李宗仁一行3人便整理好行李,坐在那里,坚持不下飞机,乘务人员没办法,也只好任由他们固执的坐在空荡荡的的座位上。飞机加油后继续向卡拉奇飞去,台湾特务接到命令带着枪日夜守在卡拉奇机场,盯着过往的每一个行人,只要李宗仁一出现,立马开枪结果掉他的性命。

台湾特务终于等来李宗仁乘坐的飞机降落了,但是,客机刚一滑入机场跑道,两名全副武装的巴基斯坦军警,就将3人带上了警车,紧接着,警笛鸣响,警灯闪亮,警车风驰电掣般驶出机场,所过各处通行无阻……

原来周恩来接到苏黎士和土耳其的报告,说有人企图破坏李宗仁乘坐的飞机,周恩来指示驻卡拉奇大使馆,运用我们和巴基斯坦的良好关系,保护李宗仁的安全。

此后,李宗仁就平安地回归祖国,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再想动手就非常困难了。根据沈醉的回忆,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前,本来也打算对李宗仁动手的,但是,由于听手下报告,李宗仁和白崇禧第一次闹出矛盾,就想让他们2个相互牵制,所以才取消了暗杀行动。

年1月1日,面对国民党在内战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无奈发表“求和声明”,不久之后就宣布下野,李宗仁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1月25日,李宗仁发布了第一号总统令,宣布即日起着手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和一切在押的政治犯……引退后的蒋介石,回了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虽然蒋介石辞去了一切职务,但实际上,国民政府的军政大权还是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

针对李宗仁发布的第一号总统令,蒋介石十分恼火。先是指使孙科,将行政院搬到了广州,拒不执行李宗仁颁发的政令;接着,又命令嫡系爱将汤恩伯,将中央银行的金银外汇全部都运到了台湾;最后,成立了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有汤恩伯的45万人马撑腰,随时可以用武力解决李宗仁。

李宗仁的第一号总统令,诱发了蒋介石内心的杀机,蒋介石迅速召见了军统局局长毛人凤。要求毛人凤拟订出一个详细的名单,对那些“心存异志、危害党国的危险分子,要用非常手段加以肃清,内惩内奸,外惩国贼”。于是,列有87名志士仁人姓名的暗杀名单出炉了。

李宗仁成为蒋介石暗杀的头号目标,随后,毛人凤召集军统的重要人物,上海警察局局长毛森、军统少将沈醉、军统行动处处长叶翔之、局长办公室主任潘其武四人,在毛人凤的命令下,秘密制订了刺杀李宗仁的三套方案。

然而,此时的李宗仁,外表看起来十分光鲜,但实际上,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都没有太多的权力可言。自从他上任代总统后,手中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都寥寥无几。

虽然李宗仁是新桂系的魁首,然而他根本调不动新桂系的军队。白崇禧将新桂系武装带到了中南,完全控制了新桂系的武装。就连李宗仁带到南京来的警卫团,也是跟白崇禧再三沟通,才从桂系调来的一个团。当浙江奉化的蒋介石听说李宗仁和白崇禧存在矛盾时,大喜过望,桂系的内部矛盾,让蒋介石决定放弃刺杀李宗仁,蒋介石权衡利弊,决定从军事上拉拢白崇禧,在政治上除掉李宗仁,这是更为稳妥和隐蔽的除掉李宗仁的绝好办法。就这样,军统特工秘密杀害李宗仁的计划就此终止。

后语: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感谢!

分享好文,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220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