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高三期中考试地理大题

发布时间:2020/1/30 13:00:29   点击数:
土耳其热气球旅游季节土耳其位于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十字路口;扼守地中海与黑海航道的咽喉;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丰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接壤。

(1)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4分)

(2)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气温出现差异的原因。(12分)

小题1:多高原和山地(2分),地表起伏大(2分)。

小题2:气温:安卡拉冬夏气温均低于贝鲁特(2分)气温年较差大(2分)。降水:贝鲁特年降水量大(2分),季节差异大(2分)原因:安卡拉纬度较高,距海远,气温低(2分);贝鲁特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高(2分)。

分析:

小题1:地形特征主要描述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

小题2:气候差异主要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差异分析,其成因主要从影响气温和降水量的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冬季风等因素,并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海陆位置、经纬度和气温、降水量等信息,判断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分析。

热气球去旅游

最佳季节是夏季的7—8月份,天空通透,能见度高,天气条件也最适合飞行。夏天比冬天适合。热气球起飞的条件非常严苛,下雨、下雪、大风天气都不能起飞,需要风速低于三米每秒。一般来说的话,冬季能飞的可能性比较小。我去的那个月,整个月只有两天能飞。夏天的话,能飞的概率比较大一些。因此,如果你非常想要体验到热气球的话,就最好选择夏天前往。但是论景色,自然是有雪景的更加好看一些。所以,冬季白雪皑皑的卡帕多西亚,天空布满五颜六色的热气球,这样的景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材料二:“戴帽子的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卡帕多西亚,该区南面以前是活火山,岩浆以及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其特性类似于石灰岩,由于长期外力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石柱,一些圆锥形岩石的顶端还戴了一顶玄武岩“帽子”。当地人在岩石上开凿了“窑洞”,建成了“烟囱客栈”,以供游客休闲。材料三:卡帕多西亚被誉为地球十大美景之一,是地球上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1)分析“戴帽子的精灵烟囱”的形成原因。(2)简述卡帕多西亚成为“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的原因。(3)“戴帽子的精灵烟囱”与陕北“窑洞”相似,请分析原因。(4)试分析“戴帽子的精灵烟囱”的形成过程。第一批火山喷发形成凝灰岩层,后期的喷发形成更为坚硬的玄武岩层;凝灰岩具有可溶性,岩层松软的部分长期受外力风化侵蚀被剥蚀,坚硬的部分留存下来形成石柱;岩层上的玄武岩较坚硬,不易被侵蚀,保留下来形成了一顶“帽子”。解:(1)由材料可知,“戴帽子的烟囱”的形成过程:火山活动使得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坚硬的玄武岩,火山灰冷凝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凝灰岩具有可溶性,部分岩层在风化、水蚀等外力作用下被剥蚀掉: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烟囱状的石柱:岩层上的玄武岩抗侵蚀性强,像一顶“帽子”存在于顶部,进而形成了“戴帽子的烟囱”的景观。(2)卡帕多西亚成为“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的原因是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地表崎岖,不适合陆路交通;风力较小,热气球飞行安全;在高空俯视“戴帽子的烟囱”更能感受其景观的美感。(3)两地所属气候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形崎岖,适合窑洞建设。故答案为:(1)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作用强;凝灰岩具有可溶性;岩层松软的部分受长期受外力风化水蚀作用被剥蚀,坚硬的部分留存下来形成石柱;岩层上的玄武岩耐腐蚀性强,因而形成了一顶“帽子”。(2)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地表崎岖,不适合陆路交通;风力较小,热气球飞行安全;在高空俯视“精灵烟囱”更能感受其特征(美感)。(3)气候类型都具大陆性特征,降水较少;地形崎岖,侧面适宜开凿窑洞;岩石较稳定,而黄土直立性强,开挖窑洞都不易倒塌。区域差异比较主要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比较: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卡帕多西亚大致位于古代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东南部。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西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温带森林气候除外,能受到海洋风影响,降水较其它类型偏多,气温较差较小。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希巴姆古城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希巴姆古城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在迎风坡被抬升,形成降水。也门希巴姆建立于公元3世纪,位于鲁卜哈利沙漠南部边缘的繁忙商旅通道上,古城突出耸立于哈德拉毛河谷傍边的小山丘上,数道季节河交汇于此,其中主要的季节河-哈德拉毛河在这儿逐渐狭窄,希巴姆城三面映掩在茂密的棕榈树林之中。迎风坡,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少。(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希巴姆古城(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3)墙厚:隔热降温(2分)窗小:抵御风沙(2分)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聚落选址的条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桌山位置示意图,下图为桌山景观。(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4分)(2)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2分)(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4分)(4)“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受山坡气流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4分)(1)(在地质历史时期)在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积岩;沉积岩断裂整体抬升后内部裂隙较少顶部平坦;顶部受外力作用(风化和风力侵蚀)进一步被削平为“桌面”。4(2)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大,(开普敦西临海面,)但风力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2(3)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易在桌山形成云雾,较弱的风力(和高空下沉)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开普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光线好。4(4)桌山四周陡峭,在迎风一侧受陡崖阻碍,气流迅速上升,形成云雾并扩散到山顶(云团不易下沉);背风一侧沿陡峭山坡下沉的云团快速升温,云滴蒸发,云团易消散。总结一下原因:自身原因+外部原因。遗产保护措施:资金+技术+机构+志愿。欣赏雾:晴天+雾成因(水汽风小降温)+微风。自然地理角度:地理位置+气候(宏观+微观)+地貌+地质+地形+水文+土壤+生物。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降水多还是季节性的。首先想影响降水的因素,是不是再考虑下风向的季节性性还是环流的季节性。降水无非就是水汽多,又降温。







































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wh/180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