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文化 >> 相会时研与你一同见证的
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外交学院时事研究会全体1裂变的中东这一年,在中东北非,《圣经》中的“奶与蜜之地”再度岌岌可危,信仰坍塌又被强势洗脑,畸形重建;在欧洲,原本引以为傲的“超国家”稳定秩序正被打破,脆弱而摇摆的成员国和涌入边境线的百万难民让欧盟内外交困;而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原以为带头大哥会为“道义”出手却选择按兵不动,原本强硬的普京被迫收紧脚步,曾经蒸蒸日上的国家现在速度变缓。2伊斯兰国崛起嗜血伊斯兰国这一年,“伊斯兰国”IS突破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国境限制,将鲜血和死亡之手伸向全世界。这个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恐怖组织的野蛮和残暴丝毫不减,血腥视频一再流出,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多国人质死于屠刀之下。流血的巴黎距离1月份法国《查理周刊》编辑部遭袭12人遇难十个多月,巴黎再次遭到血洗,多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法国总统奥朗德向世界宣布,法国正式对“伊斯兰国”宣战。受伤的民航在这些日子里,跟“伊斯兰国”相关的恐袭事件还包括,一架在埃及上空爆炸的俄罗斯民航飞机(人丧生),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系列连环爆炸(人丧生),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对可能受IS影响的夫妇持枪街头扫射14人遇难。不竭的冲突除此之外,非洲索马里青年党突袭了肯尼亚的加里萨大学学院,名死者中大部分都是学生;在突尼斯的海滩上,38名游客死于枪杀;事发之前三个月突尼斯首都博物馆遭袭,两名枪手射杀22人。冷漠的介入者这一年里,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几次发誓把打击“伊斯兰国”作为己任,事实上却心猿意马,力不从心:俄罗斯以民航爆炸案为由加大对IS的空袭,却把大部分弹药都打到反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派别武装身边;土耳其一边谴责“伊斯兰国”,一边打压库尔德人武装,后者是压制“伊斯兰国”势力的重要地面力量;大选换届即将来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西方国家对“伊斯兰国”打击卓有成效,却没有任何新的战略计划,除了原有的空袭和协助训练地面部队,再无其他。
难民危机这一年,在“伊斯兰国”崛起的同时,大量的中东北非难民向欧洲进发:严重超载的小船驶向意大利,匈牙利边境人满为患。当三岁小难民的遗体被冲上土耳其海岸,德国终于开始主导解决欧洲难民危机,默克尔打开边境,让超过一百万难民进入德国。3乌克兰危机把乌克兰定义为 的输家这个几乎毋庸置疑,虽然之前的日子也未必多好过,但是至少拥有和平安定和领土完整,现在是战争爆发,生灵涂炭,经济衰退,人民生活陷入困顿。失去了俄罗斯之前承诺的大量援助,而美欧的援助只限于口头承诺。失去了国家领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克里米亚和科技发达重工业集中的东部地区,未来前景一片暗淡。和俄罗斯关系陷于破裂,未来将长期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的压力,而自身却无法得到进入欧盟或者北约的门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4不平静的南海对南海这片海域,即将过去的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大国博弈在南海问题上凸显,成为主导 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在美国前所未有地加大介入力度,由“幕后”走到“台前”,由“间接参与”转向“直接干涉”的背景下, 持续升温。美国在南海“动作频繁”,先后派遣军机、军舰闯入中国南沙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附近海域及上空进行抵近侦察,中美两国更是多次在海上发生摩擦冲突,若非双方有关部门及时沟通“灭火”,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一年,南海问题上的“以小博大”表现的淋漓 ,成为 升温的又一“助推器”。经过2年多的折腾,菲律宾精心策划的南海仲裁案终于有了眉目。仲裁庭不出所料地做出不利于中国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裁决结果,并决定要在年上半年做出最终裁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承受的国际舆论压力空前。这一年,东盟共同体终于建成,东盟的南海政策更加趋于“统一”。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东盟本就是某些争端国的如意算盘。如今,东盟为增强自身“向心力”和“凝聚力”,避免因南海问题产生分歧,进而影响建成后的东盟共同体,必定会在南海政策上更加趋于统一“抱团”,而这可能正好中了某些争端国的“下怀”。今后,中国要想与东盟打交道谈南海问题,恐怕将难上加难。这一年,中越两国 领导人时隔多年终于实现了互访。对于中越这两个政治体制高度相似、历史关系尤为特殊的国家而言,如何不使南海争议影响两国总体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就一定要搞清楚“邻居搬不走,朋友随时换”的真正含义。这一年,中国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因素干扰而“放慢脚步”,该做的事一件都没落下。中国在南沙的陆域吹填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岛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马加鞭。赤瓜、华阳两礁的灯塔已经开始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星星点灯般的灯光必定会在今后演变成星火燎原之势。这一年,“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又上了一个台阶。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谈判达成一致,签订了两份重要共识性文件,建立了对外事务、海上搜救等联系热线,有效推动完善中国与东盟国家涉南海事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绝非“废纸”一张。5世界各国拉美这一年,拉丁美洲经历的两次大选预示着全新的政局走向。在阿根廷,马克里当选总统,打败了女总统克里斯蒂娜支持的参选者,结束了德基什内尔家族对阿根廷政坛长达12年的统治。在委内瑞拉,选民受够了经年不断的经济衰退,在议会选举中向马杜罗的左翼党派投下反对票。英国英国大选卡梅伦的保守党大获全胜,结束了自年以来的联盟执政。自由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席位所剩无几,苏格兰民族党成为国会第三大党。反对党工党在大选后选了一名左派杰里米-科尔宾当 ,他以“党内反对派”著称,不知道会将工党带向何方。加拿大在加拿大,大选的结果和民调逆道而行:选票结果在 一周出现逆转,执政的保守党出局,43岁的帅哥小特鲁多成为新总理,带领全新的自由党执政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由于民调连续走低,总理阿博特领导能力遭到怀疑,最终他的自由党 地位不保,特恩布尔胜出,成为五年来澳大利亚第四位总理。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力挽狂澜,在大选即将收官时获得压倒性优势,第三次成为以色列总理。美国美国首都华盛顿已经嗅出了年总统大选的火药味。希拉里-克林顿尽管有“邮件门”拖后腿,仍然作为 总统热门人选领跑。“大嘴”唐纳德-特朗普人气虽高,但共和党并没有计划让他出线,更何况舆论对他快速积攒的人气跟对他的不满一样多。美国国会众议院 换人,45岁的共和党人保罗-瑞安成了“年来最年轻众议长”。中国这一年,中国股市在一路飙升之后经历股灾,即便有“国家队”出手也无济于事。人民币突然贬值又徒增各国恐慌,世界开始对这个巨大经济体产生担忧:中国人手里还有什么底牌?发展变缓到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巴西迪尔玛-罗塞夫作为巴西总统的第二任期开头十分不如意。腐败丑闻把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bras卷了进去,涉案人员有不少她的工党成员。反对党威胁要弹劾总统,因为她有非法擅用政府专款的嫌疑,还涉嫌掩盖腐败。这一腐败丑闻除了引发上百万人游行要求总统下台,还让巴西经济在第三季度缩水了4.5%。俄罗斯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经济遇到重大挫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俄罗斯GDP本年将收缩3.8%,年将继续收缩0.6%。年年初的石油价格只有不到60美元一桶,随后又跌至38美元以下。乌克兰危机后的美欧制裁对俄罗斯更是雪上加霜,尽管乌克兰东部的冲突实质上已经在今年二月停火。希腊一月份的竞选让希腊左翼联盟当政,7月的全民公投里,希腊人用选票告诉欧盟,钱一时半会儿还不完,他们受够了经济紧缩政策。然而人民的意愿并不能让经济好转,在市场混乱、股市停摆五周后,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被迫答应第三轮欧盟经济援助。8月,饱受反对派攻击的齐普拉斯宣布辞职,可他又在9月大选中再度获胜。至今希腊仍在和国际经济组织鏖战,此时的希腊民众是否会默默回想起今年自己做出的选择,还是已经决定不要回头,陪着总理一路走到底?!
来自外交学院时事研究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