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病,也叫心包积水—肝炎症,是在巴基斯坦发现的新鸡病。该病早在年就已见有散发病例,年3月在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地区一个肉鸡场发生暴发性流行。安卡拉病就由此而得名。到年夏,该病已扩散到全巴基斯坦,造成了上亿只肉鸡死亡。在死亡高峰,该病猖獗到使25%以上的肉鸡生产者破产。在这次流行的头10个月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已达万美元。[1
一、病原:
本病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与包涵体肝炎病原同源,都是腺病毒感染,安卡拉可能是血清四型,也应属于包涵体肝炎的一种。
二、流行病学:
本病最初主要发生于1~3周龄的肉鸡、、麻鸡,也可见于肉种鸡和蛋鸡,其中以5~7周龄的鸡最多发。病程8~15天,死亡率达20~80%,一般在30%左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可间歇性排毒。就本病症来说,主要集中在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年10月辽宁朝阳地区开始出现病例,现辽宁开始出现大面积流行迹象。流行病学也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商品蛋鸡各个周龄均可发病,更多见于育成期及产蛋期,最初流行也有死亡率超过30%案例,但以低死亡率居多,一般低于10%。
三、临床症状:
主要侵害的是肝脏、脾脏、肾脏。潜伏期短、发病快。其特征是无明显先兆而突然倒地,沉郁,羽毛成束,出现呼吸道症状,甩鼻、呼吸加快,部分有罗音,排黄色稀粪,有神经症状,两腿划空,数分钟内死亡。
四、解剖病变:
病鸡心肌柔软,心包积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肝脏肿胀、充血、边缘钝圆、质地变脆,色泽变黄,并出现坏死。肾肿大、苍白或暗黄色。肺淤血水肿、外观发黑,部分有气囊炎(疑有其他感染),脾脏轻微肿大,肌肉淡白,可视粘膜变浅,肠道变化不明显。
五、诊断:
凭其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肝脏切片中见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可诊断,确认需做鸡胚肝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六、防控措施:
疫区的主要防控措施还是要通过含有安卡拉病毒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预防能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和净化。
预防还应当应从种鸡入手,本病有很强的垂直传播性,疫情紧急可采用安卡拉卵黄抗体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防控本病还要从减少应激,防止热应激,降低密度,增大通风,保证所需氧气不足,降低负压防止氧气不足,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同还要吸附霉菌及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病主要治疗方案对症治疗为主,主治思路为
a.抗病毒。
b.保肝护肾,
c,强心利尿,
d.控制继发感染。
1、药物防治
a.抗病毒措施:发病初期使用植物血凝素。
b.保肝护肾:由于本病会出现肝肾肿大、色泽变黄等炎症的变化,可以使用利水消肿、扶正固本,通利二便的药物,恢复肝肾机能,增强药物吸收利用率。
c.强心利尿:由于本病出现较多的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和血液循环发生问题,血液中的水分向组织间液渗出,出现肝水肿、心包积液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使用强心药物来维持心脏功能,通过使用高效利尿药来消除组织间液的水分而缓解心包积液和肝肾水肿。可以使用牛磺酸、樟脑磺酸钠、安钠咖来强心,使用呋塞米等利尿药利尿来缓解心包积液、肝肾水肿现象,同时可另外加用ATP、肌苷、辅酶A等补充能量。
d.清除病毒:使用专业安卡拉病毒抗体进行治疗。卵黄抗体富含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迅速中和并清除血液中特定病毒。使各组织器官内的病毒凋亡。阻碍病毒在机体细胞内的复制,协助机体排除病毒,继而从根本上使机体摆脱病毒侵害。
2、饲养管理:
a.减少应激,防止过度惊吓导致心跳加快而浅,供氧不足,心包积液会导致心脏压塞征。
b.避免热应激会,注意通风降温,供给鸡只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氧气供应。今年的暑湿天气表现突出,这也是夏季容易发生本病而且今年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c.在发病区、发病季节,注意养殖密度不要过大,甚至可以降低密度。这样鸡群的需氧量能够充分供应,且温度容易调控。
d.密闭式鸡舍,注意负压不要过大,以防止鸡舍缺氧。必要时可适当加大进风口面积,加大风力风速。也可以使用正压通风,以保证氧气供应。
e.霉菌及其毒素的帮凶角色,对本病提供很大的助力,他会严重影响到肝肾功能疫区饲料全程添加脱霉剂,能够有效防止霉菌及其毒素对肝脏肾脏的侵害。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