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欢迎来到土耳其,吸雾霾

发布时间:2018/6/20 3:33:45   点击数:

飞机降落在安卡拉机场,晴空万里瞬间被一片白茫茫所取代。我问了一旁的伊朗lady:外面是大雾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心头顿时一紧,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在伊朗转机的时候,我已经直击了候机楼外的骇人雾霾。

还好,安卡拉的雾,霾的成分并不重,为周围的景观平白无故加上了滤镜。

其实小时候冬天最盼望的日子就是大雾天,那时雾基本是水雾,一头栽进雾里犹如置身仙境,空气中自带《西游记》片头曲的BGM。但前几年毒雾开始笼罩魔都的时候,站在K11的50+楼遥望浦江,可能灰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去土耳其和洗脑歌曲、热门综艺并没有关系,只是以前听去过很多国家的旁友说土耳其是她想去第二次的地方,双11之前我那个戏精(非贬义)搭子正好发给我一个跟团的链接。结果说走就走的旅行,她不去了……不过为了在PYQ炫耀热气球,我还是义无反顾拉上我妈就下单了。

信誓旦旦的事,似乎总逃不过立flag的命运。

为什么没有游记提醒大家土耳其是雾霾重灾区!!

这意味着,即便坐上热气球,我能看到的也是一片灰雾。Anyway,想坐热气球的话,4-10月去玩会比较保险,夏天还可以吃到各种水果,但热应该也真的热。

Q:世界上热气球那么多,为什么要去卡帕多奇亚?

A:一来气球多,二来地貌奇特。

冬天去土耳其的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游客少。私以为盛夏之时,棉花堡的池子里肯定是一番下饺子的盛况。

不像我可以假装一个人在闲逛

作为良心博主,我在介绍各景点的同时还会贴心附上雾霾指数的,现在正要准备去的带上口罩还来得及,毕竟雾霾天的一日相当于平白无故吸6.6根烟。为了更好地呈现雾霾实境,所有照片我都不加滤镜了。

土耳其跟团游通常是“安卡拉-卡帕多奇亚-孔亚-安塔利亚-棉花堡-以弗所-特洛伊-伊斯坦布尔”这样的路线,或者是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反着来一圈。

图兹湖是安卡拉到卡帕多奇亚经过的一个内陆盐水湖,被称为土耳其的“天空之镜”。至于所谓的镜面反射特效,大概还得靠想象,等夏天藻类大爆发变成粉红色的话,应该更有吸粉体质。

▼▼▼

卡帕多奇亚

雾霾指数:★☆

色号:15度灰

特点:晨起多白雾,如龙井茶冲完沸水后浮泛起的氤氲,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朦胧美,轻抿一口,味清雅舒润,只是若有似无的烧秸秆味,勾起了点点的思乡之情。

阴天的卡帕多奇亚神似冬天的上海,有一种耷拉着脸的丧,化不开的灰蒙蒙一片,仿佛明天不会再临。空气质量不算太好,但也没有什么刺鼻的气味。

因为之前在别人的朋友圈已经见识了鸽子谷的实物图参考图惨烈对比,来到现场反倒觉得还好了。所谓鸽子谷,得名于岩石上密密麻麻的鸽子洞,此地的景点包括两棵挂满恶魔之眼(驱邪)的枯树。

夕阳西下,日光从山谷撤去了大半,略微显得萧瑟了。

网上有说“星战”在卡帕多奇亚取过景,也有说是谣传,不管怎样,这里的地貌的确很外形,比如长得像蘑菇一样的精灵烟囱,长得有点不符合自然工程学。

谁能想到,曾经坐个索道要哇哇乱叫在20多年后会成为让我操心的探险者老阿姨,我跟着她倒是一路心悬。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只能同她讲道理:坐着拍会比较好看。

古罗密露天博物馆地下城都是基督徒当年躲避迫害的栖身之处,区别就是地上的洞穴和底下的洞穴,有各种功能性房间,不知为何总会想到霍比特人……

土耳其天亮得很晚,七点半集合去坐热气球的时候外面还是黑的,可是每天打着鸡血醒来,每天都接到因为大雾坐不成的通知。

只能在酒店楼下安静地吸猫……

有人也许会质疑雾霾的严重程度,那我们来看下面这张随手拍图片。

是不是很有末世大片的感jio?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片雾霾。查阅了一下网上的世界雾霾地图,土耳其果然在红色警戒范围,PM2.5都在以上。

雾霾最明显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在那一周内发了两颗大型痘痘,虽然我平时也会长痘,但是旅行时候没压力+空气好,我哪怕睡得少也基本不会冒痘痘。回来找了一下相关信息,痘痘和雾霾确实有关联,因为雾霾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浓度很高,这些颗粒会导致毛孔堵塞。

为什么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土耳其雾霾问题如此严重?稍后为你扒开真相。

接下来出场的城市大家会比较陌生,但由此地诞生的土耳其旋转舞vrybody都知道。

▼▼▼

孔亚

雾霾指数:★★★★

色号:丝绸之路黄

特点:整个城市的图景犹如泛黄的老照片,迎面走来的人,也带着隔世的恍惚感。穿行于质地厚重的空气,你感觉自己就像析出了胶片中的分明颗粒。它又宛若浓烈的红星二锅头,每一口的滋味都令人魂穿华北。

在土耳其经历的雾霾之巅应该就在孔亚了,这个城市有年以上的历史,是伊斯兰苏菲教派导师梅夫拉纳的故居地。可能因为雾霾的关系,整个城市就像刚刚从历史博物馆的仓库拿出来一样,还没来得及抖落尘埃。

可能因为光线关系,照片看起来没那么糟糕。

穿越雪山(出人意料的不冷)往前方去,就是迷人的地中海了。

话说在土耳其旅游,每个景点游览时间在20-45分钟不等,每天4-8小时要在大巴上奔波,司机爷叔也是辛苦。

▼▼▼

西戴

雾霾指数:★★

色号:销魂紫

特点:地中海的微风轻轻拂过肩头,夹带着焦香到窒息的性感味道。往火烤的味道深处去,啊~~~~~纯正烧烤味没跑了。

原以为地中海边上能闻到清新海风了,未料到会遭遇人造雾霾的攻击——两位大叔在自然的树丛里烧烤,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我们其实只是在西戴留宿了一晚,顺便看了看地中海的余晖,喜欢来这里度假的以欧洲人居多,有海无风,算是相当舒适了,亲测赤脚下海完全大丈夫。

路过现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剧场之一阿斯潘多斯圆形剧场,据说这个将近年的剧场现在夏天还会举办音乐会。我更感兴趣的倒是楼上山顶的断壁残垣。

▼▼▼

卡勒伊奇

雾霾指数:★★★

色号:迷雾蓝

特点:雾是孔亚厚,霾是卡勒醇,深邃的炭香贯穿了地中海长廊,徘徊其中品赏眼前的幽蓝,仿若吞一口薄荷烟,入口清凉悠远有回甘。

简单理解,地中海沿岸的卡勒伊奇就像鼓浪屿一样的存在,海湾边上的别墅都是小清新的风格,有若干咖啡馆餐厅之类的,可以眺望海景,只是蓝紫色的雾霾将全城笼罩得透不过气。

海边的游览船都改造成了加勒比海盗风格,有一种山寨迪士尼宝藏湾的错觉。本来以为呆萌的海鸥电话亭是当地特产,但貌似其他地方也是同款。

漫步中发现的最大惊喜就是这只道格,浑然天成的空气刘海+细密的小卷发,神奇复刻了70年代摇滚巨星的模样!

▼▼▼

棉花堡

雾霾指数:★★★☆

色号:草木灰

特点:所谓的男人味,大概就是凯鲁亚克摩托车排气管散发的味道,猛烈的汽油味中夹杂着燃煤的灼人感,在寻求自我的道路上,放浪形骸,燃烧青春。

已经听朋友同事说起对棉花堡的种种无聊吐槽,所以提前放下了所有期待。不过棉花堡的空气还是吓到我了,酒店房间闷热到不行,打开门想出去降降温,结果被弥漫燃烧煤炭和柴油的空气吓到了,赶紧关门继续忍受桑拿的热度。早上下小雨的时候,空气里依然找不到青草味的臭氧分子。

酒店可以泡温泉,你也能打开龙头在房间泡澡。

不知道是季节关系还是水量减少,棉花堡大部分池子的水都呈干涸状态,踩在白色石灰岩上,就像行走在陆地上的小美人鱼,每一步脚底板都是戳肉的痛,想要走得舒适点,只能跳入旁边的沟渠里,温泉水简直是天使。

值得写在小本本上的是,我在棉花堡看到了最华丽的火烧云,动画片诚不欺我。

▼▼▼

为什么土耳其全境都是雾霾?看完这两张图你或许可以明白一些。

如此嚣张的排放一路上随处可见,相信我,这种悲伤和我站在钱塘江边上看朦胧对岸的心情是一样的。

以弗所

雾霾指数:☆

色号:大理石白

一开始还把远方的薄暮看成了雾霾,没想到外面的空气还挺清新的。

以弗所是《圣经》中出现过的城市,教会去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讲完了仅有6章的《以弗所书》,所以能在新年初始以弗所,相对一般游客,对我来说确实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使徒行传19:29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

保罗的传道使得当地造偶像的银匠生意一落千丈,于是被拉去当众批斗,文中的戏园英文名是thatr,指的应该就是能容纳2.5万人的大剧场了▼

站在舞台中央讲话,不需要话筒,剧场里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以弗所在年前是罗马帝国仅次于罗马的繁华城市,作为一个有故事的同学,当时的公厕都能成为旅游景点之一,因为建得实在很后现代,据说有钱人还愿意买专属的坑位。

在经历绵延多日的雾霾后,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蓝天。

这是我在土国最爱的一只猫,整体喜感满分,貌似这只猫特别喜欢做地陪,因为我在别人的游记里也看到了这只斑纹田园猫。对了,土耳其的流浪猫里还能看到蓝色英短。

土耳其人对猫可以说是爱得深沉,经常能看到喵星人聚众的场景,旁人数了数以弗所出口处花坛的猫,总共40只……

对当地??感兴趣的可以点开B站,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伊斯坦布尔的猫》。

▼▼▼

艾瓦勒克

雾霾指数:★★☆

色号:静谧灰

特点:一切归于沉寂,焚烧过后的虚无感直抵人心。

小镇隔壁就是浪漫的爱琴海,可是我的心却毫无波澜,传说中能望见希腊,可我看到只有消散不退的霾。

我们只是在艾瓦勒克寄宿一夜,冬日的餐厅都意兴阑珊,走了半天木有吃到烤鱼。

▼▼▼

终于来到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感触是住的五星级酒店超出期待值,查了一下价格多人民币一晚也还好。

作为土耳其的门面,脱亚入欧的表率,伊斯坦布尔的空气还是不错的,只是偶尔闻到汽车尾气的味道。只要一放晴,这里的蓝天比蓝眼睛更有魔力。

以前只知道土耳其横跨欧亚,没想到重点落在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把城市切割为了亚洲和欧洲,在老皇宫拍的照片对面就是亚洲了。

我觉得这次土耳其之旅比较可惜的就是在伊斯坦布尔时间待得太短了,逛超市的时间都赶过纪念品商店了,我也找个咖啡馆和土国男人一样边喝咖啡边聊八卦啊,没能去大巴扎讨价还价,还有各种土耳其小吃都没机会涉猎……所以只能等夏天再续前缘了么。

#游记补丁#

-物价-

说起土耳其物价,那是相当良心了,不过当地人均收入只有0里拉,折合人民币不到。上面的水果汽水,左边那瓶只有一块多人民币,右边哈密瓜口味的据说是网红,忘记标价了,但也绝对不会超过4RMB。要说贵的,都是旅游团指定的购物点,一块地毯随随便便就上千刀了。地毯编织确实很耗人力,但贫穷限制了我的购买力。

-美食-

说起来土耳其菜也是世界三大菜系了,不过不能指望团餐能带给你什么味觉盛宴,到后来我只能啃那些平时嫌弃的草来解腻了。细细长长的土式披萨味道还不错,但另一特色羊排有点失望,羊膻味重了点。

因为没有吃到多少特色小吃,所以就不轻易盖章了。我要给土耳其面包好评,韧性极佳,而且敲便宜,2RMB不到就能在超市里买到30cm长的面包。

我要友情提醒一下,石榴汁虽实在(完全不掺水,10里拉的石榴汁真的是用二三十个石榴榨出来的)但不宜多喝,因为浓度实在太高了,空腹喝容易反胃。

-纪念品-

说实话街边小商铺的旅游纪念品都有点粗糙了,有一种憨态可掬的淳朴感,景点纪念品商店里的会精致点,只是价格算不上便宜,量力而买了。伊斯坦布尔的沿街店铺有些商品看起来做工不错,但根本来不及逛。

-看电视-

酒店里换了各个台,美剧都是配音版,能看懂的只有《土国好声音》。我发觉土耳其女子的妆容有一个特点,她们尤其偏爱中毒紫的唇色,现实中也是如此,二三线城市的时髦girl都是或深或浅的黑紫色系。

土国版铁叔

土耳其的电视剧嘛,感觉和我国风格有点类似,明明是发展中国家,没有美剧那样的制作规模,偏偏喜欢制造发达国家的假象,都住在不接地气的大别墅,过着阔绰的豪门生活,谈着各种狗血的恋爱。

生活随机选项

原来抓娃娃机现在那么流行,连小餐馆里也有,不过土耳其的娃娃风格和我们有点不同,不知出处来自何方。

顺便晒一下飞跃和裸熊的合作款,看到全球限量双我赶紧在网上下单了,虽然这个数字我不太相信,因为之前在高岛屋的门店看到过,光展示的就是几十双了。买鞋还送了熊猫的玩偶,不过我倒更喜欢鞋盒的包装。

球鞋采用了防水材质,但不能防止被染色,我在杂草里走了一圈就不小心弄脏了鞋头,幸好在我用去污笔契而不舍擦拭之后,那块绿色痕迹终于淡了下来。

本来还想写一个“我在伊朗转机”的故事,但写完整个游记感觉血槽被掏空。总之,这个国家不取消强制女性佩戴头巾的话,还是别去了……

RadMor

我们猪猪女孩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护手霜

旅行路上不带这些我会心慌

我是如何活着从米兰爬回来的,这至今是个谜……

梦多的礼物

更多发现

爱猫的他做了一顿饭,虐到百万狗

海街日记|一杯梅酒寄相思









































白殿疯病传染吗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52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