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伊斯坦布尔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0/7/21 8:17:14   点击数:

今天接着之前土耳其的线索,继续来介绍音乐中的伊斯坦布尔,机缘来自我出差时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买的两张唱片,一张是上集的“倾听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的诗与歌”,还有一张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交响曲”。

土耳其版唱片和欧版Naive的设计相同,但文字和出品方不同

法齐尔·塞依在年创作的七乐章《伊斯坦布尔交响曲》是应西德广播电台以及多特蒙德音乐厅委约而作,年3月在多特蒙德音乐厅进行了世界首演后,塞依带着这部作品,回到伊斯坦布尔。当年年底,他和柏鲁叁伊斯坦布尔爱乐乐团合作,举行了土耳其首演,显然,在伊斯坦布尔上演《伊斯坦布尔交响曲》,音乐才找到了真正的家。我们今天聆听的录音,正是来自年的土耳其首演的现场。塞依虽然是安卡拉人,但有着伊斯坦布尔情结,为这个城市写过不少作品,还包括直面反映“Gezi公园公民抗争运动”的双钢琴协奏曲。

塞依的音乐画笔往往需要一个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巨型画幅才得以挥洒

《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的立意宏大,塞依的作品题词,揭示出了他的创作用心:

“这部作品要描绘的是一座城市,试图捕捉伊斯坦布尔的天性。这是我们从奥罕·维利、纳奇姆·希克梅特的诗歌,以及这座城市的艺术家、作家和诗人们的创作中,所了解到的美丽城市。”

伊斯坦布尔MustafaDedeoglu摄

下面我们就借着塞依的音乐,神游古老的伊斯坦布尔,也是拜占庭帝国的首府君士坦丁堡。七个乐章,七个场景。首先是第一乐章乡愁。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一乐章乡愁9分36秒

《伊斯坦布尔交响曲》以海浪拍岸声开始,也以海浪拍岸声结束。乡愁的开篇,是一个从海浪声中渐渐浮起的梦境,在低音弦乐上的主题建立在土耳其和波斯传统旋律调式Hicaz之上,波斯竖笛内伊(Ney)成为歌吟主角。

在录音中吹奏内伊竖笛的BurcuKarada?

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伊斯坦布尔全景历史博物馆的内景图

随后,音乐变得沉重,仿佛乡愁的梦境又深了一层——梦中之梦飘入了历史的硝烟,土耳其大鼓Kudum敲击出金戈铁马之声。年,拜占庭首府君士坦丁堡陷落。渐渐地,历史硝烟飘散,内伊竖笛重归,音乐主人公仿佛又回到开篇的乡愁之梦,梦中回荡悠扬的Hicaz旋律。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二乐章宗教秩序3分41秒

拜占庭陷落后,古城伊斯坦布尔开启了它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新时代。这从第二乐章“宗教秩序”中可见端倪,这是一个气氛肃杀的谐谑曲,堪称色调沉郁的狂想乐章,描绘了古城在宗教极端派统治下的严苛时代。塞依引用了伊斯兰祈祷文中一个被反复吟诵的基本信条——Lailaheillallah,“世上唯一的主”,形成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贯穿整个短小的乐章。

用阿拉伯书法所写的基本信条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三乐章蓝色清真寺7分03秒

在第三乐章“蓝色清真寺”中,作曲家笔调一转,以抒情的慢乐章来歌颂伊斯兰文明辉煌明亮的一面,集中体现在伊斯坦布尔的苏丹阿赫迈德清真寺,内部大量蓝色壁饰,在日光中泛着蓝光,故此又有“蓝色清真寺”的美名,它建于十七世纪初,至今仍然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性建筑。塞依再次使用传统乐器为主奏,土耳其大鼓的节奏型铺垫后,内伊竖笛奏出传统旋律调式Hakam中的Segah曲调,音乐神秘而超凡脱俗。随着太阳升起,清真寺变得无比辉煌。乐章尾声是大段的内伊竖笛的咏叹。

SultanahmetMosque蓝色清真寺的外景和内景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四乐章愉快的女孩们登上了开往王子群岛的渡轮4分09秒

塞依就像一个纪录片导演,之后将镜头转向了这个城市的普通人,我们要听到的是一首可爱的舞曲,叫做“愉快的女孩们登上开往王子群岛的渡轮”。王子群岛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侧的小岛群落,上面有不少度假胜地,伊斯坦布尔市民只要乘坐摆渡轮船即可抵达。在夏天,前往王子群岛的渡轮上,挤满了休闲的市民。发音清亮的卡努姆琴(Kanun)属于弾拨类的齐特琴族,代表着一个轮渡上的英俊小伙子,而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则是一群打扮入时的女孩,她们跳着舞步,试图吸引年轻小伙的注意。尤其有特色的是,大号模仿渡轮的汽笛声,惟妙惟肖。

在录音中演奏卡努姆琴的HakanGüng?r

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轮渡船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五乐章从海德帕莎火车站前往阿纳托利亚的旅客们4分14秒

交响曲的第五乐章的场景,依然停留在伊斯坦布尔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叫做“从海德帕莎火车站前往阿纳托利亚的旅客们”。海德帕莎火车站坐落于海峡边上,是伊斯坦布尔向东火车线路的起点,可以直通巴格达,途径土耳其的内陆——阿纳托利亚半岛。塞依出生于阿纳托利亚半岛的核心城市,安卡拉。他经常从海德帕莎火车站出发,搭乘一趟夜班列车回故乡。这个乐章出自他个人的经历与印象。

听众们随着塞依的音乐,也搭上了一趟穿越整个阿纳托利亚的夜班列车,打击乐模拟出铁轨有节奏的撞击,铜管模拟火车汽笛,乘客们在列车的轰鸣中,渐渐沉入梦乡。塞依说自己还受到土耳其大诗人希克梅特的小说《来自故乡的群像风景》的启发,音乐中有新婚爱人的梦、也有伤心人的梦。

HaydarPasha海德帕莎火车站完工于年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六乐章东方之夜7分21秒

第六乐章,东方之夜。线索上承接了第五乐章的梦的主题,但也有现实的一面:夜晚,灯火通明的伊斯坦布尔老城区苏鲁库勒。主奏乐器是弾拨类的卡努姆琴,从散板华彩里引出一个舞曲主题,来自一首土耳其民歌“垂下你的头发去广场”,广场上的舞曲突然加速,推向一个狂热的高潮,这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流行的K??ekce,年轻英俊的男子装扮成女郎,跳起带有挑逗意味的舞蹈。而后,像喝醉了酒一样,卡努姆琴摇摇晃晃,奏着旋律片段,渐渐无以为继。夜晚再次沉入寂静,伊斯坦布尔,灯火通明。

K??ekce舞者的历史照片

伊斯坦布尔街头夜景

法齐尔·塞依《伊斯坦布尔交响曲》第七乐章终曲6分13秒

这部七乐章的《伊斯坦布尔交响曲》,前三个乐章是历史和梦境的大格局,后三个乐章是现实生活场景的描摹。第七乐章,则是一个总结性的终曲。就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那样,在终曲开篇,前六个乐章的主题一个接一个,短暂地浮现,最终,第一乐章的梦境主题hicaz占据了主导,重新把我们带回大海,海浪拍击着博斯普利斯海峡,一个伟大城市的幻影渐渐消失在波涛之中。

(文/谢力昕)

恩底弥翁之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83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