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发展 >> ldquo中国开封rdquo正式
9月28日,中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正式启动试运行。
让人意外的是,在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会将文化做为重点发展产业,而真正第一个将“互联网+文化”落到实处的,却是开封——这个人们印象中保守传统的古老城市。
更让人意外的是,开封开创的“互联网+文化”,不仅仅政府进行了大量投入,开封整个城市的市民也都参与了进来。这个城市的互联网创新之举,正在演变成一场“全民互联网实验”。
每一个市民都因互联网被载入史册
裴旭是在郑州工作的开封人,最近他正忙着邀请朋友国庆节都来开封做客。
之所以今年这么热衷给开封旅游做贡献,是因为他做了一件能载入开封历史的事。
“来开封一定要吃稻香居,你在稻香居会看到一个牌子,用 “我这可是活历史啊,以前的历史都是冰冷的文字,我可是地道的开封人讲地道的开封事儿,年后我的声音还会在这里给游客介绍稻香居的故事,这可不是载入史册嘛!”裴旭骄傲的说。
裴旭说的其实是开封市政府在做的一项“互联网+文化”工程,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全民接力话汴京”。
如今走在开封街头,你会发现到处都立着一个有 “我得让我的朋友都来开封体验体验,啥叫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文化城市。在开封,每个市民都因为互联网被载入史册,你说牛不牛!”裴旭说。
全民互联网O2O实验
“开封市政府特别强调互联网+最终一定要落实到民生,而文化又是开封最重要的名片。我们就想,能不能把互联网+和文化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全民接力话汴京这个项目。”腾讯大豫网副总裁曹帆介绍。
曹帆说,目前“全民接力话汴京”工程是第一阶段,开封市有90个景点、街道、特色建筑入选,在其显著位置布置语音导览标志。
8月27日,开封市政府联合腾讯大豫网发布公告,征集市民参与“全民接力话汴京”。仅仅一个月,参加线上报名的网友达上万名。
“我们自己都没想到,民间力量如此活跃。很多市民不仅仅参与语音互动,还提供了大量的民间记忆。”负责这个项目的开封市工信委主任张青春介绍,这次报名的市民不仅有清朝进士的后人,主动讲述他的家族故事见证开封历史,还有开封本土知名主持人也参与了进来,一波一波高潮正在自我催生。
对于工作在互联网企业的曹帆来说,这个项目她看到了不同的视角。“原本这只是一个互联网+文化的项目,而现在,却越来越像一个全民O2O实验。”曹帆说,让她颇有感触的是,就在市民的不断参与、政府的不断改进中,我们完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用互联网的手段,激发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市民又用互联网的方式完成了意见的表达;而政府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市民的意见,并进行工作的改进。这个过程是互联网技术,更具有互联网思维——去中心化。
“全民接力话汴京的项目现在已经不是政府的项目,而是全开封人的项目。整个过程,政府和市民用互联网进行了直接有效的互动。”曹帆说,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它的历史对开封、对河南、对中国都是无价的宝藏,发掘、传承这些历史是开封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开封市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由政府主导,带领全世界开封人一起挖掘历史,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历史事件。
连接世界的开封
在报名参与“全民接力话汴京”工程的上万名网友中,还有一位远在土耳其的开封人马杰。
马杰18岁离开开封外出求学。年被天津一家设计院外派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工作。
“以往推荐开封只能靠我一个人说,现在,只要 “土耳其的马杰通过互联网和故乡开封发生了连接。事实上,开封已经在用互联网连接世界。”开封市工信委主任张青春说,众所周知,开封是著名的旅游文化城市,每年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境外游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往,这些游客就像流水一样,来到这个城市匆匆就走了。而现在,凡是来到这个城市,扫了街头中国开封 一个入口背后的大数据
在腾讯产品经理汪琼看来,“中国开封”更像是一个大数据入口。
“中国开封”公众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 记者体验了一下, 据汪琼介绍,随着互联网+工作的深入,“中国开封”将介入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旅游……随着功能的深度接入,开封市民可以享受到政府通过互联网+为市民提供的便捷,以后在家就能享受各种公共服务。
“市民 开封有多万市民,每年还有游客数千万,最终都会通过这个平台沉淀成为大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在后台可以分析市民的需求、交通的热力图、景点的人流、每年游客的数据分析等等。”汪琼说,通过这些分析,政府可以对城市规划、工作部署做优化,更好地服务市民。
市委书记的互联网+决心
为什么开封第一个做出了“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
腾讯开封项目负责人吴佳妍说,当别人还在议论互联网+怎么做的时候,开封用半年时间,结合自身城市定位,率先落地“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这和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的重视分不开。
4月29日,开封市政府与腾讯签订“互联网+”战略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开封。随后,在吉炳伟亲自部署下,腾讯公司多次到开封调研,调研范围深入到开封的各个局委,腾讯团队也走遍了开封大街小巷。
“让每一个市民、游客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让外界感受到开封日新月异的变化,创造“互联网+”的开封模式。”吉炳伟一再强调。
经过3个月的反复调研、座谈,腾讯最终为开封量身定制了“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做为腾讯执行互联网+战略落地的团队,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互联网+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吴佳妍说,一个城市的互联网+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仅仅民生服务一项工作,就需要协调所有局委提供数据接口,没有接口的还需要先完善基础的互联网化建设。此外,还有些接口需要向省里协调。这些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
“所以智慧城市提了这么多年,其实真正落实的非常少,中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而在开封,从今年两会开始,吉炳伟就亲自派人到腾讯考察,随后督促落实与腾讯的签约,成为河南第一批签约的智慧城市。紧接着在具体工作阶段,吉炳伟也一直给与高度 吉炳伟的高度 “今年两会后,腾讯与河南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协议。在执行互联网+战略的工作时,腾讯希望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助推政府优化城市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曹帆说,但这只有腾讯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需要更多像开封一样开放、坚定拥抱互联网的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