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让中国告诉世界,什么是1万美元人均GDP

发布时间:2020/8/14 9:51:5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zykyhs.com/

让中国告诉世界,什么是1万美元人均GDP

年过去,中国将铁定发生的一件大事是,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这个数字突破不仅有数学意义,实质意义也很大,一些国家就是在1万美元人均GDP卡了快10年了。中国会如何?

1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多少美元?

年2月国家统计局报告,年中国人均GDP达美元,比年的美元增长了10.1%,已经接近1万美元的门槛。要估算年中国以美元计的人均GDP,涉及实际GDP增长率、GDP平减指数、平均汇率、统计调整等多个方面,年正好都发生了。相关算式是:

美元计人均GDP=名义GDP/平均汇率

名义GDP=上年名义GDP*实际GDP增长率*GDP平减指数

上年名义GDP=初步核算数*统计调整上调幅度

根据以上算式,总的原则是:实际GDP增长率、GDP平减指数越高,以美元计GDP越高;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元计GDP增长,对美元贬值则不利;统计调整也会提升以美元计GDP。

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次统计调整,年GDP修正后为91.万亿元,比之前的初步核算数90.万亿元增加了2.1%。因此,以年美元平均汇率6.62折算,年人均美元GDP同步增加2.1%,修正为美元,基本达到1万美元。

年中国以美元计GDP增长有所减缓,不可能象年那样增长10%。这有三个原因,一是年实际GDP增长率,按前三季度数值,全年预计增长6.2%,比年的6.6%降了一点。二是GDP平减指数,年是2.1%(名义GDP增长率是实际增长率的1.倍),而年前三季的GDP平减指数显著降低,分别是1.35%,1.98%和1.48%,全年大约会是1.5%左右。

第三个因素影响最大,年人民币贬值过了7,对美元汇率在6.7-7.1之间波动,全年平均汇率将是6.9左右。相对年的6.62,贬值了约4%。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年中国以美元计的人均GDP估算值会是:

*1.*1./1.04=美元

因此,预计年初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年中国以美元计的人均GDP会是美元左右,相比年的调整值美元增长3.6%,相比未调整值美元增长5.8%。因为年人民币贬了一些,以美元计人均GDP上升幅度有所减小,但仍然稳稳地超过1万美元,并且在将来会一直保持在人均1万美元以上。

如果年中国GDP增长6%,GDP平减指数保持1.5%,平均汇率6.9不变,则人均GDP将达到美元,脱离1万美元区间,拉开了一定的“安全距离”。一些国家人均GDP上上下下,过了1万美元也不一定保得住。

那么,1万美元人均GDP的国家,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一般是什么状态?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些人均GDP在1万美元附近的国家,和中国的差别非常大。

21万美元人均GDP的中外对比

人均GDP在1万美元附近的小国有一些,如毛里求斯、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赤道几内亚。这些国家人口百把万,最多1千万,人口太少比较意义不大。

G20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最突出,是19个国家加上欧盟。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这西方七国,人均GDP最少的意大利也有3.4万美元,其它都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约6万美元最高。中国人均GDP上了1万美元,数量级追上了,但要和这些国家直接比较还早,人均生活水平还有些差距,只有部分发达地区可以拿出来比较。追赶国家中,G20中的韩国人均GDP约3.2万美元,人口万也不少了,与意大利人口万接近。意大利不太争气,再过一些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被韩国超过是非常可能的。

G20中三个明显落后的国家是印度、印尼、南非,人均GDP分别是、、美元出头的水平,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开。而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人均GDP分别是6万、2.1万、1.5万美元,都是资源丰富而人口不多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万,沙特万,阿根廷万,人均资源非常丰富,也不适合比较。

巧合的是,G20中其余五个国家,人均GDP正好在1万美元附近扎堆起来了: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人口最少的土耳其也有万人,巴西人口2.09亿,俄罗斯1.44亿,墨西哥1.29亿。马来西亚人口万,是G20以外国家中达到1万美元人均GDP而人口又较多的,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国和这五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在1万美元扎堆,不是一个巧合,而是有某种必然性,人均1万美元真的是一个槛。

其实一万美元人均GDP真不低了,世界人均也就是约美元,但主要是被一些发达国家好几万美元的数值拉高了。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世界,一下简单了好多。

中国自己占18.5%的世界人口。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显著高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9.7亿,占世界人口12.6%。中国因为迈入1万美元门槛,和人口较多的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马来西亚算是同一水平,这一下就是追上了6亿人!那人均GDP显著高于中国的人,还有多少?

答案是出人意料的。人均GDP在1.2到2万美元之间的国家,人口超过万的只有四个:波兰万人,阿根廷万,匈牙利万,智利万,这四个国家都是人均GDP约1.5万美元的水平。四国总人口1.1亿,加上一些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大约有1.3亿发展中国家人口算是人均GDP超过中国。加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9.7亿,也就是说只有11亿人,人均GDP高于中国,只占世界人口的14.4%。等中国人均GDP超过美元,这个数字也只会缩减掉约1亿。

基本上可以说,中国人均GDP上到1万美元,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发展中国家阶段的发展任务,前面基本只有发达国家了。世界人口77亿,只有11亿算是人均GDP比中国强,6亿和中国差不多,46亿比中国差。

对中国的生活与发展,读者多少有些了解,但是对俄、巴、墨、土、马这些人均GDP相近的国家,对它们的经济发展会有些陌生。以下对这五国统称“俄巴墨等国”。

2.1人均GDP增长轨迹

俄罗斯历年(-)以美元计GDP

巴西历年(-)以美元计GDP

墨西哥历年(-)以美元计人均GDP

土耳其历年(-)以美元计GDP

马来西亚历年(-)以美元计人均GDP

从以上五个图可以看出,俄巴墨等国,都是从年左右开始人均GDP高速增长,约10年前在-年间纷纷冲上1万美元人均GDP,十年左右翻了三四倍。然后又在最近10年围绕着1万美元震荡。这不是偶然的,说明这些国家不约而同在1万美元人均GDP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发展模式碰上了瓶颈。

中国历年(-)以美元计人均GDP

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曲很光滑,还没有陷入瓶颈的迹象。看趋势没几年就会象甩开印度、印尼、南非那样,把这几个国家也超过去。虽然舆论不时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各种经济困难,但那是以起码6%的“保底”经济增长为背景的。再怎么也是增长的,在增长的基础上,有一些不平衡、代价高、不可持续之类的结构性问题,在高标准下,说得很严重。如果连以美元计的人均GDP,都象俄巴墨等国那样不时震荡大降,是不可想象的事。

以下进一步解释,为何中国的增长轨迹会和这些国家有根本的不同。

2.2基建刚全面赶超

中国号称基建狂魔,基建能力比俄巴墨等国明显要强得多。但是,中国发力其实年头并不太长,只能说近年来,中国基建才全面赶超这些约10年前就达到人均1万美元GDP的国家,还没有达到遥遥领先的程度,要继续发力。

中国优势最大的,是高铁。因为在所有庞大的系统中,高铁网络需要的资金、技术、组织能力几乎是最高的。

俄罗斯仅有的高铁线路

俄罗斯有一条公里长的高铁,连接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最高时速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动车。俄罗斯想将高铁从莫斯科扩展公里到喀山,年开工了,再于年扩到叶卡捷琳堡,远期甚至想跨越0公里连到北京。但是年后国际石油价格崩溃,俄罗斯碰上了很大经济困难,没有资金继续宏大的计划。

巴西在年的繁荣顶峰,一度想耗资亿美元修建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的长约多公里的高铁,迎接年里约奥运。后陷入经济危机放弃了高铁计划,中资劝说恢复计划也未成功。

墨西哥也曾经有个耗资44亿美元的高铁计划,从墨西哥城到第三大城市克雷塔罗,全长公里,时速公里。年11月6日,中铁建本来已经中标了,没几天总统又给取消了,赔给铁建2.7亿人民币。这事是墨西哥国内因素搞得很糊涂,2年1月底,宣布计划无限期搁置。

马来西亚高铁最近两年也闹得比较厉害,焦点是新加坡到吉隆坡的“新马高铁”计划,公里长,时速公里。上届纳吉布政府,已经和新加坡签约要建了,年马哈蒂尔上台又取消了,赔给新加坡上亿美元。说是年再招标,后续什么打算说不清。还有和中国合作的投资上百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时速公里,已经开工也暂停了,大幅削减开支后又复工。

土耳其高铁线路图(红线为主干,黄色为计划的支线,五个标U的是有地铁的城市)

相比之下,土耳其高铁发展还不错。年高铁开建,年3月安卡拉(ANKARA)到埃斯基谢希尔(Eskisehir)通车;年8月,安卡拉至科尼亚(KONYA)通车;年7月,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ISTANBUL)通车。土耳其高铁线路总长公里,有点小网络的意思了,时速公里。后来又规划了安卡拉到伊兹梅尔(IZMIR)、安卡拉到锡瓦斯(Sivas),安卡拉到布尔萨(BURSA)等几条支线,伊斯坦布尔还准备连到保加利亚去。如果建成了,这个土耳其高铁网络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在发展中国家算是相当强了。从高铁建设来看,世俗化的土耳其有相当实力,虽然是德国技术,但能把资金和土地等资源组织起来就不容易。年12月13日,安卡拉还出了一次高铁追撞事故,撞上车站的检测车头,9死84伤。出了这种高铁事故,说明常态化运营了,水平不低。

中国年底高铁营业里程公里占世界60%,长度是日本的8.5倍,由于人口是日本10.8倍,人均高铁长度还差日本一点。年底,高铁营业里程增至00公里;年底,又增至公里,这年人均高铁长度超过了日本;年底,高铁营业里程更是达到了00公里,占世界比例升至70%。

也就是说,短短三年,中国增多了1.2万公里的高铁。而这些人均GDP和中国差不多的国家,几百公里的高铁都扯个没完。应该说人均有一万美元,高铁需求是出来了,几个国家都有规划。但是建设速度、资金投入和中国差了两个数量级。中国数万公里高铁,这些国家有数百公里高铁就不错了。即使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是它们的十倍,也还是体现了基建组织能力的巨大差距。

另一个中国优势比较大的,是高速公路。年末中国高速公路里程14.3万公里,世界第一,年末将接近15万公里,是美国1.5倍。中国高速公路建成了密集网状,有点类似于高铁组网,花的资金都是海量的。俄巴墨等国修几条高速路不难,要密集组网就没那么多资金,无法摊开来修成网状。

俄罗斯天寒地冻地域辽阔,沿路人口稀少,修高速公路收益不高,所以一直没有高速公路。近来要修一条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连结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到欧洲运输距离最短的高速线路中的关键一段。

巴西自己统计有2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其实是指铺了路面的公路,这种中国有约万公里。巴西达到中国高速公路等级的路线没有统计,但总体来说,巴西公路收费昂贵,路况很差。国土和中国差不多大,公路系统却差多了,是很头疼的问题。

按CIA的worldfact统计数据,马来西亚有公里高速,土耳其公里,墨西哥6公里。即使这些国家人口和国土面积要小一些,按中国标准,高速公路长度都是严重不足的。

要修起密集高铁和高速公路网,需要坚定的投资决心和长远规划。这属于升级概念,人均GDP到了1万美元,国家铁路和公路系统肯定也是有的,不升级也能勉强混下去。公路铁路系统跨越升级,需要的海量资金会完全没底;偶而搞搞不长的关键线路,能不能回收资金、财政能否撑住,都不好说。但是不升级,又会拖累经济发展,效率低下也会影响外界信心、影响产业发展,是这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或者说结果。

发展中国家里,只有中国有不错的高速公路系统,高铁更是独步全球。发达国家,起码达到相当密度的高速公路系统是能搞起来的。有没有高速公路网络,是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个有效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目标显然不是俄巴墨等国的人均1万美元,不会陷在这个区间,实现发达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不那么高难度的基建,中国优势就没这么大了。

中国年水泥产量约22亿吨,占全球55%,人均年产水泥约是1.57吨也是世界第一,中国以外的世界人均是0.29吨(去除中国水泥产量)。水泥基本是不出口就近自用的,能够代表基建力度。

俄罗斯近年来的水泥年产量约是5万吨上下,人均0.37吨是中国四分之一。巴西是南美水泥生产大国,和2年产量都是约7万吨,人均0.34吨,和俄罗斯差不多,但是因经济危机,年已经降至5万吨。土耳其年水泥产量8万吨,人均1吨相当强,和中国差距不算大。墨西哥水泥产量常年在0万吨左右,人均0.27吨,要更少一些。马亚西亚年产水泥0万吨左右,人均半吨。

中国与外国粗钢产量

中国年粗钢产量9.28亿吨,占全球51%也是超过一半,人均0.67吨,中国以外的世界人均是0.14吨。

同期俄罗斯产粗钢万吨,人均0.吨,数据较好。巴西万吨,人均0.吨。土耳其万吨,人均0.46吨仍然不错。墨西哥年产粗钢在万吨的水平,人均0.15吨接近巴西。马来西亚年产粗钢约万吨,人均和巴西、墨西哥差不多。

从人均钢铁水泥来说,中国相对俄巴墨等国有一些优势,土耳其相对好些,俄罗斯也还过得去。但人均差距并非大到不可想象,土耳其的人均钢铁水泥也多达世界水平的三四倍。因此,中国城建很强,但是不能说和人均1万美元的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这些国家局部也在大兴土木。各国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出大规模盖楼建房的能力不是太难,历史上也搞了不少城建。

象印度这样的,就真和中国有数量级差距,人均钢铁水泥只有中国八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城市外观和中国差别非常大。但中国仅靠城建房地产,和人均1万美元的国家无法拉开明显差距。中国很多人还是居住在城建一般的县城,还需要一些年头再大变样。如果拿中国一般三线城市,和这些国家的大城市比,还是人家的大城市现代感更强。

再以地铁为例。至年6月,中国33个城市有地铁,总长度超过公里,上海公里最长。北京、上海、广州规划里程超过公里,深圳、武汉、成都超过公里。但是要注意,中国地铁长度十年翻了四倍,十年前全国其实只有0多公里地铁,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长度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中的地铁指的“地铁交通网络”,也包括建在地面上的快轨。

俄罗斯有七个城市有地铁,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喀山、萨马拉、下诺夫哥罗德。后五个都是一两条线规模很小,10多公里到20多公里。莫斯科年就有地铁了,现在有14条线约公里,将扩展到公里。圣彼得堡年第一条地铁通车,现在5条线公里。俄罗斯地铁总长约多公里,约是中国八分之一。考虑两国的人口数量,地铁发展水平现在算是差不多了。10年前俄罗斯人均地铁长度就要比中国高多了,毕竟以前是超级大国有底蕴。

巴西也是七个城市有地铁,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阿雷格里港、累西腓、萨尔瓦多。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人口有万,地铁有6条线,总长97公里。里约3条线,58公里。巴西利亚地铁41公里。巴西地铁没有莫斯科那么大的规模,历史积累还是比苏联差一些。现在中国人均地铁长度超过巴西了,十年前是不如的。

墨西哥城地铁有12条线,公里长,在美洲仅次于纽约排第二。蒙特雷有2条地铁线,32公里,3号线在建。墨西哥十年前人均地铁长度是超过中国的,现在被中国超过。

土耳其五个城市有地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梅尔、布尔萨、亚达那(前面土耳其的图中标记了)。伊斯坦布尔有6条线公里,89个车站,还有3条线50个车站在建。首都安卡拉有5条线64公里。感觉土耳其基建在这些国家中是比较有激情的,新建了不少地铁线,按人均和中国现在算同等水平。土耳其的基建是它的优势产业,不可小看。

马来西亚就只有首都吉隆坡有地铁,主要是建在地面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约公里。在首都搞出一个有相当长度的轨道交通系统还是做得到的。

从地铁网络来看,中国还没有明显超过俄巴墨等国,但再过五年人均地铁长度就能拉开较大差距了,网状地铁成为中国大城市标配。中国基建的速度实在吓人,这些国家一旦被超过就会被迅速甩开。

总体来说,中国基建能力有很大优势,但由于发力年头还不长,城市外观没有和1万美元人均GDP的国家拉开差距。也就是说,离发达国家还有点差距,平均水平还不够好。一些城市看着还是土,棚户区拆迁还是要搞。中国强在持续发力,再过个十年估计就全面接近发达国家了。

而中国高铁网、高速公路网,还有覆盖全国的4G网络,这些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甚至独步全球,所以才有效率超高的电商物流。基建越难,越能体现中国的优势。

2.3收入与生活水平

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平方米,农村47.3平米。这个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水平,欧洲的人均住房面积是30平米。美国人均70平米,世界最高。

其实人均有20平米就还可以了,日本就是这个数,大约相当于一家四口房子80平。发展中穷国城市常见景象,就是一堆人挤在一个小屋里住。

苏联时期典型的“赫鲁晓夫楼”,中国也常见

俄罗斯人均国土面积非常大,但也得建房居住。俄罗斯人均住房面积25平米还可以,比刚解体时大了一半以上。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楼”规模极其宏大,建楼速度快,一举让四分之一人住进新居,但这种筒子楼单个面积并不大,各家还共用厨房。解体之后乱了一些年头稳定下来后,要拆掉这种旧楼,改建更现代的套房,近年来俄罗斯建筑业投资占总投资额一半以上。总体来说,俄罗斯住房问题相对还可以,住得差会冻死人的。俄罗斯不少城市居民,还有效外的渡假小木屋,但这类不能算住房。

里约热内卢贫民窟

巴西的住房问题就要严重多了,最突出的是贫民窟问题。最大城市圣保罗有1多个贫民窟,居住了万人。年里约奥运,当地贫民窟就引发了一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s/184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