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今日处暑暑湿秋燥,适宜针灸养生

发布时间:2021/9/26 20:30:39   点击数: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今日处暑

处暑在立秋之后,为秋季第二个节气。

“处暑”是指暑气至此而止。处暑天气的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伴随着秋雨气温会逐渐降低。

在北方,处暑过后暑湿逐渐被秋燥代替。

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湿热之气势头依旧猛烈。

因此,处暑节气养生,北方当注意养阴生津,南方则需注意温阳祛湿。

#1季节交替,谨防病患

季节交替,机体容易阴阳失和。

处暑过后,暑湿秋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从临床经验看,很多人都会遇到以下几种健康问题:比如肠胃功能变差、上火、五心潮热、口干口燥、咽喉肿痛、睡眠差、感冒、内分泌失调等。

医星中医提示您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身体调理。

#2处暑节气,艾灸防秋燥

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因处暑之后温度湿度等原因,极易造成气伤两阴,气不够便会出现乏力、元气不足等现象;也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头痛身热等问题。

此时艾灸可刺激人体的经穴,使经络中的气血循环加快,从而补充人体阳气、保护肺,以达到预防秋燥的目的。

此时您可以常艾灸肺俞穴、太溪穴、涌泉穴三大穴位,温补阳气、清肺、滋阴润燥。

01.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左右腿各一穴。

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有泻热宁神、滋阴益肾、调节阴阳的作用。

《肘后歌》中记载:“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02.艾灸肺俞穴

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有分发肺腑脏热、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的作用。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肺气热,呼吸不得卧,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肺俞主之。"

03.艾灸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有滋阴补阳、清热生气的作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中医针灸推荐任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系,硕士研究生,医院关幼波弟子陈勇教授、医院呼吸科王玉光教授、医院周平安教授、医院针灸科张学丽教授,曾学习、工作于医院、医院、医院。

擅长运用经方,根据脏腑及六经辨证治疗各科杂病。

出诊时间:周二至周六全天

中医针灸推荐陈红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三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疗法:中草药、针灸、拔罐、电针、火针、刺血疗法等

擅长治疗:关节病: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扭伤、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内科杂症:顽固性头痛、眩晕、失眠、咳嗽,哮喘,脾胃病:胃痛,湿疹、座疮、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紊乱,肿瘤术后调理等。特色治疗:急性疼痛、头痛、失眠、颈椎病、腰痛、肿瘤术后调理、刺血治疗疑难杂症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中医针灸推荐倪维凤

从事临床工作35余年,擅长应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偏瘫、面瘫和颈肩腰腿疼痛等疾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中医针灸推荐潘艳霞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院医院数位名医,善用各种针法如火针,芒针,艾灸,毫针,放血,埋线,埋针,针刀,耳针,新九针,刮痧,拔罐,微针(线雕)等纯绿色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各种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周五下午

中医针灸推荐胡晓刚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硕士。

擅长:针灸、推拿/小儿推拿、正骨、埋线、拔罐、刮痧、放血以及中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五、日全天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大家获取更多的健康信息,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ls/226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