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旅游 >> 古罗马君王谱东罗马帝国四十八拉斯
拉斯卡利斯王朝(~),东罗马帝国的第十一个封建王朝,也就是尼西亚帝国,因为家族的名字而得名,一共传4个皇帝,统治57年。
尼西亚帝国(希腊语:Βασιλε?ατ?ν?ωμα?ων)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西欧骑士和威尼斯人联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从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贵族拉斯卡利斯兄弟[1]建立的希腊人主导的拜占廷流亡政权之中其中一个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其余两个拜占庭流亡政权分别是伊庇鲁斯专制国、特拉比松帝国。
尼西亚帝国的核心领地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是自科穆宁王朝以来拜占廷帝国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有利扼守黑海海峡通道的地理位置和当地资源使尼西亚帝国比其他拜占廷的继承国更富有,并逐渐成长为原拜占廷帝国疆域内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尼西亚军队于年收复君士坦丁堡,重建了拜占廷帝国。
(1)帝国的名称尼西亚帝国在年至年的官方名称为Βασιλε?α?ωμα?ων,意为“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希腊语正式名称。另外两个拜占庭流亡政权伊庇鲁斯专制国、特拉比松帝国在年建立后官方名称也为Βασιλε?α?ωμα?ων,但后来伊庇鲁斯成为尼西亚的附庸从而国名被迫使用低一级的“Despot”即“专制国”;特拉比松皇帝则在年尼西亚收复君士坦丁堡后不得不放弃名不属实的拜占庭皇帝称号而改称“EmperorandAutocratoftheentireEast,oftheIberiansandthePerateia”,意为“整个东方,伊比利亚和佩拉提亚的皇帝和专制者”。
而现今常见的称呼“尼西亚”则是为了区分三个拜占庭流亡政权而分别使用三个政权的建立地作为称呼。
(2)建立年2月,君士坦丁堡发生市民暴动,安格洛斯王朝的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和阿莱克修斯四世被废黜,前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阿莱克修斯·杜卡斯被拥立为帝,为阿莱克修斯五世。阿莱克修斯五世即位后,不承认阿莱克修斯四世与十字军达成的协议,拒绝为协助推翻阿莱克修斯三世而向十字军支付金钱。4月9日,驻扎于君士坦丁堡城外的十字军在与威尼斯总督恩里科·丹多洛交换意见后进攻君士坦丁堡。经过4天的战斗,阿莱克修斯五世弃城而逃,十字军攻入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城破之时,拉斯卡利斯家族的君士坦丁·拉斯卡利斯于城破之际在圣索非亚大教堂被部分军队推举为皇帝,但君士坦丁也无力组织抵抗。后来君士坦丁和他的一位弟弟,前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另一个女婿狄奥多尔·拉斯卡利斯,分路逃到了位于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尼西亚。拉斯卡利斯兄弟随后得到担心拉丁人势力东扩的罗姆苏丹的支持,在尼西亚停留下来。拉斯卡利斯兄弟以这个繁荣城市为中心,整合了安纳托利亚西部的拜占庭领地,建立了尼西亚帝国。
按照分赃协议,十字军和威尼斯瓜分了拜占廷帝国,但建都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实力并不强大、无力控制全部分给其的前拜占庭领土,在伊庇鲁斯、特拉比松和尼西亚先后建立了拜占廷流亡政权。其实,特拉比松帝国早由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的孙子们,阿莱克修斯·科穆宁与大卫·科穆宁掌控下在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前几周就已经独立。尼西亚帝国由于距离拉丁帝国最近,占据了光复君士坦丁堡的最有利位置。
拉丁帝国开始分兵接收原拜占廷帝国的土地,而尼西亚帝国公开宣布其为正统拜占庭,因此尼西亚在建国之初受到拉丁帝国的围剿追击,-年拉丁皇帝鲍德温一世的弟弟佛兰德斯的亨利在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伯曼农、布尔萨以及埃德雷米特先后打败拉斯卡利斯兄弟。在年月19日,埃德雷米特战役中,君士坦丁在战败后失踪(由于君士坦丁·拉斯卡利斯从未加冕,一般不把他列入尼西亚与拜占庭皇帝之列)。但在不久之后的年4月14日,保加利亚沙皇卡洛扬在阿得里安堡战役中打败拉丁帝国军队,俘虏了皇帝鲍德温一世,鲍德温后来死于保加利亚的监狱内。亨利只得赶回君士坦丁堡,在年加冕成为拉丁帝国第二任皇帝并组织防御卡洛扬的入侵。狄奥多尔得以趁机击败特拉比松帝国等其它势力并巩固了尼西亚在安纳托利亚西北角的领土。
年,狄奥多尔称帝为狄奥多尔一世,并邀请流亡的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伊望十世前往尼西亚,但宗主教于年4、5月期间去世,未能去尼西亚为他加冕;于是狄奥多尔任命米海尔四世为宗主教,后者在年月为他正式加冕。
在原拜占庭帝国疆域内,拜占庭流亡政权、拉丁帝国、保加利亚和罗姆苏丹国频繁对战,也根据形势变化不时停战、结盟和解盟。1年,在门德雷斯河上的安条克战役中,狄奥多尔击败支持阿莱克修斯三世重登皇位的罗姆苏丹军队,战役的胜负最后取决于狄奥多尔与苏丹的对决,皇帝亲手击杀苏丹凯霍斯鲁一世,并一直把边界推进到安卡拉附近。但是,这一战役的惨重伤亡使得尼西亚在RhyndacusRiver败于拉丁帝国,并在随后的南菲宏条约丧失了大部分密细亚地区和马尔马拉海海岸。2年,随着特拉比松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兄弟大卫·科穆宁的去世,尼西亚帝国得以吞并特拉比松在帕弗拉戈尼亚的飞地,从而相对补偿了损失给拉丁帝国的领地。
狄奥多尔的第一任皇后安娜·科穆宁娜·安杰丽娜于2年去世;4年他与第二任皇后亚美尼亚公主腓丽帕结婚,但两人的婚姻于6年解除,尽管他们育有一位皇子君士坦丁。6年,拉丁皇帝佛兰德斯的亨利驾崩无嗣,其皇位归于妹夫彼得二世,但彼得在罗马郊外由教宗加冕后在率军赶赴君士坦丁堡的途中,被伊庇鲁斯统治者狄奥多尔·科穆宁·杜卡斯俘获;拉丁帝国由亨利的妹妹约兰达女皇即彼得的妻子摄政,这时拉丁帝国谋求与尼西亚帝国的联盟。于是9年,狄奥多尔迎娶约兰达的女儿库尔特耐的玛丽亚,同一年狄奥多尔也和威尼斯缔结和约。年11月,另一说年初,狄奥多尔去世,由于他的长子与次子已经于2年去世,帝国由其长女伊琳娜·拉斯卡利斯娜的丈夫约翰·杜卡斯·维塔斯继承,为约翰三世。
9年,拉丁女皇约兰达驾崩,其子罗伯特一世继位,年罗伯特驾崩,其幼弟鲍德温二世继位,鲍德温二世当时年仅11岁,玛丽亚曾摄政拉丁帝国八个月。
()扩张尼西亚帝国版图虽相对较小,但在摆脱了拉丁帝国的威胁后,在狄奥多尔皇帝和他的继承者约翰统治下治理得秩序井然。帝国的统治者认识到自强图存的唯一机会在于推行改革,祛除时弊,因此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限制贵族聚敛财富,赈济贫民,重建军区并恢复军区制。尼西亚是大主教驻地,皇宫和中央政府设在尼姆菲翁(位于今土耳其图尔古特),金库设在马格尼西亚,海军基地则设在士麦那。
狄奥多尔去世后,他的兄弟,至尊者伊萨克·拉斯卡利斯和阿莱克修斯·拉斯卡利斯等拉斯卡利斯家族成员在拉丁帝国支援下挑战约翰三世的皇位。年初,另一说年底,约翰在伯曼农战役战胜了他们的联军,巩固自己的皇位并夺取了拉丁帝国的几乎所有亚洲领土。
之后约翰又收复了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如莱斯博斯岛、希俄斯岛和罗得岛等,并攻入色雷斯;但遭到另一拜占廷流亡政权伊庇鲁斯的对抗。年,伊庇鲁斯统治者狄奥多尔·科穆宁·杜卡斯消灭拉丁人建立的塞萨洛尼基王国,建立塞萨洛尼基帝国并自立为皇帝,一度攻入阿得里安堡。但是伊庇鲁斯-塞萨洛尼基政权的辉煌是短暂的,年在科洛克尼察战役中,伊庇鲁斯被保加利亚沙皇伊凡·阿森二世打败,狄奥多尔·科穆宁·杜卡斯被俘并遭挖去双眼,其许多领地被保加利亚人夺取。
伊庇鲁斯、尼西亚、拉丁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在原拜占廷帝国欧洲部分领土上形成了复杂的四角关系,此时特拉比松已经失掉黑海南岸的很多领地,和尼西亚不再接壤,退出了帝国正统的争夺,而尼西亚帝国成为最有实力的拜占庭继承国。此时巴尔干最强大的势力是伊凡·阿森二世统治下的保加利亚,未成年的拉丁帝国皇帝鲍德温二世同意和伊凡·阿森二世的女儿联姻,从而满足后者成为君士坦丁堡摄政者的野心。但没有伊庇鲁斯的威胁后,拉丁帝国撕毁与伊凡·阿森二世订立的合约,鲍德温二世迎娶前耶路撒冷国王布里安的约翰的女儿玛丽亚,而由布里安的约翰出任拉丁帝国摄政者。
愤怒的伊凡·阿森二世转而和尼西亚帝国联合,公元年双方在约翰三世刚刚收复的加利波利签订协议,保加利亚正教会的建立得到尼西亚帝国的承认;伊凡·阿森二世还把原来计划嫁给鲍德温二世的公主许配给约翰的儿子即未来的狄奥多尔二世;双方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互相承认对方的权力。
仅仅一年之后的年,不愿为人作嫁伊凡·阿森二世回头又与拉丁帝国联合,攻击尼西亚帝国在色雷斯的领地特祖鲁伦。但就在此时,保加利亚首都特尔诺沃毫无征兆的发生一起瘟疫,导致伊凡·阿森二世的妻子、一个儿子和保加利亚宗主教的死亡,沙皇认为这是上帝对他出尔反尔的外交政策的惩罚,便撤回军队。年保加利亚再次与尼西亚订立合约。年6月,伊凡·阿森二世于首都特尔诺沃病死,其子科洛曼·阿森一世即位。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不久遭到蒙古人入侵,国力由盛转衰。
年,约翰进军伊庇鲁斯的领地,迫使塞萨洛尼基皇帝交出“帝国”印玺,接受尼西亚皇帝的宗主权,此后后者以低一档的“专制君主”为称号。但约翰的行动由于蒙古入侵安纳托利亚的东部而被迫终止。
年6月,蒙古军在克塞山战役重创罗姆苏丹军队,罗姆苏丹沦为蒙古附庸;约翰也十分惊恐,他在宫廷接见蒙古使节,“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手持宝剑,以壮观豪华的大场面掩饰内心的畏惧”,但蒙古人没有进一步西进。6年凯霍斯鲁二世死后,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并立为苏丹,罗姆苏丹的权力落入维齐尔佩瓦内·穆尔因丁·苏莱曼手中,这暂时消除了突厥人对尼西亚帝国东部的威胁。
约翰的皇后伊琳娜·拉斯卡利斯娜于年去世。5年,约翰迎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女儿,霍亨斯陶芬皇室公主康斯坦丝,后改名为希腊名字安娜,与神圣罗马帝国结盟。6年,约翰进攻保加利亚,光复色雷斯和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收复了塞萨洛尼基。8年,约翰再次击败保加利亚人,此时尼西亚的疆域已经包围了拉丁帝国的仅剩领土。此后直到4年约翰去世,他全力在巴尔干扩张,版图西边直抵亚得里亚海,做好了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准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