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语言的另一种表述,美与荒诞土耳其陶艺家芬

发布时间:2021/8/10 12:44:47   点击数: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http://m.39.net/news/a_5341550.html

语言的另一种表述,美与荒诞

土耳其陶艺家:芬荙·阿尔丁FundaAltin

文|王军

来源|上虞青

了解艺术家一般先要回顾其成长,芬荙年生于土耳其西北部城市Balikesir,父亲为军队飞行员,经常会有外飞任务,记得家里有飞机模型,父亲无任务时也常与芬荙玩游戏。母亲则为家庭主妇,除了照顾家庭,她闲暇的事情便是绘画,且画画水平较高。

母亲与父亲

10岁时,芬荙随父亲工作的变动搬往意大利罗马,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为罗马这座古老城市的美的心醉欢颜,此时她好动、乐观并展现出极好的语言天赋,很快的掌握意大利语并在学习中交到意大利朋友,可以随父亲参加party聚会,随母亲一起到博物馆观看历史,城市的郊区领略美景。然而,这种生活至年父亲飞机失事猝然离世而转折。母亲不得不带她与妹妹返回土耳其。

与母亲在意大利

变动的生活,让年少的芬荙好动爱新奇,父亲的离世却让她提前感受到生之无常。美好的东西骤然逝去。

生活还得随着时间的裹挟前进,因着语言的敏感,芬荙选学德语,并在-年间去德国南部城市乌尔姆(Ulm)学习生活,这里是爱因斯坦的故乡,芬荙常在多瑙河畔骑车到城市西北部的原始森林,在那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阅读德文的哲学与文学著作,阿瑟·施尼茨勒(arthurschnitzler)、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皆在其列,自然陶冶性灵,文字亦拓展其视野。

回国后芬荙志学德语,年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从事外贸翻译工作,这中生活一直持续到年,高工资、白领,工作稍有繁琐,倒也快乐逍遥,算是一种常态的稳定与安逸,

这种安逸直到因母亲带回的一块泥才被打破,她好像也并不想有一种常态的安逸,这反而会让她质疑生活与自身的价值。

母亲闲暇会继续她的艺术爱好,因报了陶艺兴趣课需要带一块泥回家完成作业,当她无力完成时便请芬荙帮忙,出乎意料的是芬荙协助完成的很好,并受到陶艺班老师的夸奖。他人的夸赞是打开陶艺之门的开始,芬荙也开始觉得或许一块泥也可以如语言一样熟练操控,她开始去工作室学习,慢慢越做越好,翻译工作反而分心陶艺,两者开始不能兼顾,并觉得工作室的学习始终受限,她决定更专业的学习,再次投考大学,学习陶艺,在而立之年以后。

做陶艺的芬荙

谈到转学陶艺,她说驱动的力量可能是“虚荣心”,持续的陶艺参加比赛会让她收到夸赞并获奖,自己也想看看到底自己能在这个领域走多远……

人是随着欲望而改变的,常态的安逸并不代表欲望的释放与达成,兴趣也好,“虚荣心”也罢,不如说“人的常态是欲望”。欲望是一件事情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条件。而瓷泥,更接近自己欲望的释放。

年芬荙入学多库兹爱吕尔大学(DokuzEylülUniversity)学陶艺,开始系统正规的接受陶艺学习与其他相关的美术通识课程训练,重回学校她比其他的同学更珍惜时间也更忘我的投入,老师布置的作业加倍完成,考试门门优秀,俨然学霸,这种优秀让她继续投考硕士、博士,直至年拿到博士学位。这么长时间的投入与忘我,亦非“虚荣心”可概言,显然,陶艺成为芬荙生命情感投射的一部分。

博士毕业,与年入驻上虞青

的土耳其艺术家拉莱(右二)在一起

在学习中,大学艺术实践的多学科训练,如美术史绘画、玻璃、陶艺皆有,陶艺泥料成形、上釉装饰、熏烧汽烧都学。硕士则更多是交流与创作,在学校的工作室有多国艺术家的入驻交流学习,在交流中偶尔协助翻译,那时是她创作的开始。

博士期间考察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现状,并去传统艺术有相类情况的国家印度考察交流,在印度与土耳其同取9所不同的高校艺术学院,考察它们在传统艺术教育方面的发展,比较不同的理念与成果。这让她觉得本国艺术教育的缺失,土耳其本身是陶艺历史深厚的国度,可传统是传统,特别保守,现代是现代又极为前卫。这会导致两者都缺乏生机,传统不知变法,前卫没有根基。

不停的创作

芬荙攻读博士期间已留校教书,后来觉得自己又将陷入“常态的安逸”,年博士毕业后她接受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的邀请,去马来西亚教授陶瓷。你会发现她很多决定的偶然与随意,这可能是童年的不固定性的生活让她警惕安逸的常态。根底里,或许是欲望的作祟,我们谁又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最终的想要的什么呢,欲望的最后也只不过是“Nothing”,到不如好好体验不同选择下生活呢。

马来西亚的教学与生活很快乐,与学生到当地的原始森林寻找瓷泥做作品,做想象中东方文化中龙的刻绘盘,闲暇会参加音乐会,少年时吹的一手好萨克斯在这里派上用场,还有,她甚至还在自己身上纹了一条龙。她喜欢这种动物,神秘可怖,幻化流动,释为无形,那龙,实为欲望的化身。年后,因母亲年老身体不好,芬荙不得不回国照顾母亲,入奥尔都大学教书为业,并创作作品。

在马来西与学生们在一起

马来西亚的创作

在马来西亚的创作与参加音乐会

芬荙的创作量很大,从年开始每年她都会创作几个系列,且多个系列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没有固定的主题,形式也很多样,并常以现成品与装置相结合,很难以现代艺术中的“风格”来框定她的创作。她好像是有些拒绝阐释的,她的作品有对价值与意义的反问。

我们大致罗列她11年至现在的作品:《TechniqueisCheap》《Coincidence》《FrontSeat》《Oppression》《TrickyHarmonie》《BlackBackStage》《LinearTree》《DeepInside》《Skyscrapers》《Dumbles》《CeramicReliefAPrivateSchool》。

TechniqueisCheap

廉价的技术

Coincidence

一次偶然相遇

FrontSeat

座位

Oppression

压迫

TrickyHarmonie

BlackBackStage

LinearTree

Skyscrapers

摩天大楼

CeramicReliefAPrivateSchool

结合名字与内容,我们大致会得出这些意象:串成的各类球体,悬挂的白色的陶瓷自行车轮胎,排成排的陶瓷黑白自行车座,类似龙与鸟残肢的压抑形象,他人施加的压抑,龙花鸟的合体怪物,马戏团小丑扔的循环木棒,没有窗子的摩天大楼,触摸哑铃,生命之树,“自己画自己”的陶瓷浮雕……这么多意象会觉出创作指向无聊无用、压抑内敛与反禁锢的生命张力。

最重的落脚点我想可以落在“语言”上,芬荙熟练掌握多种语言,土耳其语、意大利语、德语、英语,也包括艺术语言的萨克斯、绘画与陶艺。人是语言的动物,每一种语言都有着相应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也包括声音与文字,是一个可通过学习获得的技术系统。最重要的是人是通过语言表达准确的欲望与情感沟通。

芬荙谙熟语言的逻辑,也明白“能指”与“所指”,问题是她想跳出这个逻辑来呈现一些无逻辑无意义的东西,就像人生的意义也是很难说清那样,既然意义难寻,不如来一个玩笑与反讽。

就像“……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一样,她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心力去细心到忘我的程度来完成精美的刻盘,然后又去说刻画在上面的“青龙”“牛角”“云彩”与“粽叶”干扰了信号,作品会与真实的信号接收器形成对照,去反思它的功用,也会与《辛普森一家》形成语言的反讽。这种偏执的话语让人想到人的执念与花费大量时间与心力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与自己的创作过程也形成首尾的呼应。

Ican’twatchtheSimpsons,

causeit’saverycloudynight!

今夜多云,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

Ican’twatchtheSimpsons,

causeabullattackedmysatellitedish!

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因为牛角阻挡了我的卫星信号。

Ican’twatchtheSimpsons,

causemysatellitedishgotinfected!

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因为我的卫星被感染了

Ican’twatchtheSimpsons,

causethereisaflood!

洪水干扰信号使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

Ican’twatchtheSimpsons,causethere

isadragononmysatellitedish!

青龙盘旋在我的卫星上方使

我无法观看辛普森一家

《辛普森一家》

芬荙是通过语言来反语言的,语言本身可以无意义,就像人一样,过程可以兢兢业业精彩呈现,可最后会归向何处,安于何家,这也与她喜欢的德国文学相一致,施尼茨勒、卡夫卡、茨威格都有对既成的概念与系统的极端怀疑,对现实人类世界的嘲讽鞭挞,对自我深刻的反思与自省。他们都是虚无主义的,但却也皆怀有悲观之后对人性深度探讨与关怀,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人就是这样呢,有理性也有情感,有信仰也有虚无,有欲望也有玩笑。

芬荙的自省与反讽也让我想到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NuriBilgeCeylan),他的作品也如芬荙的作品一般,有对人的反讽与嘲弄,如《三只猴子》,也有沉闷封闭的自省与人性探讨,如《冬眠》。我记得《冬眠》里的镜头印象是土耳其的荒原,白雪封山,昏暗的冬夜,古堡里几人聊天,分别在不同的封闭空间聊天,敞开心扉也相互攻击,坦诚的不只是友好也有欲望也有绝望,最后的镜头是白马奔跑与冬夜的荒原中。

芬荙也有类似的情感,与母亲一起生活,生活中有爱也有控制,自己的欲望总不是别人的,可又如何处理,生活总是很难,但也充满温情,不如一起看一场家庭童话片《辛普森一家》吧。

孤寂的土耳其荒原

《冬眠》剧照

芬荙·阿尔丁FundaAltin简历

教育背景

奥都古兹·玛伊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多库兹爱吕尔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设计,硕士学位

多库兹爱吕尔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设计,学士学位

学术事业

-奥尔都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设计部,副教授

-奥尔都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设计部,助理教授

-亚萨尔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部,兼职讲师

-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助理教授

-美术机构陶瓷与玻璃设计部,讲师

展览(部分)

“8Mart-GSF??retimElemanlar?Sergisi”,国家联合展览,土耳其

“ElYordam?yla”,个展,奥尔都,土耳其

纸制品,国际联合展览,莱斯博斯岛,希腊

导师,国家联合展览,安卡拉,土耳其

“KastamonuüniversitesiKarmaSeramikSergisi”,国家联合展览,卡斯塔莫努,土耳其

“BüyükBulu?ma”,国家联合展览,伊兹密尔,土耳其

“G?lgelerveSiluetler”,国家联合展览,伊兹密尔,土耳其

SeyrüseferTranscontinentalMalaysia,国际联合展览,吉隆坡,马来西亚

“黑色后台”,个展,砂劳越,马来西亚

“前座”,个展,砂劳越,马来西亚

“会议”国际联合展览,砂捞越,马来西亚

“封闭的艺术展”,国际联合展览,砂捞越,马来西亚

“奥林巴斯工作室艺术展”,国际联合展览,埃斯基谢希尔,土耳其

“Farkl?veBirlikte”,国家联合展览,萨卡里亚,土耳其

“Tesadüf”,个展,奥尔都,土耳其

“KentleBulu?maIII”,国际联合展览,乌沙克,土耳其

“国际艺术学生的三烯醇”,国际联合展览,马尔马拉大学,土耳其

“熏烧”,国家陶瓷展,多库兹爱吕尔大学,土耳其

PlemenitasLukovdol,国际陶瓷展,克罗地亚

···要不再看看···

在大街上转转,顺便给你点颜色看看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文字/王军

编辑/土车

来源/上虞青

中华陶艺

为你第一时间提供业内资讯

有意者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222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