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美食 >> 瘸子帖木儿的那些武功,含金量如何
这篇文章并不在笔者的计划之中,而是纯粹的临时起意,起因是笔者无意间在贴吧看到,瘸子帖木儿(帖木儿帝国的创建者)在咱们这竟然有不少的拥趸!而这些粉丝们不但将其视为无敌的存在,甚至拔高到超过成吉思汗和汉尼拔的程度,简直是罔顾历史事实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蒙古骑兵那么咱们便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捋一捋瘸子帖木儿的那些“武功”,看看到底含金量如何。
首先,帖木儿军队在野战中的歼敌能力——帖木儿军队的核心与支柱是蒙古人与突厥人骑兵,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拥有强大的机动性,能够实施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再加上游牧民族擅长的骑射之术,特别适合打歼灭战。
帖木儿亲自指挥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野战,乃是击败奥斯曼土耳其的安卡拉之战。是役帖木儿所部总兵力在14万以上,还有几十头战象助阵,奥斯曼土耳其总兵力7万,兵力对比是2:1。最终,土军在右翼的鞑靼雇佣军(1.8万人)和安纳托利亚诸别伊(内有土军卫队1.8万人)叛变的情况下失败,连皇帝都被帖木儿俘虏。
毫无疑问,此战的胜利者是帖木儿,但是战后他并没有乘机夺取安卡拉,而是径直撤军,说明打的是一场击溃战,而非歼灭战,有相当数量的土耳其军队成功地逃回了安卡拉,再凭借坚城固守,导致帖木儿无机可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吉思汗灭金之战中最关键的野狐岭之战,是役蒙古军总兵力10万,金军40万,兵力对比1:4,而在成吉思汗超卓的指挥之下,蒙古军不但完败金军,并且将20万金军精锐悉数歼灭,从而是金朝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
此外,帖木儿无论是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战争,还是与金帐汗国、马穆鲁克王朝的战争,全都是单纯的击溃战,获胜之后敌军总是还保持着相当的实力,于是在他帝国的东西北三个方面上,始终被金帐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这些强敌所环伺,根本没有获得一个安全的战略环境。
其次,帖木儿军队的攻坚能力——出色的攻坚能力意味着在与农耕民族的较量中获得决定性优势,否则,便只能同那些游牧民族一较长短,无法获得更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财富资源。
撇开受阻于安卡拉城下,帖木儿与定居民族的主要较量发生在南面的花剌子模、阿富汗和印度,其中人口最密集、有坚固城防工事的只有北印度的德里。然而,彼时的德里苏丹国连年灾祸,国势衰微,内部又分崩离析,苏丹连拼凑出与入侵者同等数量的军队都困难,自然被其轻松拿下,连一场硬仗都没有打过——换句话说,帖木儿军队的攻坚能力,实际上从未得到真正的检验!
最后,帖木儿对手的综合实力如何——能战胜强敌的军队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无论是马穆鲁克王朝,还是德里苏丹国,甚或金帐汗国,全都过了巅峰期进入了无可挽回的衰败之中,自然不是崛起中的帖木儿的对手,而正处在上升期的奥斯曼帝国,在损失了数万军队和皇帝的情况之下,还保住了安卡拉,便是最好的证明。
帖木儿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在蒙古四大汗国集体衰落与奥斯曼土耳其强势崛起之间,在中亚出现了一个数十年的权力真空,而当地的突厥人、蒙古人及其他民族迫切需要有人来终结混乱的局面,时势造英雄,让他能够脱颖而出。其个人能力而论,权谋与外交手腕才是真正的强项,而非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