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帖木儿远征印度后,才发现印度只是一个衰败

发布时间:2023/3/14 14:38:05   点击数:

引言

帖木儿在察合台王室汗王们的遗产中找到了去到印度作掠夺式远征的传统。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与多卜被这支成吉思汗族王子们看作是狩猎的地方。我们已经看到他们在年至年之间,曾不停止地定期地以出没无常的骑兵队侵袭和蹂躏拉合尔与木而坦,破坏所碰到的一切,直至德里的城下,他们甚至在这里进行过数次的封锁。

这些侵寇都在很少的几个月内就被驱走,首先因为它的目的只是在抢劫,其次因为察合台蒙古人的面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德里算端国,它具有突厥或突厥-阿富汗的编制,穆斯林的宗教,它的君主是坚强的,例如阿老瓦丁·乞勒赤(-年在位)和摩诃末·伊本·秃黑鲁(-年在位),因此,它能够时常以贡赋或以武力去及时地挡住从阿富汗关隘中窜入的奔驰蒙的古人。归根到底,帖木儿的目标只在于重新开始对这世界上最富的土地进行抢掠式的果实累累的远征。但是,就他的惯例,他总以敬神为借口去掩饰他的图谋。

无疑,德里的算端王国基本上是穆斯林的,它的几个君主曾经采用有计划的虐待措施以强迫印度居民集体地改信伊斯兰教;但帖木儿认为他们对偶像崇拜表现得还过分宽大。《胜利书》告诉我们,只是为了对穆斯林教的敌人作战的目的,他再去进行征服印度。《古兰经》指出:“人所能够达到的最崇高的德行是在亲自去参加对宗教敌人的战争。所以,帖木儿总是致力于消灭不信教者,以便获得功勋和光荣的名誉。”在这种慈悲心的借口之下,他对于印度的政治情况有极其正确的报道。德里算端国在年时几乎包括全部的印度,但在几年后,它就很快地衰落下去了,并随之以领土的四分五裂。

几个大行省的总督从算端的政权下解放出来,各自开辟了自治的穆斯林王国。因此,从帝国分出了孟加拉,德干成为巴曼小算端国,随后又有乌德或礼温普尔与古杰拉特。这些地区性穆斯林王国的分离使德里算端国缩小至旁遮普与多卜境内,在旁遮普而且还有盐岭地区火喀尔部落的叛乱。再者,当时在德里统治的算端,马合谋沙二世(-年在位)是一个微弱的王子,他被坚强的宰相马鲁伊克巴勒所操纵。总之,帖木儿在印度所发现的是一个衰败的算端王国,它因各地总督的分离而已丧失了它的最富裕的行省。

年初,他派遣其孙皮儿·摩诃末为先锋。后者渡印度河后,围攻木而坦达六月之久始克之。帖木儿自己则率领大军于年9月24日渡印度河,放任其军队抢掠位于木而坦东北的达兰巴城,与其孙皮儿·摩诃末会师。他在萨特卢杰河岸击败了火喀尔族的酋长札思刺惕,然后顺着位于北纬30度稍南的从木而坦直达德里的小道前进。在这条路上耸立着由罗闭普特族酋长列笃勒詹德防守的巴特尼尔要塞。要塞攻破后为之削平。帖木儿占领西尔苏地,并夺获在德里西北7英里的洛尼要塞,以之作了他的大本营。

在尚未发动决定性的战斗之先,他认为屠杀对他甚方便的十万多个印度俘虏是可行的。在《帖木儿回忆录》内说,这个命令曾细致地执行了。12月17日,在巴尼八惕与德里间的朱木那河岸上帖木儿发动了对由算端马合谋沙和首相马鲁伊克巴勒统率的敌军的进攻。再一次获得了胜利。印度军的战象没有能够抵抗住帖木儿军的骑兵队,这是相同于昔日对马其顿骑兵队的情况,“很快便看到在战斗中象的鼻子到处被抛弃,和死人的身体与头颅混在一起。”当算端逃往古杰拉特时,帖木儿以胜利的入城式进驻德里。在穆斯林教会请求之下,他允许居民的生命安全,但他的兵士在征集食物时行为粗暴,以致引起居民的抵抗。

这种不幸的反抗遂激起了军队的愤怒,因而发生了在该城的抢劫、屠杀和焚烧。获利品是大宗的。在德里,自二百年以来,突厥--阿富汗算端们堆积了他们从印度的“罗阁”们手中抢到的黄金和宝石,这种举世无双的宝库只在转瞬间便落在乌浒河外地人们的手中。屠杀也不是轻微的,人头堆积成的高塔耸立在城的四角。不过,在可能的范围内,帖木儿根据他自已一贯的措施,对有技术的工艺匠则实行赦免,送其去美化撒马尔罕。帖木儿在德里住了十五天。他庄严地坐在印度算端的王位上,他欣赏了个战象或宫廷仪仗队的舞姿。“这些素有训练的象向他低头、拜跪,在同一时间作出叫声,像是在对他敬礼。”其后,这些象排成长队,被送到帖木儿帝国的各城:撒马尔罕、赫拉特、设拉子和大不里士。

帖木儿在德里最大的清真寺里作了他的礼拜,在那里的演说辞是用他的名字宣读的。总之,他以印度的皇帝自命,但如同在他处一样,他在作了破坏之后没有建立任何东西而离开那里了。年1月1日,他离开抢掠了的德里。他还去抢掠密拉特,削平了它的建筑物,将印度教徒的皮肤活剥下来,这种行为等于他完成了“圣战”的誓愿和早年所发出的敬神的诺言。

随后,他取道极北的大路,沿着锡伐利克山和旁遮普河上游而回本国。他在车那布河上游俘获了贾木的罗阇,使其背叛印度教而改信伊斯兰和吃牛肉。在途中,他接到克什米尔穆斯林国王西甘德沙愿降为他的藩臣的文书,他没有去克什米尔而直接回到阿富汗。在启程前,他册封一个印度穆斯林贵族黑的儿汗·赛亦德为木而坦和旁遮普的国王,这人在十三年之后即成为德里的算端。

实际上,帖木儿就他一贯的作风在动摇了德里的印度-穆斯林帝国后留下一个完全混乱的国家,他在那里破坏了一切而没有任何建设。他的来临是为了所谓战败婆罗门教,但是印度的伊斯兰教却受到了他的猛击。这个比较受过教育,对波斯文学和伊朗艺术爱好之人,他参与了旧世界中最精致的文明的一种,但他的行动则如同一个部落的酋长,为抢劫而抢劫,由于对文化价值不了解而进行屠杀和破坏。伊斯兰教的这个奇怪的先驱他却在伊斯兰教在印度正向前进的先锋的背上击以拳头。以这同一种态度他将去对待正在罗曼尼前进的奥托曼帝国。

帖木儿与玛麦鲁克人

在近东方面,帖木儿发现在他的面前有两个穆斯林强国:玛麦鲁克王朝和奥托曼帝国。玛麦鲁克人王朝自年起便占有埃及,自年起占有叙利亚,它在基本上是一个军人国家,因为玛麦鲁克王朝的突厥-车尔克思民兵团,即国王御林军,曾于年废除了合法的王朝,将自己的将军们送上开罗的王位,以军人贵族阶级去统治被它剥削的阿拉伯居民。

我们记得,玛麦鲁克人曾于年在安扎鲁德战役中完全抵抗住了蒙古的征服,将波斯的蒙古人驱逐至幼发拉底斯河以东。但在14世纪末,曾经从叙利亚驱逐过十字军和蒙古人的强盛的军事组织开始衰弱了,这是因为在玛麦鲁克将军们之间发生了为争夺埃及-叙利亚的封地和王位而引起的不间歇的内战。玛麦鲁克算端巴儿忽黑(-年在位)尽管是个坚强的人物,他终生致力于平定他的部将的叛乱。当帖木儿向他建议结盟时,巴儿忽黑深知在东方形成的新的强国将对玛麦鲁克帝国带来危险,他遂将前者派来的一个大使杀死,并曾数次让巴格达的算端阿合马·札刺亦儿前来避难;我们在上文看到,后者是被乌浒河外地征服者驱逐逃外的。

巴儿忽黑的儿子和继承人,年轻的法刺只算端(-年在位),从登基之日起便拒绝承认帖木儿的宗主权和引渡某些避难者。帖木儿遂决定向他作战。这时,帖木儿正在马拉地牙方面,他从安塔布大道南下至叙利亚,进军阿勒颇。在这城前,他击败了帖木儿塔失总督指挥的一支玛麦鲁克军队,他从印度带来的战象曾使敌人惊惶夫措。他立即占领了阿勒颇,而在四天之后,帖木儿塔失交出了内城。在作了阿勒颇的主人翁后,帖木儿即表现出他的双重的故态,即决疑派的文士和人的屠杀者。

他施行诡计,向伊斯兰教的博士们提出一个疑难的问题:在这次战争中,他的兵士的伤亡或玛麦鲁人的战死,二者中谁将有权得到殉难者的称号?随后,他和他们讨论神学,使后者感到最难堪的是,他强迫这些正统逊尼派教士们承认阿里为合法的哈里发之一。在和神学博士们辩论这些华藻的论文之余,他下令屠杀内城的防军,树立“人头塔”,抢劫全城。这个大城市的市场是近东商业主要集散地之一,它的被抢掠延续了三日之久。

其后,帖木儿占领哈马、霍姆斯和巴阿勒别克,而出现于大马士革之前,这时玛麦鲁克朝年轻的算端法刺只自开罗前来,以其亲临阵地激励防守该城者的士气。年12月25日,法刺只企图趁帖木儿军转移阵地之时,进驻忽塔,以突袭敌人于不防;但在一次艰苦的战役后,他还是败退下来了。由于在他的周围有叛徒的威胁,法刺只遂放弃大马士革而回埃及。这城中的权贵们于失望之余决定向敌投降。在他们为此目的而派往帖木儿处的代表团中有突尼斯的大史学家伊本·喀勒敦。“帖木儿对历史家的不凡的姿态感到惊奇,对他的讲话感到眩惑,他让他坐下,感谢他给以机会使其能够认识一个如此博学的人。”征服者手持念珠,口口声声不离虔诚和慈悲,他给谈判者以保证,因之,城门打开了。不过,内城还是在抵抗,直至最后才行投降。

在占领了大马士革之后,帖木儿加倍了居民自行赎罪的款额,夺取所有他们的财富。《胜利书》告诉我们,他的所以将该城抢掠一空和屠杀一部分居民是为了惩罚大马士革人在公元年时对“先知”的女婿阿里不曾信服。在这种种暴行之中,一场可怕的火灾烧毁了城市的大部分,使许多人死伤,伍麦叶朝人修建的大清真寺也遭到损害。当时还有数千避难者在烟火中死亡。年3月19日,帖木儿离开大马士革。他带回去了该地所有的工艺匠,丝织品匠,兵器匠,玻璃匠,陶器匠等,以便去美化撒马尔罕;强迫大批文人学士随他出走,还有众多之人被降为奴隶。在这些流放人之中有未来的史学家,时年方十二岁的伊本·阿拉卜沙,他在若干年后,为了复仇起见,写了一部极尽冷酷的关于征服者的书。帖木儿在完全破坏了叙利亚之后,在他撤退时没有建立任何正式的政权。它即时被玛麦鲁克人再占领了。

帖木儿与奥托曼帝国

帖木儿战败了喀什噶尔的成吉思汗的后裔,俄罗斯南部的蒙古人和印度的算端。我们方才看到,埃及的算端对他是如何地不足轻重。在他的面前,唯一的强大政权却是奥托曼帝国。奥托曼算端巴耶西德曾使奥托曼帝国到达它的极盛时代。在他的父亲死后,他被拥戴为算端,这时他正在击溃塞尔维亚军的科索沃战场上,他完成了征服塞尔维亚,吞并了保加利亚,在小亚细亚吞并了突厥族艾米儿国亚伊丁·哈鲁罕、闵提舍和凯尔绵,甚至喀喇蛮大土库曼艾米儿国,最后还吞并了迦司塔牟尼艾米儿国和在迦帕朵西亚的以前为不儿罕丁艾米儿国的城市脱哈特锡瓦斯与凯塞里。

年,他在尼可波利斯击溃了匈牙利国王西基斯孟和勃艮底国王子约翰“大无畏”的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巴耶西德“光明王”,如人们这样地称呼他,统治着一个大帝国,它在欧洲包括色雷斯、萨罗尼加以外的马其顿、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保护国;在亚洲包括安纳托里亚,它[东南]至托罗斯山脉(在此与玛麦鲁克的西里西亚分界),[东北]至亚美尼亚的群山(在此与帖木儿的国家分界),[北]至本都山脉(在此与希腊人特烈比宗德帝国分界)。曾经战胜了法兰克-勃艮底的光辉的骑兵队的他的军队是有理由可称为近东最好的战斗力量。当他将从希腊人手中夺取已经始封锁了的君士坦丁堡时,似乎他是在完成他的征服的前夕。在这一次,帖木儿是遇到了和他相称的敌人。

二者都这样感觉,互相张望,各等机会,好像他们都在犹豫拿出自己的赌物,一个以征服亚洲为利益,另一个以征服巴尔干为果实,作孤注一掷。巴耶西德首先冒出了不友好的行为,他要求额儿赞章和额儿哲鲁木的大公达黑登艾米儿承认他的宗主权;我们在上文已经看到,这个大公是帖木儿的藩臣。帖木儿信任这个土库曼族酋长,他为他守卫着小亚细亚的边界,帖木儿在抢掠德里之后为他赠送了一只战象。相反的,巴耶西德在他的国境内收留了另一个土库曼族酋长,他是达黑登的政敌,即曾被帖木儿所驱逐的“黑羊”部落酋长哈喇·玉素甫。

所以,斗争是因两个藩臣问题而引起的。帖木儿保护达黑登,巴耶西德则支持哈喇·玉素甫。《胜利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道关于这个问题的文书,它是帖木儿致巴耶西德的。帖木儿首先对奥托曼王朝的阴暗的起源加以切齿痛恨的侮蔑,然后宣称他也重视奥托曼帝国在保障欧洲的伊斯兰教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和算端在这方面所胜利地完成了的圣战。因此,他饶恕了他的竞争者。不过,这个罗马化了的突厥人,罗姆的凯撒面前,他是以突厥族的真正元首,合法的君主自命。

在比较了两个帝国的大小之后,他以威胁的口吻结论道:“像你这样小的王子能和我们较量吗?”巴耶西德感到不服,回答道:“我们追赶你一直到大不里士和孙丹尼牙。”在接到这个回答后,帖木儿即向小亚细亚进军。他在额儿哲鲁木和额儿赞章接受了藩臣达黑登的朝见。9月初,进入奥托曼帝国领土,围攻设防城市锡瓦斯。由于濠沟工事和围城火器的轰炸,锡瓦斯不待最后的猛攻,在二十天之后即行投降。帖木儿饶恕了穆斯林们,但他活埋了或投入井中四千多在奥托曼兵团中的亚美尼亚籍兵士。

然后,他削平了该城城墙。这一次,帖木儿没有再向前进。他不能深入小亚细亚,因为这时他的背后受到玛麦鲁克军和在巴格达暂时复辟了的阿合马·札刺亦儿的威胁。在这个时期,他将去击溃在叙利亚的玛麦鲁克人并征服巴格达。完成了这步工作后,他再回到小亚细亚。趁他不在时,巴耶西德从达黑登手中夺取了额儿赞章城,并俘虏了艾米尔的家属。帖木儿从叙利亚和巴格达回来后,并没有即刻进行反攻。他在哈喇巴格度过-年冬季,在春季,他去到格鲁吉亚的边境,同时他在进行着集中兵力的工作。

在年6月,他才对奥托曼帝国进行侵略。首先,他把达黑登辅立在额儿赞章的王位上,然后去到锡瓦斯平原检阅他的军队。“有一些骑兵团的军旗是红色的,他们的盔甲、马鞍子、马背毡、箭筒、腰带、长矛、盾、铁锤,同样都是红色的。另外一些兵团是黄色的,是白色的。有的部队穿着锁子甲,有的则是铠甲。”不久,帖木儿取道凯塞里进军安卡拉,因为他听到巴耶西德是在那里。年7月20日,在该城东北的乞不喀巴德展开了决定性的战斗。它从早晨六点钟延续到夜间,有一百万人左右参加。巴耶西德曾命令被他征服民族的兵员追随在他的军队的后面。

塞尔维亚人和他们的国王艾蒂安对他始终是忠实的,以至于引起帖木儿的惊奇,但亚伊丁、闵提舍、哈鲁罕和凯尔绵的突厥人则在看到他们的王子是在帖木儿的军中时就实行倒戈了。另一方面,帖木儿曾很好地利用了他从印度带来的战象。巴耶西德率领一万近卫军和塞尔维亚人终日迎战,直至他的卫队丧亡殆尽和日已落山时才决定逃跑。他和他的一个儿子为敌人所俘。帖木儿以礼貌待其敌人。但是因为算端想逃跑,他让他在一个有槛的驮轿内旅行各地,后人夸大说这是“铁囚笼”的起源。被灾难摧毁了自尊心,受了致命伤的巴耶西德在几个月之后便死去了。在奥托曼军队被击溃,算端成了俘虏后,帖木儿的征服安纳托里亚西部只不过是一种行军式的散步。

他在屈塔耶稍行停留时,他的先锋军已直奔布鲁斯去抢掠奧托曼的首都,舍里甫丁和伊本,阿拉卜沙告诉我们,这些胜利者在那里是象一群野件般在行动着。美丽的城市被付之一炬。帖木儿的孙子不别奔驰至尼塞,含里甫丁以满意的心情告诉我们说,“他沿途尽情杀数和抢掠一切所遇到的”。帖木儿自己则去围攻属于罗德斯岛骑士们的伊斯密尔城。在进攻之前,他责令守城司令长官吉岳木·德·孟忒教友皈依为穆斯林。当然,后者是坚决拒绝的。根据《胜利书》的记载,围城是从年12月2日开始,于两星期后攻克之日终结。

屠杀是普遍的,只有极少数的骑士曾为基督教国家战船所收留。《胜利书》夸大了在基督教世界领土上的这次胜利。这是由于它要为帖木儿作辩护,因为虔诚的穆斯林们曾有理由控诉后者在毁灭奥托曼帝国的同时对伊斯兰教的扩张给以严重的打击。伊斯密尔的占领和随之而来的屠杀使安卡拉的战争即刻转变成为一次圣战。“奥托曼算端曾经无用地围攻了七年的伊斯密尔,在两星期内却被帖木儿占领了,穆斯林们以庆祝上帝赞颂辞的仪式而进入该城,他们向上帝感谢地献上他的敌人的头颅。”随后,帖木儿军包围突厥-意大利贸易重镇佛塞城,该城很快就以贡赋自赎而行投降。

热纳亚籍商船贸易公司以该城对岸的开俄斯岛为财产,它也向帖木儿表示了敬意。至于拜占廷的摄政王约翰七世,在他同样地接到了警告要他承认帖木儿的宗主权后,他即刻派出使节,表示接受。尽管有在伊斯密尔的屠杀,帖木儿的战胜巴耶西德确实拯救了基督教世界。因为自巴耶西德于尼可波利击溃了十字军之日起,被奥托曼人紧密地封锁着的拜占廷即有朝不保夕之势,它的陷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奥托曼人在安卡拉忽然受到的失败却给拜占廷帝国以保证,使它能够出乎意外地再残存半个世纪。因此,由于事变的不可预知的影响,拜占廷遂成为乌浒河外地征服者在前亚细亚所获胜利的主要受益者,这犹如莫斯科大公国是同一征服者战胜金帐汗国后的最大的受益者一样。在击溃了奥托曼帝国之后,这种受益对巴尔干基督教国家则更为显著。帖木儿始终在采取措施,使它不得复起。他在突厥人的小亚细亚庄严地恢复了在十多年前被巴耶西德所毁灭的几个艾米儿酋长国。巴耶西德曾在弗里吉亚东部和黎高尼亚推翻了喀喇蛮的酋长阿老瓦丁;帖木儿却在科尼亚和刺朗答辅立阿老瓦丁的儿子摩诃末二世。

结语

同样,他在帕甫拉戈尼亚恢复了伊斯芬迪亚尔·斡格鲁王室的迦司塔牟尼艾米儿;在西弗列的马尼西亚,他以黑德儿沙为哈鲁罕的艾米儿;在屈塔耶和哈喇喜撒儿他以雅库伯为凯尔绵的艾米儿;在埃弗思附近的伊昂封地上他恢复了亚伊丁的艾米儿爱薛;在哈里,他恢复了闵提舍的艾米儿伊勒牙思;在吕西亚,他恢复了帖喀的艾米儿斡思蛮。奥托曼在亚洲的领域又重新缩小,几乎仅包括弗里吉亚北部、比忒尼亚和米细亚。为了使奥托曼人更衰败下去,帖木儿暗中挑唆在巴耶西德的诸子间因争夺遗产而发生的不和。

参考资料:《胜利书》《古兰经》《草原帝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ms/24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