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暴恐毒瘤泛突厥主义洗脑阴影下的新疆

发布时间:2017/8/24 13:27:44   点击数:

从土耳其到中国的西北,生活着近1.7亿人口,多达10多个国家和地区操突厥语系的各个民族。由于语言、宗教、习俗、文化相近,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一直就是困扰新疆及其他西北地区影响最深刻的外部环境因素。

时至今日,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泛突厥主义在以土耳其为大本营渐成主流思潮,为世界各国治理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增添了一副巨大毒副作用的迟钝剂,大大降低了世界上深受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国家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和流血牺牲,也为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平添了诸多不利因素。

两年前,土耳其幸福党在伊斯坦布尔发起逾万人集会,抗议中国所谓"虐待新疆穆斯林"。会上有人高举着热比娅肖像,"解放东土耳其斯坦"口号声起伏不断。与此同时,土耳其97个民间组织联合署名,由"突厥世界人权协会"会长布史苏尔向联合国驻安卡拉代表处递交一份申明,要求调查"新疆突厥人所遭到的人权侵犯",呼吁"东突厥斯坦出现的罪行"应该递交到联合国和伊斯兰会议组织讨论。

最引人瞩目的是来自时任土耳其总理的埃尔多安,竟然宣称"我们(土耳其人)与维吾尔人是兄弟",称中国在新疆"像是搞种族灭绝",呼吁"中国放弃同化政策",并承诺要为热比娅等疆独分子进入土耳其发放签证。

中土两国因新疆问题的外交龃龉,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新疆的疆独分离主义称为"东突运动",而非海外所说的"东土耳其运动",除却政治考量以外,也有不愿把土耳其牵扯进去之意。而此时土耳其官方对也对埃尔多安言论的进行了纠正——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土耳其外交部以向中国间接道歉的方式纠正埃尔多安"种族灭绝"的表述,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称,他不知道有任何将新疆近来的事件递交联合国安理会的企图---亦表明土耳其官方外交立场上对新疆问题依然秉持谨慎小心的现实主义态度。

但现实的政治层面,土耳其确是新疆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从东土耳其斯坦来!"

"喔,我亲爱的同胞,你们还在契丹人的统治下生活吧。"

这是"流亡"维吾尔人在土耳其经常碰到的情景。土耳其以突厥国家"老大"自居,宣称是一切突厥语民族的祖国,多年来一直接纳包括所谓维吾尔族人在内的突厥语"难民",以此显示"种族友善"和"人道主义责任"。

土耳其是"流亡"维人最向往的地方,除了可自由结社集会,且毫无因证件过期被捕和遭遣返的担忧,时常还有政客和议员前来嘘寒问暖,实际干着煽阴风点鬼火的可耻勾当,而在中亚其他突厥语系国家,却无此待遇,尽管那里同样生活着众多的维人。

年,"东突运动"领袖艾沙·尤素夫·阿布泰金在伊斯坦布尔去世,时任伊斯坦布尔市长的埃尔多安下令为其修建公园和纪念碑。

"领导东土耳其斯坦运动精神领袖艾沙是所有突厥民族的领袖,也是土耳其的朋友。"从来以"口无遮拦"著称的埃尔多安曾在纪念活动上如此评价艾沙。"你北京的事我不管,我伊斯坦布尔的事你也别管。"埃尔多安强硬的回应。

公园入口有"突厥"国旗,园里有艾沙铜像,土国外交部顾及两国关系,曾多次派人前往摘旗,但遭到抵制,并叫嚣"突厥人的旗帜只能升起,不能降下"。

土耳其与东突厥主义

历史学家将生活在从土耳其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十几个民族统称为"突厥语诸民族",因为他们有相近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祖先起源传说、狼图腾崇拜,都自称是突厥后裔。

其中以土耳其所占比例最大,约万,维吾尔人口占到第四位。中亚地缘政治,中、俄、伊、土四大国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在经济上占优势,俄国有传统力量的凭借,伊朗有宗教优势,土耳其则集宗教、文化、种族优势于一体,近年则在中西亚外交中猛打同语同种的突厥派,即泛突厥主义。

文化泛突厥主义提出突厥民族"三统"问题(语言、思想、行动统一),而政治层面的泛突厥主义者则计划在中亚建立各突厥国家,然后实现大联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为赢得良好的国际生存空间,总统凯末尔一直压制着,试图把土耳其民族主义控制在安托利亚半岛,即民族边界之内。但泛突厥主义散步到全世界突厥语民族中,文化泛突厥主义,在突厥语民族中则扎根更深。泛突厥主义思潮甚至影响了中国新疆局势几十年。

30年代,欧洲法西斯运动兴起,某些新生代泛突极端分子沾有了纳粹主义气息,"突厥种族高于一切"、"突厥种族优于其他种族"是他们的口头禅,但在"凯末尔主义"的压制下,始终不得志。

从来就很国际化的新疆政治

中亚民族宗教的盘根错节、大国地缘政治错综复杂,致使近世中国新疆——这片富饶土地上,既撒满美酒鲜花,也流淌着鲜血与眼泪,是国内外各种势力集团与意识形态厮杀的战场。维吾尔人反倒不是这里的主角,其国际化情形从来就不容忽视。

清朝初年,准格尔、杜尔伯、土尔扈特、和硕特四大部组成的漠西蒙古控制着西北与西藏,准格尔统治西蒙古后称雄天山南北,控制中亚,盛极一时。沙俄逐渐东侵,汗王葛尔丹既接受清廷册封,又接受沙皇册封,与双方周旋,力图扩张,幻想建立大蒙古帝国。

经康雍乾三代帝王,与多位西蒙古汗王争战,最终信奉黄教的准格尔部被全部消灭,只留下一个地名,遂有了全疆及中亚彻底伊斯兰化和突厥化。满清控制新疆后,好景不长,先后经历大小和卓之乱、张格尔之乱,同治年间又爆发了西北回乱,安集延(今乌兹别克境内)人阿古柏趁机占据了新疆大部,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沙俄随后出兵占据伊宁河谷,清朝在新疆只剩几个据点,大片国土几乎全部丧失。

阿古柏心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请求苏丹册封其为"埃米尔"(有总督、国王、亲王之意),自认是"属国",(中国一直以来都自认为是大国,所以中国人以成为别国的属国为耻,而事实确实如此,只有小国才会以成为强国的属国为荣)从奥斯曼请来了军事顾问,获得军火援助。外交上,阿古柏在忽视新疆的恶果与觊觎新疆财富的英国之间周旋。

年前后,已经吞并中亚的沙俄只得调兵围剿。第二年,左宗棠率军西征,沙皇在吃不到新疆的情况下,向湘军提供军火粮食收拾阿古柏。沙俄刚平息塔什干暴动,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待战争结束,清廷已彻底平定新疆,被沙俄占据长达10余年的伊宁也被收回。年,清廷颁旨,新疆正式建省。

民国时代,先后经历杨增新主政的小康年代、金树仁统治的动荡时期,盛世才最终在苏联帮助下,成为新疆王。直到抗战末,中国中央政府力量才正式进入新疆。(国家乱则不兴)

三四十年代,"世界各民族之父"斯大林的巨手一直在新疆各种势力间搅浑水,用"双泛主义"和民族主义作为煽动工具,以金钱和武力为后盾,甚至直接派克格勃及正规军入疆,策划了两次东突国闹剧。搞第二次的目的,是想勒索中国在东北和外蒙的利益。

国民政府反对新疆独立,但同意高度自治,张治中辞去主席一职,年任命维吾尔人麦斯武德担任联合政府主席,麦被称为数百年来第一个主政全疆的维吾尔人。年国共内战即将结束,以省府秘书长艾沙·尤素夫·阿布泰金和建设厅长默罕默德·伊敏为首的一派不愿与中共合作,出国流亡,先后到达土耳其,被称为第一波正式移民土耳其的维吾尔"开拓者"。

60至80年代,苏联仍通过阿拉木图、塔什干电台,每天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向新疆展开宣传攻势:"东突厥斯坦是维吾尔人的祖国。"

50年代初,新疆进行恢复苏籍和鼓动中国人加入苏籍的工作,到50年代初,中苏边境多跨境民族,很多人有双重国籍,包括大量党政军干部。50年代末,中苏分歧日显,就变成了遣返苏侨(有苏联护照)运动,苏联也鼓动中国边民移民过去,据说全疆年就遣送苏桥99余万人。

年,新疆军区两名少将马尔果夫和祖龙太耶夫向北京打报告,称与十几名军官要求一起去苏联,结果二人与苏联特工的煽动下,中苏边境出现了惊动世界的"伊塔事件"(时称"伊塔反革命暴乱"):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20余县,6万多人拖儿带女,扔下房舍和器具,逃往苏联,有些县城跑得仅剩几百户人。

此事件因苏联多年强势影响所导致,当地少数民族人以苏联为祖国,孩子们甚至不知北京是哪国首都。吸取教训之后,开展"三个一"(一个党、一个国、一条路)教育。但因为那次逃亡,民汉人口比例被倒换过来。一是对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较为宽松;二是,根据新疆居住的同胞口述称:城市地区汉人较多,乡村地区维族人较多;当然新疆也符合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大杂居小聚居,当地也有其他少数民族聚居。

苏联对新疆的影响直到60年代后才彻底削弱。

土耳其的维吾尔流亡者

从文化和种族上看,当年的维吾尔精英对土耳其更心驰神往。

艾沙和伊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风云人物,被视为海外"东突运动"元老及"火种"保留者,在土耳其和突厥语各民族中有一定知名度。年代末新疆联合政府中维吾尔族官员,几乎都参加过之前的东突运动,从泛突及不同程度分离主义角度来看,各派之间区别在于对待苏联的态度。艾沙赫伊敏被认为是温和派,他们可以接受中华民国之内的自治,而不愿被斯大林吞掉,或在斯大林庇护下的"独立",他们同意中国政府驻军新疆,政治上倾向国民党,对苏联抱敌视态度。

非官方层面,至少土耳其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资助及活动空间,逐渐使该国变成全球东突运动的总部,随着德国和美国维吾尔移民增多,这个"东突心脏"的作用才适度减弱。

艾沙和伊敏在土耳其继续领导东突运动,先后创办《东土之声》、《东土新闻公报》、《自由土耳其斯坦学报》等政经和文化刊物,用英文、维吾尔文、土耳其文出版。伊敏早年撰写的《东突厥斯坦历史》自然是培育年轻人"民族意识"的教材。

伊敏年去世后,艾沙成为实质上的领导人,先后建立"东土流亡者协会"和"东土基地",基地的目的是"致力于维吾尔文化和社会身份的保存",为年轻一代提供精神资源,艾沙认为其重要性胜于谋求独立和暴力"复国"。

为使国际社会不忘东突,艾沙利用一切国际场合发出声音,艾沙的长子艾尔金·阿布泰金亦是著名东突活动家,"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的创立人之一。该组织吸纳了五大洲几十个"流亡政府"及分离主义组织作为会员,艾尔金曾任总秘书长。"世维会"成立后,艾尔金担任了首任主席,其继任者是热比娅。

作为早年突厥语诸民族中文明成就最高的维吾尔族,东突通过文化泛突作为纽带,得到不少土耳其政要和知识分子支持,在这个以"一切突厥人祖国"自居的国家,有人称维吾尔是其"文化母亲"。

土耳其作为泛突心脏的输血作用自然功不可没。经过中亚,艾沙与伊敏的精神资源渗透至新疆,八九十年代影响力不可小觑,自此开始与"双泛"长期角力。

据《三个主义队新疆教育领域的渗透及对策研究》一文透露,年新疆大学历史系两个学生刻印和传播伊敏的《东突厥斯坦历史》,有的师范学生毕业后,把这个作为教科书向中学生讲授。

仅年,喀什维吾尔高级中学高二15名学生成立了"母系突厥解放组织";另有5名学生成立"阿塔图克解放组织(凯末尔又被称为阿塔图克,意为突厥国父)";和田地区墨玉4名中学生成立了"天山联盟",墨玉县一中有13名学生成立"东土耳其斯坦民族解放党"。

90年代,新疆大学生中,"东土族解放"、"青狼青年联盟"、"天山雄鹰联盟"、"东土耳其斯坦子弹"、"兰狼解放"、"东土伊斯兰党"、"东突星火联盟"一类组织纷纷涌现。

年,《东突厥斯坦历史》在安卡拉出增补版,《东土之声》经过连载后,大量流入新疆,疯狂传播。去世的新疆文联作家土尔贡·阿勒马斯在此期间先后出版了《维吾尔人》、《匈奴简史》、《维吾尔古代文学史》,后来自治区党委在全疆文化教育界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认为这三本书是"双泛"大毒草、伊敏的流毒,破坏祖国统一,损害民族团结。

土耳其的突厥外交

作为世俗化自由化程度最高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有极其独特的政治体制---"政党执政,军队监国"。二战后,作为凯末尔主义大本营的军队坚守世俗主义,时常"挺身护宪",抵制政府的宗教化政策,压制极端宗教力量,局势稍稳后又开启选举,还政于民。每当此时,激进泛突或宗教势力就暂时退缩到文化生活领域。

土耳其通过接受中亚突厥语民族留学生,出资援建大学、清真寺,设立文化机构,提供贷款等方式,土耳其政府定期召开"突厥语国家首脑会议"、"国际突厥语民族团结合作大会",政治、经济、文化议题无所不包,甚至与阿塞拜疆有"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之类的议题,并已着手建立欧洲议会那样的"突厥语国家大议会"。

"有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地区,为什么不创立突厥语地区,我们需要改写我们共同的历史,各国应统一语言";"要建立突厥联邦,历史给了我们独特机遇,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根源,我们要经济一体化,才能使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同一立场";"国际关系委员会的必要性工作即突厥世界联合行动,要公平解决东土维吾尔问题"……这些都是与会各代表提出的议题。

艾尔多安强调,土耳其会在外交上日益加强突厥因素,当作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手段,他呼吁各国"拥护土耳其突厥合作的外交政策,统一在国际社会的立场,以便有效地对付孤立突厥语国家的企图"。

共和人民党是凯末尔创建的政党,民国时代中国称之为土耳其国民党,意识形态为凯末尔主义,土耳其目前第一和第三大党都有不同程度的泛突倾向、比较浓厚的宗教背景。起码能说明,泛突在近二十几年的土耳其,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埃尔多安就是正义与发展党的主席。

在有"东突厥大本营‘之称的土耳其,同样有很多泛突主义刊物,不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突厥祖国》《突厥联盟》、《我们的圣地》、《突厥文化》、《突厥斯坦之声》……他们经常指责政府冷漠无情,不关心国外"有压迫的突厥同胞"。

无疑,双泛思潮在土耳其全社会抬头,为北京处理新疆问题解决了平添了诸多不利因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wh/133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