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文化 >> 佳文赏析ldquo一带一路rd
核心导读
自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超出国内外社会各界预期的成绩,正在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平台。截至年1月,已有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年8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而且强调要在建设项目上下功夫,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画好“工笔画”,就是要做好每一个建设项目,让这些项目真正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学术界提出了新命题,需要对已有建设模式和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产出对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为此《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地理学报(英文版)》)特邀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刘卫东研究员担任特约主编,依托中科院先导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组织“‘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专辑(SpecialIssue:CaseStudiesofBeltandRoadConstruction),共8篇论文,于年第5期出版,为您奉上“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全球生产网络时空格局演变以及包括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蒙内铁路、中欧班列、TCL波兰工厂、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和安伊高铁项目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的深入剖析。特
邀
主
编
刘卫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前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等。AreaDevelopmentandPolicy创刊主编,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副主编,以及ProgressinHumanGeography、ContemporarySocialScience、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等期刊编委。先后主持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项目、重点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及STS项目、重点部署项目等。曾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近年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研究。
专辑目录
文章速览
01“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
刘卫东,姚秋蕙
当前西方的认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存在差异,这对中西方学者构成了挑战。为了缩小这一差异,需要在项目层面开展深入的案例调研和比较研究。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wh/2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