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文化 >> 霸权衰落6月第一天,土耳其公开叫板美国,
历史已经证明,但凡通过侵略和扩张所缔造的霸权,往往都不具备可持续性。
年前,全世界见证了“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泯然众人。而现在,自诩为“民主灯塔”、“山巅之城”的美国也难逃这一铁律。
6月伊始,美国至少传来了3个“美式霸权走向衰落”的信号。
信号一,土耳其公开叫板白宫。
不久前,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表示,针对土耳其采购俄制S-系统的问题,华盛顿已向安卡拉提出了“替代方案”,土耳其知道该怎么做。
谢尔曼口中所谓的“替代方案”,其实就是要求土耳其放弃采购S-,转而购买美国“爱国者”导弹系统。
然而,土耳其的选择却打了谢尔曼的脸。
6月1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土耳其不会同意某个国家提出的放弃使用S-导弹系统的建议。很显然,恰武什奥卢口中的“某个国家”,指的就是美国。
自拜登上台以来,美土关系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态势。此前,由于土耳其执意购买S-系统,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土方“踢出”F-35战斗机计划。
此外,拜登还公开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承认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一战期间对万亚美尼亚人实施的屠杀为“种族灭绝”的总统。
面对拜登的频频挑衅,土耳其埃尔多安也不惯着,不仅铁了心要采购S-系统,还扬言要终止美土在年缔约的国防与经济协定。
美国高估了自己霸权的威慑力,低估了“刺头”土耳其的反抗能力。
信号二,美国被爆大丑闻:强行扣押伊朗油轮,并将船上的石油全部卖掉。
几天前,美国能源信息署突然发布消息称,美国分别于年10月和年3月从伊朗进口了数百万吨原油,是近30年来的首次。
这一消息虽突然,但却并不突兀——眼下正值美伊伊核谈判的关键阶段,美国希望借此向伊朗示好,推动重返伊核协议进程。
但问题在于,自特朗普年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以来,美国至今仍对伊朗进行着严厉的制裁。不仅自己不进口伊朗石油,还要求自己的盟友也这么做,甚至扬言“谁和伊朗交易就制裁谁”。
而现在美国突然宣布进口伊朗石油,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过这事还没完,更劲爆的内容还在后头!
当地时间31日,美联社报道称,根据美国司法文书显示,今年2月,美国在阿联酋附近海岸以“试图隐瞒油轮的目的地”为由,扣押了一艘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油轮,并依照“反恐法律”没收了船上的货物。
随后,美国一招“瞒天过海”,将这艘油轮拖到美国本土,并将船上的万桶石油卖出,获利1.1万美元。
美媒认为,美国很可能在去年和今年,通过类似扣押别国油轮的方式,从伊朗“进口”了石油。
无端扣押伊朗油轮,还将别国船上的物资卖掉获利,事后竟还大言不惭地声称从伊朗“进口”了石油,说难听点,美国的这一行径和强盗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愈发拙劣的演技背后,凸显的正是美国的“不自信”,美国已经越来越没有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样子了。
信号三,拜登挑衅普京后,俄罗斯外长直戳美国“软肋”。
本月16日,拜登将在日内瓦与普京进行上台以来的首次会晤。会晤还未开始,美俄之间就迸发出了浓浓的火药味。
上周日(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当天,拜登在演讲中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美俄首脑峰会中,他将就人权问题向普京施压。
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对拜登的挑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击美国要害。
拉夫罗夫表示,如果拜登想要讨论人权问题,俄罗斯愿意奉陪,但这种讨论必须是双向的,首先应该谈谈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中,示威者遭逮捕一事说起。
不得不说,拉夫罗夫的这段话集简单、直接、强硬、艺术于一体。在拉夫罗夫看来,在对美国进行反击过程中,与其被动解释,不如选择直击美国要害。
一回合交锋下来,美俄谁占上风,谁处下风已经一目了然。拜登想给俄罗斯一个下马威,却没成想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被反将一军。
半个月后,拜登又会和普京擦出怎样的火花,且静静等待吧。好戏,还在后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