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饮食 >> 一线风采丨让青春与汗水在赞比亚土地上发光
十五团圆,月华如洗,
亲友齐聚享天伦;
其乐陶陶,其景融融,
独你一人在异乡,中秋十五思故乡。
中秋佳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坚守在赞比亚恩多拉机场项目建设一线的刘晓通来说,团圆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请和小编一起,去听听他在项目现场的故事……
让青春与汗水在赞比亚的土地上发光缘起赞比亚
年6月,在赞比亚中北部的恩多拉市,一座由中国政府提供贷款、中国央企承包建设的现代化国际机场破土动工。
国检集团下属子公司北京天誉作为第三方检测单位,在该机场项目设立现场试验室,全面负责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作为国检集团的一员,刘晓通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被委以重任,开始了他与赞比亚的不解之缘。
走进赞比亚
对于结婚不过两年,女儿刚刚一岁的刘晓通来说,顶住压力走进那个传说中社会动荡、疾病肆虐的地方常驻两三年,着实需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
但是有机会参与国检集团的第一个驻外检测项目,无疑是非常难得又让人兴奋的。在与家人沟通并得到理解和支持后,下定决心的刘晓通,搭乘上了前往赞比亚的航班。
为爸爸送行的女儿开心的做着鬼脸,对她来说分别或许只是“等我睡醒了,爸爸就回来了”,又或许是“爸爸去给我买玩具啦”,但是对于刘晓通来说,这样的分别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家人、对女儿的思念只能隔着屏幕诉说。
踏上赞比亚恩多拉的土地,用刘晓通的话说,最大的感触是诧异,和想象中完全不同,这里和谐稳定、干净美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放眼望去尽是绿树和鲜花,人们很有礼貌,对中国人更是非常友好热情。
在这样的美景中,刘晓通开始了在恩多拉机场项目忙碌而有趣的工作生活。
建设赞比亚
在熟悉了项目基本情况之后,刘晓通根据现场特点、国内经验和设计文件,编写了试验检测大纲和作业指导书,建立了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随后便一边进行土方检测,一边筹建现场试验室,伴随着当空的烈日、漫天的风沙,看着一组组试块从成型、养护到破坏,见证着项目现场从刚开始的一片原始森林到有了明显的机场轮廓。
飞行区土方工程的检测工作全部完成
试验室负责飞行区场道、航站区高架桥和房屋建筑等主要工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序的试验检测工作,对本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因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机构。
除了日常工作,刘晓通还承担起了接待和技术交流的翻译工作。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杰一行参观试验室,刘晓通全程陪同讲解汇报。大使对试验室的规模和设备配置印象深刻,称赞试验室是央企强强合作的成果。
与项目业主赞比亚工程部的驻场代表进行沟通,耐心讲解中国标准以及各个项目参数的抽检频率、检测方法以及合格标准。
在技术交流会上客串翻译,刘晓通已经得心应手。
时间在忙碌的工作中一天天流逝,这样的工作节奏让刘晓通觉得充实而开心。
融入赞比亚
随着时间推移,刘晓通逐渐适应了工地、驻地两点一线的生活。这里没有可以吃喝玩乐的“城市综合体”,甚至出于安全考虑不能随便外出,却刚好符合刘晓通“宅男”的个性。
这里的夜晚出奇地安静,有的只是明亮美丽的星空,少了一些浮躁,却多了一丝沉静。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驻地,抬头看看天上的星座,低头思念远方的家人,日子虽单调却不觉无聊。
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积极热情的刘晓通还主动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出了一批好学能干的技术工人。
向当地试验助工讲解试验操作
他说,在了解当地地理与文化的同时,更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当昔日并不白皙的皮肤变得更加黝黑,好像已经与这里融为了一体。或许,当项目结束离开赞比亚的那天,会感到深深的不舍吧。
或许刘晓通只是千千万万在非洲援建的中国工程师中的一个,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却是家里唯一的那一个。
远在赞比亚的日子对家人充满愧疚与思念,但是作为一名国检人,心里却有着深深的骄傲。
当汗水在赞比亚的土地发光,当国检在一带一路刻上烙印的那一刻,无悔于当初的决定,期待着将来能为非洲的建设和国检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