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什么是安卡拉不懂的进来看看

发布时间:2020/9/26 16:35:16   点击数:
1、流行特点:安卡拉病毒病主要多发生于3-8周龄的鸡群,3周龄以内发病的较为少见,8周龄以上的多为零星散发,极少出现大爆发!病初大多无明显症状,出现零星死亡,发病后5-7天到达死亡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鸡舍的某一个区域,患病鸡只终生带毒,并且不断通过排泄物排毒,这也就是在一个鸡群里此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2、临床表现:死亡无前兆,都是死偏大的鸡,病鸡一般会出现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粪便酸臭,精神沉郁,嗜睡,羽毛粗乱,缩颈弓背,采食明显下降,体温高。饮水量增加呼吸困难,鸡冠肉髯发绀,贫血,鸡消瘦。极少数有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3、剖检特征: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出血最明显,心上有一层黄色物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严重的溃烂,界限不明显。心包积液,腹腔内有液体,肝肿大质脆易碎,表面有点状或索状出血有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点或坏死斑,肝脂肪变性发黄。肾肿大呈灰白色并有出血点,胸部及腿部有出血点。4、解剖图片:图1:肝脏肿大发黄,表面有点状出血和黄色坏死点图2:心包有明显积液,肝脏肿大并有黄色果冻样胶状物包裹图3:心包有大量黄色积液,肝脏肿大发黄,并有点状出血。5、预防措施:日常预防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密度过大,经常通风换气,提高鸡群抵抗力,定期清理鸡粪,加强栏舍以及周边消毒。养殖密度过大,室内氨气过重,阴冷潮湿会加速本病的发生和传播!6、治疗方法:本病主要治疗方案对症治疗为主,主治思路:①抗病毒②保肝护肾③强心利尿④控制继发感染⑤有效措施:疫病高发区的主要防治措施还是要通过安卡拉病毒抗体安抗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和净化!预防还应当应从种鸡入手,本病有很强的垂直传播性疫情紧急可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防控本病还要从减少应激,防止热应激,降低密度,增大通风,保证所需氧气不足,降低负压防止氧气不足,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同还要吸附霉菌及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免疫接种正规厂家的腺病毒疫苗。如新流腺多联苗,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可在7日龄、40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流行严重的地区在日龄再补免一次。但据本人长期临床考察数据来说,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疫苗预防效果尚不稳定,但总体接种过后,发病率有所下降!7、安卡拉传播方式①水平传播。此病能够在鸡之间传播,最新的科学试验,同居鸡能够感染,说明此病极有可能在空气中随风传播。②垂直传播。此病毒能够带蛋传播,小鸡孵出后,有几天就发病的。从疫区运输过来的种蛋,也有孵出没几天就发病的。③病鸡运输传播。由于此病没有列入传染病名录,并不进行相关检疫,所以病鸡在交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无序运输,病鸡到哪儿,哪儿就会被污染。④、疫苗传播。目前已有确定的证据表明,山东某研究生工作显示,能从疫苗厂家的新城疫疫苗中提取出安卡拉病毒,给鸡接种后发病,并能从鸡身上提取出安卡拉病毒。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厂从疫区拉商品代做的低免蛋(非SPF蛋)造成,如果这些商品代蛋鸡感染安卡拉,低免蛋自然就会带上这个病毒。我国的安卡拉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多少个省,这些劣质疫苗应该占主要原因。8、治疗方案的不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现在治疗安卡拉药物很多过分宣传,这样不用去注射卵黄,减少鸡群应激。这样的治疗方式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发病的鸡是不会采食的,而且药物饮水或者拌料进入鸡体内,吸收过程比较长,而安卡拉病具有很强传染性,导致很多时候耽误病情,造成损失。9、卵黄抗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现在绝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给鸡注射卵黄抗体来控制安卡拉病。如果卵黄抗体本身效果打折扣的话,治疗效果肯定会降低,甚至适得其反,注射卵黄抗体后,鸡群受到应激死亡率上升的情况。我就遇到很多类似的案例,注射卵黄抗体以后死亡率上升,养殖户又换了一个厂家的产品,才控制住死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88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