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卡拉 >> 安卡拉饮食 >> 中世纪史末奥斯曼与帖木儿的顶级对决1
年的安卡拉战役是一场爆发于安卡拉郊外的丘布克(?ubuk)平原,参战方为帖木儿和奥斯曼帝国的大战。这场最终以帖木儿胜利的巅峰对决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西亚格局。其后帖木儿帝国的威名近乎无人可当,直至帖木儿身死,而奥斯曼帝国尽管一度为此国势大衰,但历经恢复后,成就了另外一段帝国传奇。
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安卡拉省省会,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的中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
中世纪时期帖木儿帝国版图
帖木儿是一名来自当时为中亚河中地区(Transoxiana),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蒙古突厥人。自从在中亚建立帝国后,其很快发展成为自成吉思汗以来,中亚最具权势的统治者,其本人也寻求重建一度统一强大的蒙古帝国。十四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他入侵并征服了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直至近乎控制波斯全境。年到年劫掠蹂躏了俄罗斯南部与乌克兰地区,年更是再次挥兵进攻印度。
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帖木儿肖像画
乌兹别克斯坦的帖木儿广场
对于另一头的强国奥斯曼来说,这群战功赫赫的蒙古人是个威胁,但在帖木儿扩张的这期间,却没有合适的借口让他们同对方开战。年,带着“雷霆”名号的奥斯曼君王,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I)将土耳其诸侯全部扫平。身为一个威震巴尔干半岛,击败过十字军联盟、俘获一万多骑士的名将,巴耶塞特自然明白帖木儿对自己的威胁性,尽管心中敌视却未立刻开战,同时帖木儿亦深知和一个强大的穆斯林国家开战的含义,最终一段时间里双方开始了限于外交辞令上的嘴战。帖木儿一方曾告解奥斯曼:“你们如同蚂蚁,切记不要挑衅大象,否则便被我们蹂躏报复”,奥斯曼一方的回击也不手软:“如果我被你的军队吓跑,那么我的妻子便会抛弃我;可是你要从我的军前逃窜,你的所有女人都会另寻他夫。”虽然后话看,巴耶塞特一世的回信不免无意中为自己战败遭遇埋下伏笔,但是就此时双方的关系来说,可知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
心狠手辣的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
15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版图
终于,那些被巴耶塞特驱走、避难在帖木儿宫廷的土耳其诸侯为奥斯曼人制造了宣战借口。很快,巴耶塞特要求投靠帖木儿的埃米尔(Emir,一种很多穆斯林统治者的称呼)向他效忠,为开战创造外交借口。-年帖木儿也开始行动,洗劫大马士革并侵占锡瓦斯(Sivas)一带,隔断奥斯曼帝国和埃及马穆鲁克的联系,奥斯曼帝国见此于年解除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包围封锁,将留在欧洲的驻军开向已有帖木儿军队出没的安卡拉。
巴耶塞特一世与帖木儿之间相通的信件
行动中的帖木儿军队
据统计,帖木儿军队有14万人,其中大部分为骑兵,同时更有32头战象。奥斯曼帝国方面有8万5千人,有强大的耶尼切里近卫军、西帕希骑兵以及来自塞尔维亚盟友斯特凡的骑兵加上雇佣军组成。在战前奥斯曼帝国因为长途行军以及应对敌情,从而损失、留防了不少兵力,使得交战中存在人数差距。后世史料中对于帖木儿一方的兵力有80万乃至万的夸张描述,但这些数目显然难以符合事实。
帖木儿军中的精锐重骑兵轻骑兵和支援步兵
游牧军事系统为主的帖木儿更能够把握战略机动
交战前的奥斯曼帝国在兵力上劣势,同时长途行军也给部队体力难以回复,于是巴耶塞特一世被手下建议布置防御性的阵势,并在帖木儿的骑兵袭击时撤退进山地中,迫使对方改变阵型,让战局拖进炎热的盛夏来同敌人周旋。不过巴耶塞特拒绝了提议,并坚持以进攻姿态向东方行军,出乎其意料的是,奥斯曼的斥候始终没能发现帖木儿的人影,相反的,帖木儿则已经秘密向西南方向行军,在奥斯曼军队曾经扎寨的地方驻扎,回收利用了奥斯曼人丢弃的帐篷,并霸占了营地边珍贵的水资源。
安卡拉之战双方对阵形势图
奥斯曼的步兵由近卫军与来自附属国和征召组成
失去原先地利的奥斯曼人最终同帖木儿开展了战斗,巴耶塞特将军队分为三部分,中军是由自己耶尼切里近卫军和西帕西骑兵为主的强大军势,两翼是塞尔维亚骑兵与小亚细亚和鞑靼雇佣兵为主的军队,其中塞尔维亚骑兵为盟友斯特凡指挥,较弱的雇佣兵一方则是苏莱曼王子指挥。人数占优的帖木儿相对布阵,并且把强势的象兵针锋相对放在了面对巴耶塞特中军的位置。可综合来看,失去水源,缺乏休息和人数的奥斯曼人在交战前就已身处不利。
来自印度的战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来自欧洲与亚洲地区的西帕希骑兵
战役伴随帖木儿骑兵的出击打响,左翼的塞尔维亚骑兵和瓦拉几亚军队成功击退了帖木儿的攻击,还三度破坏了敌人的阵势。塞尔维亚骑兵的重装黑板甲让他们可以有效对抗帖木儿的弓矢(SerbiantroopsworeheavyblackplatearmourwhichwasveryeffectiveagainsttheTimuridarrows),他们英勇的战斗风貌在战后被帖木儿军队赞扬为“如雄狮勇武”("fightlikelions")。而另一边右翼和中军双方也火热交战。
年的安卡拉战役油画
此战有两处关键点,首先双方唯一的水源丘布克河(?ubukcreek)的控闸水库(off-streamreservoir)被帖木儿控制,正是因为出其不意的行军,帖木儿人利用敌人抛弃的营地水库切断了敌人水源。其二,是右翼的鞑靼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伙同帖木儿的鞑靼骑兵一同反攻奥斯曼人,造成了战线的大崩坏。
安卡拉之战的双方布阵
奥斯曼人颓势已现,本有机会的巴耶塞特拒绝了斯特凡的几次撤退请求,在万般无奈下他让苏莱曼王子率先撤离,同时让塞尔维亚人继续加入中军,便撤便打。传奇的塞尔维亚骑兵最终奇迹般地杀出血路撤离,然而步兵为主的巴耶塞特中军被逼到山上遭到帖木儿人的围攻。在坐骑被弓矢射中后,巴耶塞特一世不幸遭俘,这位“雷霆”军神惨遭对手的囚禁直至郁郁而终。一样损失不小的帖木儿人最终取得胜利,开创了这一地区强大的霸权。传闻,战后帖木儿对巴耶塞特一世的妻子有玷污戏弄的行为,但也有人指出为谬传,因为帖木儿尊敬这位代表穆斯林击败十字军的英雄。
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被俘
战后帖木儿见面被监禁的巴耶塞特一世
安卡拉战役是一场影响巨大的战役,它让势头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受挫巨大,给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延长了不少的寿命,但是最终帖木儿帝国依旧重蹈了蒙古帝国迅速土崩瓦解的命运,而奥斯曼帝国则在穆罕默德一世完成整理再兴后,书写了另一段大国传奇。
余晖下的双头鹰—君士坦丁堡之战
绝唱耶路撒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欢迎喜欢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