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深度中国自贸区的战略拼图

发布时间:2021/5/1 10:51:20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24454.html

作为对外贸易的升级版,中国自由贸易区在顶层设计力量的强势推动下正给人们制造浮想联翩的空间。

以“一带一路”为动脉,从周边国家开始扩散,形成中心开花与四面爆破,未来打上中国标签的自由贸易区将辐射至全球经济版图的各个方位与角落。

其背后所倚靠的不只是中国经济36年改革所沉积下来的巨大能量,还有持续对外开放所积攒下来的浩瀚人脉与广阔市场。

国际潮流下的抉择

由于多重因素的纠结,最近10年来世界贸易组织所推动的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进展十分缓慢,为了拓展出口市场,许多国家开始将贸易政策的重心转移到谋求和推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FTA)上来。

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多个FTA或经济合作协议(ECA)生效实施,经由FTA协议所进行的跨国贸易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50%。

另据统计,最近10年,亚太地区双边自由贸易区从原先的70个猛增到目前的个,还有75个自贸协定正处于谈判之中。面对渐成滚滚潮流的FTA,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置身事外,就可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对于中国而言,积极参与到全球FTA的谈判阵营之中,有着更为迫切的自身诉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渗透让中国收获了高达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各个层面的贸易制裁。重要的是,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中,中国制造业依然处于最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与此同时,中国“去产能”的压力异常艰巨。

显然,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维持低端出口,但要有效规避和削减各种贸易摩擦的风险,就必须通过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培育出相对宽松的贸易环境。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身处亚太地区,中国在FTA层面所面临的竞争性挑战不可小觑。美国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参与TPP谈判的12个国家基本处于中国的周边。

此外,美国还与欧盟展开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以最终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TPP是美国“重返亚洲”和实现“亚洲再平衡”的重大战略,将中国排除在外,其主要目的就是遏制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TPP和TTIP一旦建成,基于美欧之间特殊的政治与军事联盟关系,双方针对亚洲各国的政策协调程度无疑会明显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随美国而动的代入感就会进一步强化,到时中国就面临着被隔离的风险。因此,中国必须在亚太地区寻求自贸区的重大突破,以防止自己陷入被动,并最终取得地缘政治上的主动权。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8个,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协定,以及即将落地的中日韩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

中韩FTA的倒逼力量

从年5月开启第一轮谈判,到年底正式收官,中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与成果超乎外界的想象。

对于中国来说,中韩FTA只是在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在中韩自贸协定包含的11个规则领域中,首次涉及到竞争政策与环境保护等敏感问题,加之在投资服务贸易领域首开负面清单谈判,表明中国在有意提升双边FTA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敞开了胸怀。

长期以来竞争政策是我国经贸领域谈判的难点,但中韩FTA中能够在此议题上实现第一次破局,彰显了中国政府的开放态度,也为接下来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谈判的深入甚至可能走进TPP做好了一个铺垫。

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从迈开谈判步伐至今的3年时间中,三国仅进行了6轮谈判,而且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乏善可陈,其中最主要的掣肘因素就是日本。

日本不能不面对中韩FTA落地后压力剧增的现实。目前,韩国与日本的产业结构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对华出口方面可以彼此替代,韩国率先与中国达成FTA,日本的电子、汽车等拳头出口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不能不面临着溃退的风险。不仅如此,无论是双边投资额还是贸易额,近年来中韩之间都开始逐步赶超中日。

数据显示,韩国对华投资已经超过日本对华投资。年中韩两国贸易额与中日贸易额之间的差距将缩小至亿美元,韩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地,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日本。面对如此危局,日本不能不考虑主动谋求加快中日韩FTA的谈判进程。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并不缺乏客观而良好的现实基础。从宏观条件来看,目前,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在亚洲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作为一个整体,三国的经济规模在全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而一旦自贸区建成,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的自由贸易区。

从微观条件看,目前中国是韩国和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韩的贸易总额近7万亿美元,三国经济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朗。

更加重要的是,中日韩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正是如此,根据中日韩联合研究项目的研究表明,如果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在现阶段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提升1.1%~2.9%,日本提升0.1%~0.5%,韩国提升2.5%~3.1%。

无论是中韩FTA还是中日韩FTA,对于中国的意义显然不只是贸易自由化、投资与服务便利化等局部红利,二者更代表着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抢跑的态度。

目前来看,由于多重利益的纠结,原定于年完成实质性谈判的TPP被推迟到了下一个年度,而中韩FTA的快速落地又为中日韩FTA的加速注入一针“强心剂”,无论中日韩FTA是在TPP前还是之后生成,都将有助于中国化解因TPP而被隔离的风险。

分析发现,在中国目前已经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中,除了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外,其余都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果有了中韩FTA和中日韩FTA,中国所面对的TPP“合围”压力将会得到大大稀释。

全力助推RCEP

RCEP两年前在第21届东盟峰会上由东盟10国领导人提出,并很快得到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国的积极响应,由此形成了“10+6”FTA组建方式。从年文莱首轮谈判至今,RCEP在过去两年时间内先后进行了6轮谈判。按照计划,RCEP将于年底正式完成所有实质性的谈判。

RCEP之所以选择10+6的方式,主要是东盟10国与6国分别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与东盟签署的一份自贸协定),即所谓的5个“10+1”FTA;另外,中国—新加坡、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以及日本—菲律宾等都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或有关地区间的自贸安排。这样,10国在与6国就RCEP进行双边谈判时所存在的分歧要小得多,彼此就市场开放达成一致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进而有利于加快RCEP的进程。

参与并推动RCEP的谈判完全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继中韩FTA之后,RCEP将成为我国参与谈判的最大规模的自贸区,参与谈判的16国成员不仅经济体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东亚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合作的重要伙伴。

资料显示,年,我国与15个RCEP成员的进出口额超过1.5万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外贸总额的31.2%。另外,中国已连续6年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因此,RCEP一旦建成,对于中国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争取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主动权和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重要的是,参与RCEP谈判的成员国中,除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外,东盟10国中的马来西亚、越南、文莱、新加坡位列其中。另外,中国还与智利和秘鲁签署了自贸协定,RCEP一旦建成,TPP试图运用美国和墨西哥等两国力量对中国形成钳制的作用就大大降低。换言之,只要RCEP落地,中国在亚太地区因TPP被隔离的风险就会自动消弭于无形。

然而,RCEP的谈判不可能一帆风顺,根本原因是10+6成员国在追求本地区和本国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都存在着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2078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