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

土耳其奇遇记伊斯坦布尔

发布时间:2020/8/9 18:06:00   点击数:

拿破仑说过:“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虽然现在的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

这个神奇的国度除了高中地理中欧亚分界线,最近一次走进我的视野估计是那首唱的烂大街的浪漫土耳其了。和土耳其的缘分也是很奇妙。12月的毕业典礼要前往英国,若不多走几个地方总觉得不能白白浪费在飞机上憋屈的13小时,所以从英国放眼欧洲,大把欧盟国家映入眼帘,很不幸申根签办理时间不足。所以删除欧盟国家之后,欧洲地图变的空荡荡。加上几个落地签和免签国家,思量再三之后,我选择前往——黑山(对,我们的主人公这时候并没有登场)。

然而,随着时间迁移,圣诞前后周期的黑山机票大涨直到售罄,唯一飞往黑山的航班已经消失在搜索栏里。再摁下购买键时,目的地已改成了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景点分散,网络上土耳其的攻略大都是8天9天的多飞的紧凑旅行和长达半月一个月的自驾旅行。五天对于土耳其而言,只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能错过的伊斯坦布尔和以弗所就成了这次旅行的主角(还有大片的土耳其领土未探索)。

三个小时后,飞机把我从欧洲的西北角带到南部,从飘雪的英国带到热情的地中海。这里有壮观的伊斯兰教堂,玻璃般的海岸线,满街的大胡子还有包头巾的姑娘。街边的正宗土耳其冰淇淋,配着黄椒的牛肉串,比脸还大的大面包,瓦罐焖烧好的羊肉在火焰中滋滋作响。

去往老城市中心,狭窄的街道两边充斥着揽客的餐厅小二,一直用whereareyoufrom向你搭讪,随后飘出的中文不是你好,而是我爱你。离开土耳其的时候才觉得他们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热情和可爱。

出门觅食找到了一家99年的老店tarihisultanahamentkoftecisi(是第年)三层满满当当坐满了当地人,虽然只是下午四点来来往往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价格便宜(人均40RMB),分量大,面包(长得跟国内大馍大小)免费,连可乐加价也很少,当之无愧的土耳其烤肉,还有米布丁和土豆汤都很好吃,性价比极高。

餐厅出来就是老城区广场,主要的景点蓝色清真寺,大教堂,皇宫,水下宫殿都在附近。第一站是和餐厅背对背的地下宫殿,传说这个是国王修建的水库,进到里面一阵阵寒气袭来,几十根顶天立地的大柱子将这地下空间支起,在这里能看到很多拜占庭和罗马的痕迹,不能对视的美杜莎,终年湿润的哭石,时间倒回公元3位数的时代,每一块石头的运输和雕刻都可以用奇迹来惊叹,然而对于当时的国王而言这是一个水库或仓库罢了。

水下宫殿的对面就是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为数不多的两教合一的场所,内部装饰既有基督教的画像又有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文字。这样的建筑十分少见,若不是当时遇上了默罕默德二世这位宽容伟大的伊斯兰教主,他没有下令将这些图像摧毁,否则今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怕是成为了断壁残垣的历史遗迹。

罗马人的马赛克镀金工艺让教堂的上方熠熠生辉,一幅幅马赛克图像讲述这个城市与神之间的故事。这些马赛克图像被后来的穆斯林尘封在黄土之后,没有图像崇拜的穆斯林们遮住这些画像,挂上古兰经里的文字,表达对真主的崇拜和忠诚。土耳其建国之后,马赛克图画得以重见天日,所以在这个教堂中十分难得的同时存在两教的历史遗迹,还十分的完整。

教堂背后就是“土耳其故宫”——托普卡帕宫,大皇宫的建筑可谓是显示了奥斯曼帝国的富庶和强权,虽不如故宫的占地面积,但在海岸边建立的托普卡帕宫,在城市的制高点,放眼便是伊斯坦布尔的全景。意大利的陶瓷铺墙,汉白玉大理石铺地,博物馆里面的陈列更是极具奢华,两三米长镶满黄金和宝石的长剑,金钟甲铁布衫,宝石匕首,还有世界各地送来的宝贝。

不来到这里完全想不到奥斯曼帝国的制作技艺和富有或许早已与同时代的明朝相抗衡。有些器物上面居然还有龙凤标志,究竟是神秘的东方文化西渡还是文化的共性,这个不得而知。这里也有类似宦官的黑奴,也有传递口信的贴身太监,残酷的世袭制都让这座皇宫充满了权力和侵略的血腥味。

伊斯坦布尔的收尾去了伊斯坦布尔步行街——独立大街。这里很多充满着快时尚品牌(类似伦敦的牛津街)去的时候年末打折多家店都是半价,加上土耳其有多家快时尚品牌工厂,基本欧洲货多为土耳其制造,土耳其税也比欧洲低得多,有合适的收割一波也不亏(买了一条李维斯裤子,半价后约RMB,回英国同款八折后多RMB)

独立大街就在Taksin车站旁边,沿街还有很多美食。虽然没有吃土耳其甜筒,但是推荐土耳其冰淇淋点MADO这家店的白色羊奶冰激凌一定要去尝试,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家做羊奶冰淇淋的店,口味浓郁无膻味,甜度也刚刚好。在土耳其各个城市都有分店,可见当地人对他的喜爱。在土耳其的每一天基本都要吃一次,价格不贵满满性价比。

历史上常说罗马人的拜占庭、希腊人的君士坦丁堡以及土耳其人的伊斯坦布尔。这三个名字都代表了这座古城的不同阶段,也留下了各自不同的痕迹和故事。年前的拜占庭带来了基督教,年前的君士坦丁堡崇尚的伊斯兰教,80年前伊斯坦布尔则呈现两教合一的景象。因为宗教,这里成为了历史上的兵家之地,这里吸引着一大批优秀的战略家军事家汇集于此,有杀戮有宽容,有和蔼的民众也有骄奢淫逸的君王。

了解伊斯坦布尔的更多故事,推荐一个BBC的纪录片拜占庭三城记,里面介绍的地方也很值得加入到你的旅行规划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weiq.com/aklys/184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